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532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4

探寻思南文化的“五花八门”


□杨政奎


思南之地,曾经是古牂牁国、夜郎国的国都,牂牁郡的郡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思南”之名,于宋正和八年(1118)首进朝廷奏表,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思南得益于古夜郎文明的滋润,形成了令人赞叹的独特文化。我们可以把思南文化通俗地归纳为“五花八门”。要了解思南文化,就从“五花八门”入手吧!


“五 花”


1.花脸壳

“五花”首推花脸壳——傩戏。

中国最早的傩文化艺术发祥地,竟都集中在过去被人称为蛮荒之地的古黔中地和夜郎地。思南是夜郎国都,傩戏在思南的历史源远流长,因其两千多年的历史,戴着面具表演的形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夜郎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思南傩戏主要有24戏。剧目有《甘生赶考》《秦童买猪》《媳妇告公公》等,具有浓烈的泥土芳香,风格幽默、诙谐、风趣,深受群众喜爱。傩戏一般结合傩仪,在农历的冬腊月或正月里举行。著名傩文化研究专家邓光华研究过,思南周边很多地区在演出傩戏时,就有“到思南去把傩公傩婆请来” 的台词。可见思南是傩戏的中心之一。

2.花灯

思南花灯,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北方十大姓开拓黔南路,扎根于思南,把秦腔等戏曲带到思南,与思南夜郎文化融合,演变成现在的思南花灯。从老艺人唱词中表现出的历史特点来看,思南花灯风行于明清,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花灯戏独特的一种——高台戏,这是花灯史上一个大的飞跃。思南花灯被认为是唐朝留下360盏灯中的两盏,即茶灯和扇子灯。思南的二人花灯,又被称为南方的“二人转”。

3.花甜粑

“花甜粑”是思南独有的美食,因其制作工艺独特,味道甜美而享誉四方。这道美食折射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反映了夜郎国都思南的原始图腾意识,蕴含着丰富的祈福意愿和伦理观念文化。花甜粑与众不同的就是它的制作,花在里面,不管从什么地方切开,都有花的图案。发展至今,思南大河坝的李氏已经可以把任何图案或文字做在花甜粑里面,堪称一绝。

4.花烛

思南花烛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其中以富丽堂皇的龙凤花烛为代表。花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夜郎人,他们从最初的以火把作为祭祀之用,后演变成用动物油、蜂蜡等制作成蜡烛用,再后来发现乌桕皮油,就用来制作出更好的花烛,供人们祭祀和庆典用。

思南花烛所用原料全部就地取材:虫蜡、棬油、竹子与灯草。制作程序比较繁复,有几十道工序。乌桕是牂牁江(乌江)的特产,乌桕所榨的皮油在自然温度下是固态而非液态的,乌江两岸遍野的乌桕树为蜡烛和花烛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也为思南创造了物质和文化财富。

5.花字牌

花字牌是一些拇指大的硬纸壳,上面有毛笔书写的变形的大写数字,字体怪异而秀美,就像各种鸟虫,栩栩如生,非常好看,既是娱乐用品,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工艺品。老百姓把打字牌叫“抠博”,玩时三人为限,规则很细很多,以得分多少为胜败。其他地方的字牌多以楷体汉字书写数字,或者用圆点表示数字。思南花字牌的与众不同,反映了思南人民继承发展了古夜郎文化并有其自身文化的独创性。


“八 门”


1.文明之门 ——乌江

“八门”首推思南母亲河——乌江。

乌江,古称牂牁江,是孕育夜郎文明的母亲河,思南就是“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的夜郎国都。没有乌江,就没有思南辉煌的历史文化。乌江是托起思南的文明之门,是思南文化的发源之地。

乌江是夜郎与巴蜀和中原联系的要道,古夜郎文明的发展地得益于乌江。丹砂、雄黄、雌黄贸易是夜郎的支柱产业,乌江则是曾经的“丹砂之路”。宋元明清的思南,就是靠乌江把桐油、生漆、藤器、竹器等土特产运往巴蜀和中原,再把四川的食盐运回思南,销往黔中大地,因此乌江也被称为“盐油之路”。中原和巴蜀的先进思想文化随着乌江传播到夜郎和西南其他地区,乌江也是叩响思南文化的文明之门。

2.儒学之门 ——府文庙

思南府文庙,位于县城城北遵化门内,建筑日期应该是宋朝正和八年(1118)。

府文庙坐西向东,正面临街。其建筑包括崇圣祠、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棂星门、照壁、礼门、义路、德配天地坊、道贯古今坊、有水三拱桥等,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庙正面,照壁屏立于中,左立德配天地坊,右立道贯古今坊,照壁后泮池上有石拱桥三座,右进义门,登梯数十步入棂星门,阶梯中心镶龙凤浮雕,工艺精湛。戟门而入为石院落,面积约1500平方米。大成殿,孔子历经各朝代多达20余次名号封赠,最高最完美莫过于“大成至圣至贤先师”名号了,于是他的名号贯入了文庙的建筑上,寓意深刻,莫不让人崇而敬之,它是府文庙的灵魂所在地,是祭祀孔子的重要场所,与大成门一样,贯入了孔子的名号,所以又叫先师殿。

3.理学之门 ——李渭

李渭,字湜之,号同野,是贵州明朝时期屈指可数的著名理学家之一。李渭的祖先原籍陕西,元朝时随军征战到思南,官授功显校尉。明朝洪武年间,又改授蛮夷司副长官,并定居思南。李渭于嘉靖十三年(1534)乡试中举,先后担任四川华阳县(今属成都)知县,安徽和州知州、广东高州府同知等职。晚年卸职还乡后,李渭在思南府城的中和山普济亭(后名观音阁、中和书院)、小崖门点易洞、为仁堂等处讲学传道,并在中和山留有“中和”等摩崖墨迹。其时门徒众多,学生云集,先后有江西的赖家谟、徐云从,本地的冉宗孔、胡学礼、田唯安等人师从学习。他们承续李渭的思想,在各地传播,影响一代文人精神。李渭的儿子李廷谦,也于万历十三年中举,担任贵州贞丰教谕、国子监助教等职,弘扬父亲的学说。

4.科教之门 ——田秋

田秋,字汝力,号西麓,贵州思南人,明代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田秋是贵州科举和教育的先驱,他最大的业绩是关心家乡文化建设,向朝廷奏写了《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使贵州获准开设科场,从此夜郎古国之地文教大兴,人才辈出。贵州乡试自明代首科到清废除科举制度的360多年间,历届乡试考生都不自购试卷,皆因田秋倡导、政府组织捐买试卷之故。嘉靖十年(1531),田秋为振兴贵州教育,在《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中,特别关心边疆学校建设,他认为“治国之道,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因有了田秋的多方努力,贵州的科举和教育事业才逐步发展起来,人才亦逐日旺盛,仅思南府从明代贵州开科到清朝末期,中举就达360人,登进士32人。至此,贵州人心向学,人才辈出,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5.佛教之门 ——华严寺

思南城有大小庙宇四十八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庙城。现在保存完好的有华严寺、关帝庙、王爷庙、永祥寺、中天塔、川主庙等。其中以华严寺为代表的建筑,是贵州省最早的佛教建筑之一,位于思南县思唐镇中和山上,背倚大岩关,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民间称观音阁,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中和山华严寺在近千年的演变中,没有与道、巫等本土宗教混杂,而是保持相对独立的面貌,与镇远青龙洞等颇为不同。但它吸纳了儒家思想文化观点,为文人学士提供了读书讲学场地,催生了李渭这样的贵州理学大家,培养了田秋等大批文化人才,起到了安定社会、教化人民的作用。其藏经典籍、诗文著述众多,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贵州佛教文化的发展,而且对思南乃至贵州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6.和谐之门 ——万寿宫

与府文庙于宋正和八年(1118)同时修建的思南万寿宫,是思南的道观,为出征前占卜之用。至清朝后期,中原以及长江中下游战事不断,以江西人为主体的大量客商和难民迁入思南,他们财力雄厚后,买下了道观,对道观进行了多次维修扩建,并且改名为万寿宫,使之成为江西人的活动中心。

以万寿宫为代表,包括川主宫、王爷庙、永祥寺等建筑,是思南原住民与开拓黔南路的十大姓汉人,以及大量的江西、四川、湖南等客商和移民相互融合、和谐相处、交流文化的见证之地。

思南万寿宫建筑群已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商贾之门 ——安化街

安化街与和顺号是思南的文化品牌之一。“周和顺盐号”这类著名商号的建筑,保存至今者寥寥无几。因此,完好无损的和顺号,作为文物,弥足珍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融入川盐入黔历史的和顺号与川主庙,是黔省思南经营“盐油商道”的见证。

安化街以前有多家盐号,还有卢家码头、永祥寺、济江亭、古盐道石梯、川主宫、刘氏民居、旷家院子、王爷庙等,以盐商为主体,各种商船在街前的乌江边装卸货物,构成一派繁华景象。安化街作为著名历史文化街区冠以商贾之门理所当然。

8.人居之门 ——“印子屋”

“桶子屋”,又叫“印子屋”,是思南人对四合院的形象称呼,这类民居以前思南有很多,现在刘家桶子、郭家桶子、艾家民居、周家桶子、曾家大院等这几家是保存最好的。

思南人喜欢住四合小院,依地形而建,里面有天井坝,用来采光和栽植花草、文竹之类,有的庭院置假山、怪石、池水,屋檐置盆景,每一个小院大门口都有一个非常讲究的龙门,有闺女的人家,还专修一个绣花楼,书香门第之家还有藏书楼。大量的印子屋建筑,反映了思南人民对人居环境的感悟和理解,营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思南的根,是思南的品牌。有个朋友说得好:“房子被毁了是可以重建的,因为根基还在”。思南人民对自己丰厚的文化充满自信,并且正着力去挖掘打造,使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成为经济驱动的新增长点,又以此来推动思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4919-3-1花脸壳-傩戏.jpg

花脸壳


4919-3-2.jpg

花灯


4919-3-3花甜粑.jpg

花甜粑


4919-3-4花烛.jpg

花烛


4919-3-5.jpg

花字牌


4919-3-6乌江思南段.jpg

乌江思南段


4919-3-7思南府文庙.jpg

府文庙


4919-3-8李渭画像.jpg

李渭


4919-3-9田秋.jpg

田秋


4919-3-10.jpg

华严寺


4919-3-11万寿宫.jpg

万寿宫


4919-3-12安化街.jpg

安化街


4919-3-13“印子屋”.jpg

“印子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