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531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3

贵州有梵山净水


□孔庆武



贵州有贵友。

贵州有贵山。

贵州有贵水。

在贵州,朋友之交友谊长久;在贵州,山水相连生命如画;在贵州铜仁,在梵山净水之地,读你。

纪伯伦说:用记忆拥抱着过去,用希望拥抱着未来。在贵州,人类的记忆唱响古老的生命之歌。你看一棵紫薇古树,经历了梵净山一千三百多个春秋冬夏的轮回,繁茂生长俯瞰人间沧桑变迁,成为“活化石”。它的一呼一吸、一枝一叶,生于大自然也将归于大自然,树高千尺不忘根,把根扎进自然万物中,去感恩、去热爱,一棵树用生生不息完成了伟大的追求。

什么样的树,能被称呼为楷模的树?相传: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模树,传说生长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张“明德慎罚”礼贤下士的周公坟上。这两种树都因生长在圣贤的墓旁,其形状与质地又为人们所喜爱、钦敬,所以后人便把那些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可为师表的模范榜样人物称为楷模。

贵州有贵友,贵州迎贵客。在贵州,树有楷模、山有楷模、水有楷模、人有楷模,天地人构成的梵山净水万物一体,用其自然生态的音符,写下美好旋律。



我们从足尖、舌尖、指尖,去领略不一样的梵山净水。

古有琴瑟和谐,今有人地和谐。生活在铜仁土地上的汉族土家族、苗族、仡佬族、侗族、满族、羌族、布依族、蒙古族、回族等各族人民,爱家乡、感恩自然,养蜂酿蜜、采茶于山水间,身体力行的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家园中劳动、歌唱、生活,融入山水和谐共生。

品梵净山翠峰茶,尝印江社饭,赏铜仁傩文化博物馆,观龙腾锦江,探九龙洞,登六龙山,游大明边城,吃铜仁红薯粉、黄豆沙面糖糍粑、油粑粑,美景、美味、美的心情、美的记忆印在心上。此时此刻,音乐和画卷才刚刚打开序幕。



从远古走来的人类,生于自然源于自然活于自然。如今,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回归自然的山水却成了一个梦想。来贵州吧,来铜仁吧,这是梦想成真的地方。我们挂在居室中的山水画卷,是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眷恋。山水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意识里具有象征意义,耐人寻味。来一趟贵州吧,体验梵山净水不一样的美。

清朝作家张潮的《幽梦影》中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中,山水实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美术家、探险家、摄影家、地理学家、科学家……因为对那山水的热爱,所以向往贵州。

山水,让我们成为艺术家,成为哲学家。山水中思考和追问生命的意义,是中国人骨子里儒释道的独特风采。



和山水一样令我热爱的,是读书写作。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班培训学习期间,结识了几名贵州同学。多年后,当我开始尝试用文字去素描贵州画卷,贵州同学推荐的便是梵净山。无独有偶,在另一位贵州文友朋友圈看见一则征文,于是点燃了我对贵州山水的文学梦。

书归正传,能入画的地方很多,能入乐的地方也很多,贵州为什么让我如此眷恋?因为,一切都是在梦里的妙笔生花,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去过贵州哩。

多彩贵州,青春贵州,山水贵州……想起当兵时在军营唱的一首歌曲《咱当兵的人》: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

好一个山高水长。山,好像父亲的肩膀;水,好像母亲的胸膛。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有文化。铜仁有好水,梵净山就是好水之源。

梵山净水的姿态,在龙舟赛中是另一番速度与激情。竞渡之习,起源于古代人民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部落图腾祭祀,又因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逝世,成为汉族及各民族的节日习俗。中国龙图腾是华夏儿女来自上古时代的原始信仰。锦江水畔架龙下水、龙舟点睛、抱鸭子等富有历史内涵和传统古韵龙舟活动仪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山清水洁净,龙腾锦江,水上的运动,山水情感给你快乐之源。



净。

静悄悄地说出这个字。

在贵州,别让跳动的词语随意脱口而出,别打扰这里的美。

你看土家人爱唱歌跳舞,穿上民族服装,在依山傍水的古寨跳着古朴的舞蹈。土家摆手舞,摆出日月,摆出山水情,摆出了土家族人幸福的生活。

动物植物相对于太阳月亮,喧嚣繁华相对于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向往一种恬静清新。山水中找寻生命的来路,给自己放一个假,让心灵回归自然。

到贵州的人都是有福气的,头上青山矗立白云悠悠,脚下溪流潺潺,在这安宁祥和的人间仙境,感受岁月静好。

梵山净水万物生,是谁留给人间的一首天籁之音,是谁留给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读你,画你,歌唱你,我多想把日子过成贵州的梵山净水,世间美好人间值得,爱常在,温暖常在,万物可爱,逐梦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