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67期 本期3519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30

红四团里的三位“贵州英雄”


□姜秀波


如果要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立下了最辉煌战功的一支团级建制部队,毫无疑问当红四团莫属。从血战湘江,到强渡乌江、攻占娄山关,又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再到突破腊子口,都是红四团一马当先、所向披靡,为中央红军闯出了一条血路,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光明大道。

鲜为人知的是,这支部队里竟然有相当数量的“贵州红军”,且在一系列关系到中央革命前途和命运的战斗中,涌现出了“强渡乌江二十二个红色英雄”(刘亚楼语)之一的林文来,“在打仗时只知道勇猛向前冲杀敌人”(杨上堃语)的“聋子”,以及“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之一,特别是在突破腊子口一战中立下“特殊功勋”(杨成武语)的“云贵川”三位赫赫有名的贵州籍大英雄。


◆强渡乌江的“红色英雄”林文来◆


长征时,任红二师政委的刘亚楼将军,后来所撰《渡乌江》一文有言:

最先过去的,只有二十二个人,后来部队称他们为“二十二个红色英雄”。

1935年1月15日《红星报》刊登的《军委奖励乌江战斗中的英雄》(中央档案馆编《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学习出版社,1996)载:

领导此次战斗的主要干部:一营长罗有保、三连长毛正华、机连长林玉、二连政指王海云、二连青干钟锦友、二连二班长江大标、二连长杨尚坤等八同志。涉水及撑排的:西市机连孙明,山西王家福,西城王友才、林玉,西城三连五班长唐占钦,西市赖采份等五同志。英勇冲锋顽强抗战:战斗员曾传林、刘昌洪、钟家通、朱光宣、林文来(新战士)、刘福炳、罗家平、丁胜心等九同志。

《军委奖励乌江战斗中的英雄》所列名单均为在江界河渡口(其他渡口也有红军部队实施强渡乌江)实施强渡任务的红军指战员,亦即红四团指战员(包括二师师部少部分侦察员)。其中,一营二连(第三次强渡尖刀连)获奖励的指挥员就有王海云、钟锦友、江大标、杨尚坤四人。

在当时公布的中革军委奖励名单中,被特地标注为“新战士”的林文来,几乎可以肯定其为贵州籍红军战士。实际上,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于1934年12月中旬转兵贵州,期间只经过今黔东南地区。到1935年1月中旬就出现在红色文献上(战斗发生在1月初)的“新战士”,必定就是在贵州境内入伍的战士,这是可以下结论的。

作为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林文来不太可能参加第一次强渡和第二次偷渡突击队。因为执行第一次强渡、第二次偷渡任务的都是从全团精心挑选出来的久经沙场的指战员(包含有二师师部所属的侦察员在内),需具备政治表现好、军事素质过硬,以及熟悉水性等一系列先决条件。

而林文来能参加第三次强渡乌江,且能在此战中大显身手,获军委奖励,基本上可以肯定其入伍时所在部队为红四团一营二连。因为第三次强渡乌江的尖刀连,正是一营二连,且系整建制行动。

红四团在湘江一战作出重大贡献,也付出重大牺牲,急需补充兵员。而中央红军转兵贵州,红四团所在的二师,一直是右路前卫师,马不停蹄、星夜行军,直取锦屏河口(老河口)、剑河柳川(老县城),攻占镇远、黄平旧州(老县城)。期间,仅在剑河柳川休息一天,获得短暂的“扩红”机会。

作为1935年初被特地标注的新兵,林文来极有可能系在今天贵州黔东南境内特别是在剑河老县城柳川入伍的红军战士。

要知道,1935年1月2日开始的强渡乌江一战,距离1934年12月22日红二师在剑河休息时“扩红”,前后不过十来天。而红四团1934年12月底离开黔东南,兵临黔南,31日抵达猴场准备“过年”,到1935年1月1日开进到乌江沿岸侦察备战,前后不过两三天。


◆只知勇猛向前冲杀的“聋子”◆


遵义会议期间,在松坎休整七日的红四团,亦“扩红”不少。

中共桐梓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红军长征在桐梓》,录有老红军杨尚坤(也作杨上坤、杨上堃)所撰《娄山关上的战斗》一文。见载:

松坎镇,是桐梓县城最北边的一个镇,坐落在一个沟川地方,两座大山夹着一条河。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个星期,这是江西出发来第一次难得的机会。在休整中……我们在松坎宣传发动群众,提高了他们的阶级觉悟,自动报名参加红军的不少,仅我们二连在松坎扩红十二人。这些人在行军打仗中表现得很勇敢。

杨尚坤,时为红四团一营二连连长。其在此后3月中旬的鲁班场战斗中手臂负重伤,连长改由廖大珠(5月29日飞夺泸定桥时任突击队队长)接任。后因廖大珠受伤或牺牲,到9月17日突破腊子口时,又改由杨尚坤任二连连长。

在《娄山关上的战斗》一文中,杨尚坤还回忆道:

“我们连扩充了一个外号叫‘聋子’的新战士(实际不聋,听力不太好),在打仗时只知道勇猛向前冲杀敌人,到了陕北直罗镇战斗中不幸牺牲了。”

红四团一营二连,可谓“精锐中的精锐”,曾多次担当红四团尖刀连、突击队。从强渡乌江担任第三次强渡尖刀连(前两次强渡、偷渡失败,第三次强渡获成功),到飞夺泸定桥担任突击队,再到突破腊子口担负攀崖迂回任务……长征路上,战功赫赫。

外号叫“聋子”的新战士,是解放后众多老红军回忆中不可多见的、可以明确入伍时间地点,以及作战表现和牺牲地点的贵州籍红军战士。

桐梓县松坎镇红军战士“聋子”的英名,今天已经难以考证,但从红四团一营二连在长征中的战斗轨迹,基本上可以确定其曾参与了土城战斗、四渡赤水、佯攻贵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等一系列行军和战斗。

今天,贵州籍红军英雄榜上,当有这位不具姓名“在打仗时只知道勇猛向前冲杀敌人”的红军战士之一笔。


◆立下“特殊功勋”的“云贵川”◆


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在追忆飞夺泸定桥战斗时,曾多次提起了在贵州苗区入伍的小战士、大英雄“云贵川”。其在回忆录中写道:

“敌人为了防止我们攻进城去,用桥上抽下来的木板,集中在城外,然后浇上煤油……‘前进!’突击队队长廖大珠同志一跃而起,带头冲进火海……又一个突击队员冲过去了:这是个从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又一个,两个,三个……”

“二十二个勇士,二十二个战友啊,你们都在哪里?……,还有那个捷足先登的苗族小战士呢?”

……

杨成武将军还曾回忆道:

“有一个在贵州入伍的小战士,只有十六七岁,中等身材,眉棱、颧骨很高,脸带褐黑色,眼大而有神。家里很贫穷,从小跟着父亲在深山密林中采药、打柴,攀岩涉水很内行。因为他入伍时没有名字,战友们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云贵川’。在夺桥战斗中,他攀援铁索,和廖大珠一起冲锋在前。后来打腊子口他还立了一功。”

根据老将军的回忆,至少可以确认关于“云贵川”的两个英雄事迹:其一,“云贵川”是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之一,且战斗中紧跟在连长廖大珠(突击队队长)身后,并“捷足先登”。其二,“云贵川”是突破腊子口战斗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攀崖英雄,且荣立“特殊功勋”。

也可以籍此明晰他的一系列身份信息:其一,贵州籍。其二,苗族。其三,贫困家庭出生,自小就是采药人、打柴人。其四,1935年时“十六七岁”,据此可推断出其出生于1918年或1919年。

根据杨成武将军的描述,他的身高为“中等身材”,外貌特征为“眉棱、颧骨很高,脸带褐黑色,眼大而有神”。整体上“显得有些瘦,但身体结实”“他只十六七岁,但看上去却俨然是个大孩子了……”语言则“他的汉话说得还不太好,但能听得懂”。

尤其是“在贵州入伍的小战士”“从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他是从贵州苗区入伍的”这几个信息非常关键。以中央红军1934年12月12日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29日打响飞夺泸定桥战斗,可以框定他参加红军的时间段大致在1934年12月中下旬至1935年5月前之间。

除从三连抽来的一两位干部外,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大多是从红四团一营二连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可以确定1935年5月29日飞夺泸定桥时,“云贵川”是红四团一营二连战士。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十次经典战役之“一桥”“一关”,都有他英勇作战的身影。

“云贵川”,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无名(无人记住其姓名)。实际上,“云贵川”姓李,曾思玉将军(长征时任红二师通信主任)后来回忆,就称其为“小李”。曾思玉著有《百年见证》(大连出版社,2014)一书。书中第四章“战略转移”有《突破腊子口》一节。见载:

“四团通信主任潘思明、在四团团部休息的杨有才营长和苗族战士外号叫“云贵川”的小李三人背着步枪,提着几袋子手榴弹顺峭壁而上,指战员们拽着树奋力地往上攀……”

从泸定桥到腊子口,杨成武将军对“云贵川”印象非常深刻。甚至在五十年过去后的1985年,忆及当年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回想起突破腊子口惊心动魄的攀爬绝壁,老将军依然想起了“云贵川”,他甚至还记得“云贵川”当年的大致相貌,以及语言习惯等。

在老将军心目中,“云贵川”是红军小战士,也是红军大英雄。

诚如红军长征历史研究资深专家费侃如所言:“‘云贵川’是贵州籍红军战士的代表人物,他或许将成为贵州籍红军将士的代名词。”


4906-3-1.jpg

 江界河渡口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