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509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11

谱好“协商曲” 唱响“好声音”


——丹寨县政协2023年工作综述


□本报通讯员  雷有祥


紧扣助推发展,提出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聚焦履职为民,助力破解一批民生痛点难点问题;丰富协商民主,使政协“好声音”更加响亮有力……

2023年,丹寨县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建言资政,为发展谋与思、为群众鼓与呼,让履职印记更加清晰坚实。


彰显政协之“政”——把准方向筑根基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持县政协党组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调研视察协商活动,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中广泛凝聚共识,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注重通过建立委员书屋、主席会议推荐书籍、线上推送学习资料、分享读书心得、开展宣讲活动等,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和力量。

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达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目的。


献好政协之“智”——协商议政谋发展

协商议政扎实有效。着力构建“常委会议协商、县长与委员座谈、县法检‘两长’与委员座谈+专题、对口、界别等协商”的“3+N”协商议政平台,围绕旅游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开展协商议政11次。

视察考察扩面见效。围绕文旅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招商引资项目、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医疗系统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提案督办等主题开展常委会议视察、主席会议视察、委员视察8次。

调查研究提质增效。围绕乡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12个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难点开展专题调研,其中6篇调研视察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

联系服务卓有成效。主动融入全县发展大局,扎实抓好“一联四包”“大走访”、安全生产、路河长制、联系服务企业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督导工作90余人次,开展现场办公40人次,解决实际问题25个,助力丹寨进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3年度重点产茶县域”名单。


发挥政协之“能”——强化引领聚共识

在融入群众中双向发力。开展委员联系基层活动,147名委员主动深入一线走访联系服务群众260人次,帮助基层解决问题60余个,为基层群众办实事30余件。

在广泛交往中引资引智。指导兴仁镇政协联络组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政协工作委员会开展跨区域协商,促成兴仁镇与大沥镇开展共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试点,其经验做法获省、州相关刊物转载。

在上下联动中发出好声音。主动与上级政协沟通联系,就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强传统村落(旅游景区)消防安全、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等主题开展调研,住丹寨的州政协委员连续3年在州政协全会上发言,较好地传递了丹寨声音。


展现政协之“为”——协商民主再丰富

优化基层协商平台。确定协商议题25个,组织开展“院坝协商”“社区协商”36场次,有效解决问题81个。通过协商成果转化,把兴仁镇烧茶村制定的《烧茶村移风易俗“红三条白三条”》条例在全州、全县进行经验推广,促使全县各类酒席减少40%,户均减少不必要支出1000元以上,兴仁镇摆泥村获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提升提案办理质效。采取党政主要领导和政协班子成员领衔督办、专委会重点督办、提案人与办理单位协商督办、专题会议集中督办等形式,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以来审查立案的92件提案已全部办结。

拓宽民主监督广度。充分发挥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党委和政府体察民情的桥梁纽带作用,真实反映社会各界的愿望和呼声,使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特派监督员制度,选派33名政协委员参与法检两院旁听庭审以及县直相关部门民生问题听证会、招考监督、测评等,进一步拓宽了民主监督渠道。


夯实政协之“基”——履职质效双提升

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印发《丹寨县党政部门向县政协通报重要情况制度》《丹寨县政协协商成果转化办理规程(试行)》《委员全员参加专委会工作制度》,进一步推动了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增强了专委会工作能力,强化了履职跟踪问效。

强化委员队伍建设。组织47名委员赴宁夏自治区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培训,以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为片区,分别在2023年上半年、下半年召开片区委员座谈会,交流履职方式和成绩,全面提升委员履职质效。

强化政协机关建设。严格落实党建、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抓好清廉政协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使政协机关呈现出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