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反诈“防火墙” 守好群众“钱袋子”
——白云区沙文镇政协委员联络组召开“院坝协商”会小记
□康安纳 本报通讯员 王 菁
“我们村就有人被骗了好几万元”“有时候不知道怎么辨别是不是官方的信息”“感觉骗子的话术越来越高明,反诈宣传的力度也得加强”。
3月25日,白云区沙文镇政协委员联络组在四方坡村组织召开了一场以“集镇周边村落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守好群众‘钱袋子’”为主题的“院坝协商”会。部分区政协委员、镇相关部门负责人、派出所民警、村“两委”成员、乡贤及周边村民代表围坐在村委会院坝,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反诈宣传效率,为平安白云建设建言献策。区政协副主席杨兵参加协商会。
据了解,四方坡村主要道路连接210同城大道、贵遵高速、盐沙大道及金苏大道,交通便捷、流动人口多,是全镇电信诈骗发案较高的区域。为此,沙文镇政协委员联络组在协商会召开前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当前反诈宣传的主要方式及效果,并收集了辖区部分案例。
协商会上,辖区民警对诈骗案受害者的年龄、职业分布及诈骗作案手段等进行了深入剖析,通俗易懂地向村民普及防骗知识。同时认真倾听了群众对反诈工作的意见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电信诈骗案件多发生在交通干道沿线村,受害者以流动人口为主,且受害率持续上升。直观展示和面对面交流的宣传方式最为有效,只有身边真实的故事最能警醒人。
“可以组织将电影《孤注一掷》在各村居放映,让村民进一步认识到电信诈骗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了解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认清诈骗犯罪集团的真实面目,增强反诈意识和能力。”
“可以在醒目位置张贴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画,便于老年人群理解。”
“流动人口是受害主体,宣传范围建议扩大到房东,让房东也加强对租客的提醒。”
“除了电信诈骗,还要警惕推销保健品等对老年人的误导。”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想法、提出建议。如何丰富宣传形式、提高村民接受度,降低集镇周边村落诈骗案件发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通过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在乡村醒目处设置反诈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让村民随时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通过网格群,发送一些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反诈宣传动画、短视频等,让村民通过手机就能随时了解相关反诈知识;整合资源、加强联动,利用镇、村学习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反诈培训课程,邀请公安、银行等专业人士给村民普及反诈知识,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此外,针对受害群众,辖区派出所将逐一开展回访,并对流动人口加强入户走访频次。
“沙文镇政协委员联络组将持续关注反诈宣传工作,做好社情民意的收集。镇有关部门也将持续跟踪和评估宣传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宣传策略,提高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沙文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组副组长彭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