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22期 本期3383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8-29

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


地标意义的我省首个科研机构


□姜秀波


二十世纪初,贵州出现了首个科研机构,名为“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标志着贵州现代农学的萌芽。自此,近现代农业“科技之光”开始照耀贵州高原。

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是贵州境内成立的第一个农业科研机构,也是当时贵州省唯一的一个科研机构。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千百年来一直有着根深蒂固的“农本”思想,农业发展水平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但由于清后期统治阶层“鲜有留心农事者”,到清末,中国传统农业优势不再,已经跟不上世界农业发展的步伐。

维新志士谭嗣同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学之农,获数十倍于无学之农”。

“有农业而无农学”,成了当时中国如鲠在喉的问题。

贵州,在古代堪称“跬步皆山”“山高箐密”,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之建省以来的连年战乱,农业发展水平历来就相对落后。

世纪之初,清廷统治阶层认识到“商务初基以提倡土货为要义,而商之本在工,工之本在农,非先振兴农务,则始基不立,工商亦无以为资”。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末重臣岑春煊上奏:“振兴务农之法,不外清地亩、辨土宜,以及兴水利、广畜牧,设立农务学堂与试验场。”

清廷颁布上谕“极力讲求,一律切实兴办,以广种植而裕利源”,要求各省迅速设立农务学堂和试验场。

在这种大背景下,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应运而生。

光绪三十年(1904)冬,深受“教育立国”思想影响的林绍年出任贵州巡抚。到任后,林绍年即四处考察贵州的山川地形,雄心勃勃发展农业科技和教育。

次年3月,由黄开铣等人发起,在贵阳威清门、红边门外二处建成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

4月,林绍年上奏清廷。其认为“农桑之利,从古并重”,但“由于科学不明”“利益未著,小民不知其失……”以至“官府劝诱之有概弗深信”。林绍年提出“以利诱改”之法,即“今非及时改良,示以的利,众情仍不免碍阻”。

奏入,获准。林绍年寻即在贵阳开办贵州蚕桑学堂。

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是一个农业试验基地,占地面积80多亩。

最初,试验场偏重于蚕桑试验,引进了江浙一带的桑叶,进行试种,同时引进蚕桑技术。试验场还购进仪器,由江浙一带聘请来的教师指导使用。

创办人黄开铣出任首任场长。

其实,贵州种桑养蚕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乾隆五年(1740),总督张广泗与布政使陈德荣疏言:“蚕桑宜劝民兴举。查黔地多桑,唯清镇、务川二邑能习蚕织……”但实际上,直到清末,贵州零星的饲蚕、缫丝、纺织等工艺技术仍然非常落后,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

试验场和蚕桑学堂的开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破这种窘境。

学堂的学生,在试验场实习、体验养蚕、缫丝。试验场配合学堂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学堂、一试验场”的农业科教布局。

后来,试验场业务范围又逐步拓展到根菜、叶菜、花卉以及甜玉米等作物的引种试验,实现了从单一的蚕桑到蚕桑园艺的试验研究,其成果逐步推广到全省各地。

1915年,试验场编印了《桑蚕浅说》一书。这也是贵州省最早出版的近代农业科技通俗读物。

1930年4月,贵州省农矿厅主办的《贵州农矿公报》(崇农)创刊首发,试验研究也在全省铺开。

在1929年至1930年间,“省立农事试验场”曾一度改称“省立模范农事试验场”,后又改回原名,下设观测、园艺、蚕桑、作物四部。

数年后,由于政局动荡,人、财、物条件均无保障,试验项目大多有始无终。

1938年3月,贵州省政府与民国政府经济部商定,由贵州省建设厅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共同筹建贵州省农业改进所。4月,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贵州省第二棉业试验场、省立模范林场合并成立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所址在贵阳市油榨街。

1949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建设接管部农林处接管贵州省农业改进所。

最初的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后来的贵州省立模范农事试验场、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成了今天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

原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由陈年生、卢玮、徐道恒所撰的《贵阳早期的农林科研机构——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一文,没有追溯1905年开办的试验场(“清末版”)。只提到,1930年国民党政府曾令各省设农事试验场,贵州省政府循此责成省实业厅筹建。

该场(“民国版”)于1931年正式在贵阳建立,场址选在贵阳市六广门外八角岩(又称八鸽岩)大洼村一带,占地约180余亩。场部下设农作、园艺、推广、事务四部。负责人是从日本留学回国的赵承忠和贵州省甲级农业学校毕业的杨梦九。主要业务是引种、栽培试验和推广各种粮食作物和特用作物(经济作物),在花卉园艺、蔬菜引种栽培方面,取得一定成就。

实际上,“民国版”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只是“清末版”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的延续。

现今,还可在文献中查找到当年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编印的《年报》(1930)、《农事月刊》(1931),发表在《农声》中的《征取本校农蚕种子》(1929)、发表在《农矿通讯》中的《征集苏省农蚕种子》(1929)、发表在《崇农》中的《组织规程》(1930)、发表在《山东农矿公报》中的《征集种籽表》(1930)、发表在《农矿通讯》中的《征集苏省农蚕种子》(1930)等,以及当时《农林公报》《农矿公报》《贵州省政府公报》《江苏省农矿厅农矿公报》刊载的数十篇信息、公牍等资料,均无声地见证着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的研究活动和历史变迁。

地尽其利。无论“清末版”还是“民国版”试验场的开办,都是现代意义上贵州农业科学试验的发端,揭开了贵州近代农业试验与科研崭新的一页。

历百年风雨,省立农事试验场对近现代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是具有地标意义的。


4770-3-1.jpg

今日贵阳红边门远景(原清末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所在地)  何佼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