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实事”
——石阡县政协开展“院坝协商”工作记事
□本报通讯员 张 岚
目前,石阡县共有“院坝协商”市级试点5 个、县级试点14 个,各试点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奋力推进“院坝协商”,一场场院坝会成为县政协努力把“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实事”的生动实践。
自“院坝协商”工作开展以来,石阡县政协积极探索实践“四有”工作法,紧紧围绕基层治理、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协商,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协商助推“六共”兴
大沙坝乡任家寨村是县政协机关的党建帮扶村。近年来,县政协积极探索基层广泛有效协商民主的新路子,落实好“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要求,以任家寨村为“试验田”,通过77场“院坝协商”会探索出“组织共建、决策共商、优势共扬、全民共股、社会共治、成果共享”的“六共机制”,有效破解村级组织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难和村、社“两张皮”等难题,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资产增长。2021年,任家寨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六共机制”获评全省优秀改革案例,成为全省推广的先进做法。2022年底,任家寨村全体村民集体经济分红达41.23万元。今年,任家寨村围绕“村集体经济教育激励机制”、“八月瓜”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黔域一方”水厂经营等主题开展专题协商,达成共识 20 余条并按步实施。
■协商共筑“红色”魂
近年来,困牛山村紧紧围绕“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理念,带领群众积极参与村庄试点建设,通过召开专题“院坝协商”会,议定推行党员群众“积分制”管理,建立《困牛山村党员群众纪实台账》,加快推进村庄建设。
随着困牛山红色教育基地的不断完善,游客日益增加,人居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去年7月,困牛山村在全市率先召开“我爱我家·文明先行”“院坝协商”会。与会群众围绕如何提升人居环境和整体风貌畅所欲言,议定了7条协商事项。今年5月,该村以“红色网格,巩固提升”为主题,重点协商讨论、修改和完善村规民约管理制度,并表决通过了议定事项 10 余条。如今,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全村发展油菜、精品水果、食用菌等产业千余亩,生猪养殖规模近两千头,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协商助力“生态”美
鸳鸯湖村,因每年有数千只鸳鸯迁徙千里至此过冬而得名,是全国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国家级湿地公园。该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示范村。
近年来,鸳鸯湖村活用“院坝协商”工作机制,不断在生态治理和产业富民上下功夫,为助推村级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去年7月,鸳鸯湖村召开“环境卫生整治,创建文明村寨”“院坝协商”会,参会群众围绕生活生产条件改善、环境卫生治理等踊跃发言,商定事项11条;8月,为持续壮大林下羊肚菌和中药材产业,该村组织群众召开“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专题协商会”共商发展良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支招,达成共识10余条。目前,村级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林下食用菌200亩、中药材300亩,集体经济分红16.1万元,带动村内群众务工,人均增收4000余元。接下来,该村还将围绕“村级公路管理”“湿地公园保护”等主题开展协商。
“下一步,县政协将着力在示范建设、统筹推进、社区试点上下功夫,并逐步在全县各乡(镇)、村(居)推广,让民主协商的触角延伸到乡村振兴主战场第一线,不断把‘院坝协商’品牌擦得更亮。”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