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网” 强化“三联” 突出“五强”
——汇川区政协落实党建“两个全覆盖”推动履职工作提质增效
□汇川区政协办
近年来,汇川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特点,深化政协党建“一网三联五强”机制,落实党的建设“两个全覆盖”,全面推进政协履职提质增效。
构建“一网” 织牢政协党建组织网络
突出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区政协党组始终恪守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以政协党组工作要点为统领,形成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理论学习为配套的“1+4”工作格局,确保区政协始终在区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做到中心不离、方向不偏、步调不乱、工作不懈。
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区政协机关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在政协全会、委员集中培训等重要节点设立临时党组织,突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开展“主题党日+”,走进贵州琦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委员企业,与遵义周林学校党支部、遵义国际汽贸城企业联合党支部等6个非公经济党组织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推动政协党建与政协履职双促进、双提升。
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带头履职当先锋”实践行动,党员委员带头履职、示范引领,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担当作为,服务发展大局。去年,委员及委员企业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90余万元,助力疫情防控;法制宣传进基层、关爱儿童乡镇行等活动深入开展。
强化“三联” 优化政协党建工作机制
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区政协党组成员分别联系各界别联组及其党员委员,党员委员分别联系所在界别联组党外委员。党组成员积极发挥联系引领作用,定期邀请委员交心谈心,沟通交流,凝聚共识;党组成员认真研究,精心指导,界别联组开展“聚焦山桐子产业发展”等主题界别活动,“面对面”共话地方发展,协商有声有色有实效。
党员委员联系镇街。将政协委员按界别、地域划分到6个界别联组和14个镇(街)政协工作联络组,界别联组第一召集人由党员委员担任,实行界别联组及政协工作联络组“双重”服务管理。各镇(街)政协工作联络组充分调动党员委员的积极性,党员委员主动参与搭建“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平台,形成了董公寺街道“五事”工作法、板桥镇“管事小组”等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的基层协商机制。
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充分发挥镇(街)政协工作联络组,社区委员联络站作用,搭建委员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平台,广大政协委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积极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捐资助学等;将政协基层平台建设向企业延伸,探索建立工商联界别委员联络站,灵活开展党员委员组织非公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参与的政治学习、协商资政、联谊交流等活动,不断凝聚合力。
突出“五强” 找准政协党建实践途径
强化政治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委员和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常委会议、主席会议、机关会议学习为重点,专委会学习、界别联组学习、委员培训相配套的学习制度体系,多层次、全覆盖开展政治学习,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强化合作共识。以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为指引,不断完善政协党组成员同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经常性联系制度,通过“专题视察、专题学习、专题座谈”等,共同落实党中央及各级党委对政协工作的要求,在道路、方向上同轴运转。开展“委员大走访”,对全体委员及118家委员企业实现遍访,把党的方针和政策,区委的决策和要求,送进家门、送达企业,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强化履职实效。深化“书香政协”建设,强化委员教育培训,优化委员服务管理,引导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广大委员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等中心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重要任务,提交提案206件,审查立案197件,836条意见建议、64条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为助力汇川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强化服务发展。紧紧围绕区委重点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去年,精选旅游产业化发展、棚户区改造、白酒产业发展等6个调研课题和7个专题视察,形成《关于汇川区旅游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等15篇调研报告和建议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成渝商圈游客”“以酒促旅,以旅兴酒,强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109条建议,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积极建言,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强化作风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强化务实担当,扎实开展“讲政治、守规矩、严作风”专项教育,深入包保镇(街)、村(居)开展调查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导工作,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及时修订《常委会工作规则》《委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提升履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