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来协商 有事好商量
——镇远县政协“院坝协商”议出基层治理“最大公约数”
□易万朝
“县里的肉牛养殖项目有意向在我们村落地,需要在村里建厂房,全村养殖规模还要达到200头,大家有啥意见,都可以说说。”日前,镇远县羊场镇凯言村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政权提出话题,政协委员、村“两委”、驻村干部、乡贤能人、党员和群众代表近40人坐满院坝进行协商。
“污水处理能达标吗?不能污染村里的环境。”“土地流转租金标准是多少,什么时候能落实?”……议事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起来。
“我和村‘两委’去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考察过了,那个村的肉牛养殖搞得好,厂房里只看到牛,看不到粪便,污水经过专业设备处理,可以循环利用。”杨政权说。
参与议事会的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袁尚富说:“凯言村山地多,发展传统种植业不占优势,肉牛养殖是我们县的主导产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有经验、有技术,还有销路。”
这只是镇远县政协深入开展“院坝协商”工作的场景之一。自2021年以来,县政协坚持“搭平台、建机制、同协商,解民忧、聚民心、助治理”,统筹政协委员、县相关部门负责人、村“两委”班子三方力量,发动党员代表、退伍军人、乡贤寨老、乡村振兴工作队等多方力量,构建“3+N”组织体系,采取“党政点题、政协选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各方征题”的多元模式确定协商议题,全力推进“院坝协商”工作。
镇远县专门印发《政协镇远县委员会开展“院坝协商”实施方案》,并在人、财、物上给予有力支持;紧盯“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在哪里协商”“如何协商”“协商了怎么办”5个关键环节,配套制定县级、乡镇、村级有关制度。
事实上,凯言村在召开此次“院坝协商”议事会前,就做过一次全村“大摸排”。政协委员、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围绕镇远县大力推广的“小规模大群体”肉牛养殖项目,深入群众进行走访调研,倾听意见建议,收集问题线索。
“选择‘院坝协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切入点,是因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大量的民生民事需要协商解决。”县政协副主席谭胜勇说,“通过在乡镇建立政协委员联络委、在村居建立‘院坝协商’议事会,我们把‘有事来协商、有事好商量’的协商议事阵地前移到群众家门口,引导他们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乡风文明等村级事务协商,群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此外,县政协还不断探索“院坝协商”长效机制,对调研协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分析,推动解决,确保协商有结果、有回音,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有事来协商、有事好商量”的思想意识。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秉持“协商前深入调研、协商时充分交流、协商中集思广益”的原则,县政协“院坝协商”已成为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答疑解惑、反映诉求、理顺情绪、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议事理念深入人心,议出了基层治理“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