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3347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商”出共识 “商”出动力 “商”出成效


——黔东南州各级政协积极推进“院坝协商”工作


□王治忠 本报通讯员 潘期武


黔东南州政协“院坝协商”工作入选全省政协履职亮点工作品牌案例——市(州)政协履职亮点工作十佳品牌案例,入选2023年度全省30个“优秀改革试点”名单……

施秉县白垛乡白垛村“院坝协商”场景入选国家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榕江县作为全省唯一、全国四县(区)之一,在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办的2022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视频会议上作“院坝协商”经验交流发言……

全省政协“院坝协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黔东南州各级政协按照省政协部署要求,聚焦农村社会治理中“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高价彩礼、人居环境”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把协商民主搬到群众身边,有力推动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激活了一池春水。

聚焦“大操大办”突出问题开展“院坝协商”。针对农村婚丧嫁娶、挂清挂社宴席时间过长、规模过大、盲目追求档次,造成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积极组织农村群众扎实开展“院坝协商”,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如,剑河县柳川镇加禾村围绕以“合约食堂”规范引领移风易俗召开“院坝协商”会议,达成操办桌数控制在20桌、送礼礼金控制在200元、菜品控制在8个、酒席时间控制在两天的“四控”共识,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实现减少办酒成本、减少办酒门类、减少安全隐患、减少环境污染的“四减”效果。岑巩县平庄镇师兆村围绕红白喜事办理标准开展“院坝协商”,对红白喜事办理时限、场所及标准达成共识,协商成立师兆村“合约食堂”、制定《合约食堂管理制度》,大幅降低了群众办理红白喜事费用。

聚焦“薄养厚葬”突出问题开展“院坝协商”。针对农村不履行孝道义务,丧事操办时间过长、丧礼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开展低俗活动,建“豪华墓”等问题,积极组织农村群众开展“院坝协商”,通过协商推动问题解决。如,凯里市炉山镇甘坝村通过“院坝协商”,达成“村民要做到主动赡养老人、孝敬老人;父母要抚养未成年子女,不得让其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尽到自己应尽的抚养义务;村内各家丧葬事宜不得有大操大办、搞封建迷信和大修陵墓等行为”的共识,树立了良好家风、文明乡风。三穗县瓦寨镇柑子院村围绕村寨周边民间宗教活动点多的问题开展“院坝协商”,达成减少并规范民间宗教活动点的村民自治共识。

聚焦“人情攀比”突出问题开展“院坝协商”。针对农村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甚至为了敛财举办“无事酒”,日益攀升的人情礼金让群众不堪重负,人情味演化成人情债等问题,积极组织农村群众开展“院坝协商”,有效达成共识。如,丹寨县烧茶村围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与红白喜事的烦心事开展“院坝协商”,达成了村民办酒“红三条、白三条”的共识,进一步纠正了农村红白喜事的不正之风,探索形成了“余事不办攒钱、主家办事省钱、在外务工人员安心挣钱、居家人员帮忙得钱”的良好风尚,较好地减少外出务工农民往返负担,有效稳定就业增收。黎平县永从镇中罗村围绕“动辄请客送礼陋习”开展“院坝协商”,通过协商达成不得随意办酒的共识,改变了村里过去无论大小事,动辄请客送礼并相互攀比,让本该温馨的“人情味”变成不堪重负的“人情债”的不良陋习。该村群众吴文国高兴地说:“通过协商,我们中罗村动不动就请客送礼的陋习有了很大改变。”

聚焦“高价彩礼”突出问题开展“院坝协商”。针对农村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积极组织农村群众开展“院坝协商”,不断推动问题得到解决。如,施秉县双井镇黄琴村就“移风易俗规范红白喜事办理彩礼和礼金事宜”开展“院坝协商”,建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了《双井镇黄琴村操办红白喜事暂行办法》,协商议定接媳妇嫁姑娘彩礼钱不能高于8万元,送礼金额一般亲戚朋友和寨邻限200元以下,深得群众好评和支持。

聚焦“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开展“院坝协商”。针对农村人居环境卫生脏、乱、差,与农民群众期盼还有很大差距等问题,积极组织农村群众开展“院坝协商”,维护了乡村环境卫生,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如,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开展的“院坝协商”,将环境卫生评比和奖惩办法一并纳入村规民约,实行包保责任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进行检查打分,月底进行汇总公示、表彰,每月将排名靠前的10户农户给予奖励,并授予“卫生文明户”,得分靠后的10户农户给予黄牌警告。以前天柱县渡马镇龙盘村每到逢年过节,村中总是“炮火连天”,造成严重的噪音和环境污染,通过开展“院坝协商”,成立限炮监督委员会,将红白喜事和重大节日“限炮”列入村规民约,并在村寨口树立“限炮”标识牌,滥放烟花爆竹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黄平县上塘镇白岩村大寨组针对人畜饮水项目存在“政府管不了、群众不愿管”的管护难问题,通过开展“院坝协商”,协商制订了《黄平县上塘镇白岩村大寨组管水制度》,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设施疏于管理的现状。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老洼冲组围绕庭院美化开展“院坝协商”,采取群众“自愿集资+投工投劳”模式,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完成70余户农户庭院美化绿化,建成便民广场1个,极大提升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品质。

聚焦“乡村振兴”突出问题开展“院坝协商”。针对当前乡村振兴中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积极组织农村群众开展“院坝协商”,不断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如,剑河县岑松镇巫亮村围绕“乡村振兴集成示范村建设”开展“院坝协商”,协商会上提出的建设农产品加工作坊、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停车场等意见建议均被吸收进了村庄规划,协调县直有关部门投入226万元实施巫亮村排污改造工程、水源地重建工程、新建巫亮公厕项目等民生实事。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针对农田抽灌用电乱拉乱接问题开展“院坝协商”,建立规范用电的村规民约,推动安装农田灌溉用电配套智能管控系统,农户用电成本由0.586元/度降至0.392元/度,既消除抽灌用电安全隐患,更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商”出了共识,“商”出了动力,“商”出了成效。“党委领导是保障、政协组织是主导、精选议题是关键、就地协商是特色、群众参与是基础、解决问题是根本……”谈及“院坝协商”工作,州政协主席潘玉凤在全州政协“院坝协商”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下一步,全州政协系统将再接再厉,不断总结提升推广,长期坚持、久久为功,通过持续深入开展“院坝协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黔东南生动实践中作出政协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