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浮生
□芊 芊
初夏时节,风轻轻的、柔柔的,阳光明媚,花草繁茂,大自然呈现着最为美好的一面。在这个季节里,固然十分适宜呼朋引友外出游玩,但于我而言,更愿意选择书香相伴左右。
小时候,我以为读书就是去看那些晦涩难懂的道理,去看那些让人头痛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后来才知道,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那些书里,是一个又一个你不曾领略的人生。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就像金庸先生说的那样“如果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坐牢,可以读书,另一种是人身自由,但不可以读书,我宁愿选择坐牢”。
读书,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在初夏的温馨时光里,偷得浮生半日闲,躲在书房中读书,不仅可以让心情得到舒缓,还可以增加知识、开阔视野、荡涤心灵。阅读好书籍,会让我们睿智,会让我们摆脱平庸,会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饱读诗书,会形成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使人变得清雅淡泊、心胸开阔。
读书可以启迪智慧。每当我打开一本书,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这里有各式各样的人物和故事,牵动我的心随之而喜悲。每读一本书,我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深思,不同的收获。一本书像一艘船,载着我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古人还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读书可以提升自我。读书,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淘汰,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古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最初读书与飞黄腾达和财富有关;后有“书到用时方很少”“困而后学”,更多地强调读书使人明白事理。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了,言语谈话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儒雅的气质与修养。因此,读书又被 称为“生命的美容”。
读书可以丰富情感。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既兴奋又自信,能够从中受益匪浅。读书带给人的自信不只是来源于知识,更来源于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找到与文字的共鸣,体验书中角色的经历,真实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作者的思想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读书可以纯净心灵。当你看了足够多的书时,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加豁达和开朗;当你看了足够多的书时,你看待问题也就不会太片面,你会多角度去看待;当你看了足够多的书时,你会变得更加的包容,更加愿意接受他人的不同,觉得每个人的观点都值得尊重,会变得更加的低调与谦虚。
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应该珍惜读书的美好时光。等到韶华已去,似老梅立雪,那时再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再与王维一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与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苏轼一起“老夫聊发少年狂”;或是执一卷散文,细细地品,慢慢地读,任时光极缓极静地抚过沧桑的面颊,推开窗棂,望风行处,道一声“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