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3323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5-12

南盘江长桠大桥的三次变迁


□文/图 杨煜


长桠大桥位于南盘江上,北连贵州安龙县德卧镇,南连广西隆林县桠杈镇,是龙(广)桠(杈)公路的标志性工程,是贵州南下广西广东的重要通道。前不久,我再次踏上横跨于南盘江上的长桠大桥,领略大桥的磅礴气势,感慨祖国的发展变化。

站在长桠大桥上,只见两岸群山巍巍,稻谷飘香,蕉林遍地,一派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的乡村景致。从远处看,长桠大桥横亘在两侧大山之间,静卧在南盘江上,山间不时云腾雾绕,大桥若隐若现,显得十分高大、壮观,好似一条飞跃的“天桥”,将两侧山峦紧紧地串联起来,将两岸的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桥上往下看,清澈的江水缓缓流淌,波澜不惊,早已没有记忆中波涛汹涌、巨浪滔天的惊险场面。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国家为造福于民,在上游筑坝引流,修建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才有了今日的风平浪静。

20世纪70年代,生于南盘江畔村庄的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见证了长桠大桥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窄到宽的三次历史巨变。现今再次故地重游,曾经的孩童已是人到中年。回望一路走来,儿时许多关于长桠大桥的往事,不由自主地浮现眼前。

记忆中,20世纪70年代的南盘江上的,是一座低矮窄小、只有两个桥墩、跨度约30米的铁索桥。桥面由四条粗大的钢丝索和木板铺就,桥身两侧还有两条粗大的钢丝索作为护栏,因桥身离波涛汹涌的江面很近,人走在桥上胆战心惊,仿佛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江中,被波涛滚滚的江水卷走。因此,那时的铁索桥只有成年人才敢冒险通过,小孩和老人是不敢轻易从桥上走过的。铁索桥在我心中是十分神秘而高不可攀的,我虽久居南盘江畔,小时候却从未踏上过这座铁索桥,只能远远地望桥兴叹,至今想来,仍是憾事一桩。

在汛期或雨季,南盘江都会时常暴涨,水面也会升高,这时铁索桥就会被洪水淹没在江中,看不见桥面,人不能通行,只看见两个桥墩上高高耸立的铁柱。如果确实需要过江,只能到下游水面宽阔、水流平缓的地方,撑竹筏过江。待到洪水退去,进入枯水期,水流变小,铁索桥又会露出水面。这个时节,胆大的成年人脚踏被洪水冲刷过的桥面,双手拉住钢丝索,可以勉强通过,但要十分小心谨慎,否则就会葬身水底。

记得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炎热的夏天,寨中一位20余岁的青年男子,在通过铁索桥时,因桥面年久失修木板脱落,加之雨水冲刷湿滑,脚下打滑不慎掉入江中,瞬间被波涛汹涌的江水卷走不见踪影。噩耗传来,寨中随即组成两支各10余人的搜寻队,轮流分头沿南盘江向下搜寻。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坚持寻找下,直至一个月后才将面目全非的他找到。这件不幸的事件发生后,原本就让人生畏的铁索桥,在我的心中更加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国家启动了南盘江上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建设。为服务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修建,方便附近百姓出行,打通南下广西的便捷通道,政府出资修建龙(广)桠(杈)公路。因原来的铁索桥不能通行车辆,无法满足公路建设和人们出行的需要,政府就在原桥的上游较高处重新选址建桥。

重新选址修建的桥梁也是一座铁索桥,但是较原来的那座铁索桥,无论是在桥的长度、宽度、高度,还是在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座铁索桥由两岸厚实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作支撑,桥身由粗大的钢丝索和木板铺就而成,只有一个长长的跨度,大约有100米长,桥面从两岸由高到低呈下弧形,桥中间离江面的距离最近,桥的两岸有专人值守,行人可自由通过,车辆则只能单线通行,但也基本满足了当时电站建设和人们出行的需要。

我曾经踏上过这座铁索桥,亲身体验了一次过铁索桥的滋味。这是一次惊险的历程,给我留下的不是欣喜和满足,而是恐惧与害怕,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和小伙伴们徒步过桥到对岸桠杈镇集市游玩。刚走上铁索桥的时候,我还有些兴奋与好奇,不时左看看右瞧瞧,只感觉桥身在脚下有轻微地晃动。但当走到桥身三分之一地方的时候,我们几个感觉一直在走下坡路,桥下波涛声越来越大,桥身晃动也越来越明显,后背开始有些发凉。

站在桥上,我心中打起了退堂鼓,是继续前行还是后退,一时左右为难。正当犹豫不决之际,对岸一辆卡车正准备过桥。我一下傻眼了,往回跑已来不及,向前走更是不可能,无奈我只得找到最近的避让口停下来,让车辆先行通过。卡车缓慢驶上桥后,桥身就开始慢慢下沉,车离我越近,桥就下沉得越厉害,我双手死死地拽住钢丝索不放,闭上双眼屏住呼吸,不敢往下看也不敢发出声音,感觉自己快要窒息,有种大难临头即将死亡的感觉。卡车通过后,铁索桥恢复了原状,我不敢再逗留,迅速地离开了铁索桥。自从那次惊恐地过桥经历之后,加之又常年在外求学,我再未踏上过这座铁索桥。

记忆中,这座铁索桥大约只存在了10余年,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建设进度的加快,在电站基础设施即将建成之际,许多大型电站设备需要进场安装,这座铁索桥已不能承担电站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重任。于是,国家又斥巨资,重新在上游更高处选址修建钢筋混凝土大桥,这就是至今仍屹立于南盘江上的长桠大桥。

长桠大桥较之前的两座铁索桥截然不同,不仅更高、更长、更宽,还更坚固;桥面长约300米、宽约15米,有5个桥墩、4个弧形跨度,是一座双向两车道并附设人行道的大桥,有“一桥飞架南北”的壮观气势。长桠大桥有旅游观光和人车通行的双重功能,既满足了人车自由通行,又满足了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大桥修好后,每年寒暑假或是节假日,我都会抽空漫步长桠大桥,观盘江风光、看人车来往、感时代变迁……


4710-4-1南盘江长桠大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