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3322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5-11

贵州脱贫攻坚的时代之书


——读欧阳黔森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


□向笔群


4709-3-1讴歌贵州脱贫攻坚之.jpg

《江山如此多娇》

欧阳黔森   著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百花文艺出版社

欧阳黔森在小说创作与影视作品创作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他的作品被定位为“红色写作”与现实主义写作。他的笔总是关注贵州的历史与现实,为贵州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奏响历史与时代的乐章,无论是《雄关漫道》还是《绝地逢生》都是如此。2022年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因循他创作的一贯手法,以现实主义的书写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脱贫攻坚进程中黔地乡村的嬗变,书写出一部贵州人民为摆脱贫困而自我革命的动人史诗。

《江山如此多娇》由“报得三春晖”“花繁叶茂”“看万山红遍”“悠然见南山”“江山如此多娇”五部分构成,由此可以看出,作品不是全景式地书写贵州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伟大业绩,而是精心选择了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点带面,重点描述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以详实的数据与真实的案例交融推进,给外界展示了脱贫攻坚中的“贵州精神”和“贵州速度”,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前书写贵州脱贫攻坚进程文学作品的空白。

欧阳黔森为了书写这部具有时代意义的报告文学,深入贵州乡村,与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进行交流座谈,同时也进入群众家中实地查看。他从与群众的交谈中了解到了群众的喜悦。他认为,群众的喜悦就是他的喜悦,践行了他为“人民创作”的理念。

报告文学被称为文学领域的轻骑兵,具有特定的时代语境。欧阳黔森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小说与影视作品创作的作家,涉足报告文学这一体裁也是对自己一贯创作习惯的挑战与跨越。众所周知,一个作家创作转向,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我们单纯从《江山如此多娇》的结构上,就可以看出作家没有重复自己与别人,而是另辟蹊径,从点上出发,以具有典型意义的脱贫攻坚样板案例,书写贵州脱贫攻坚进程。通过五大版块拼贴出贵州省摆脱贫困的历史画卷;以复调多重奏,弹奏出贵州脱贫攻坚的交响曲,让外界重新认识或者读懂贵州在新时代的历史巨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江山如此多娇》具有贵州意义,同时也构成了国家意义上的贵州脱贫攻坚文学特别书写。

作家选取的贵州脱贫攻坚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即乌蒙山深处毕节试验区的易地扶贫搬迁点、新农村建设的代表遵义市花茂村、资源枯竭转型的铜仁万山特区、民族地区紫云自治县南山镇及革命老区的正安县。这些案例,再现了贵州在脱贫攻坚中的精神面貌和史诗般的历史印记;讴歌了在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人与事,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不一样的贵州。

“报得三春晖”书写了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严重石漠化”地貌地区人们的脱贫攻坚过程,表达了毕节人民敢于与自然抗争的豪迈气概。“当年包产到户,有一户人家分了十八块田,最大的一块还不到三分,其余的散落在沟沟湾湾之间,真是七零八落”。可见此地自然条件的恶劣,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改变其落后面貌,谈何容易?这里山多地少,尽管历史上党和政府“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次次地救济扶贫,使当地居民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开始摆脱贫困的命运”。但是,到2017年,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市还有贫困人口704500人。作家以赫章海雀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带领群众与自然战斗,展现出的人定胜天的精神风貌,书写了毕节试验区人民战胜贫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旭日从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升起来的时候,我举头凝望东方。东方正红,阳光温暖,我默诵起了阳明先生的:此心光明,亦复何明,默念着孟郊千古流芳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到作家与毕节大地变化相同节奏的心率跳动。

“花繁叶茂”书写了花茂村由昔日“荒茅田”变为今日“花田”的巨变过程。这样历史性的转身就是一种脱贫攻坚的样板。花茂村原名“荒茅田”,后来改名花茂村,其实就是表达了当地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但是一个甲子过去,这里并没有因为名字的改变而让自己的梦想成真。在精准扶贫开始之后,花茂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们实现了曾经梦中的愿望,成为了“百姓富、生态美”的贵州富裕村,这样的变化来源于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同时也来源于花茂人民的努力奋斗。“精准扶贫的深入实施,使得花茂村、构坝村旧貌换新颜”。其中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书中的一系列数据与一个个鲜活故事,汇集成了“花繁叶茂”的力量源泉。

“看万山红遍”写了枯竭型矿区万山的脱贫攻坚故事。在共和国历史上,万山曾经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因矿产枯竭而经济衰退,如何让这里的人民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万山曾经是铜仁的骄傲,而在汞矿开采接近枯竭的时候,万山又成了铜仁发展中的一块心病。“万山名气实在太大,大到几乎每一位铜仁人都会把万山挂在嘴上。万山没有蚊子,当然好啊,可是这没有实在令人恐惧”。“众人谣传万山汞蒸汽泛滥,空气中弥漫着汞毒,蚊子都毒死了”。这些状况就是制约万山发展的瓶颈。作者通过描写万山结合地方实际,因势利导选准产业,修缮开发汞矿遗址,转型发展文旅产业的故事,展现了人民的智慧和实干精神。

“悠然见南山”写的是紫云县引进南山婆公司的扶贫故事,书写了南山天翻地覆的变化。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印证了紫云蝶变的壮阔历程,让人读后产生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尽管是2020年贵州最后一批脱贫的县份,南山的案例表明,消除贫困,只要上下齐心,石头也能够变为黄金。“……地处乌蒙山脉和苗岭山脉的交汇点,是典型喀斯特地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在深度贫困县中赫赫有名。十八大以来,这里大力发展山地特色经济,成功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其森林覆盖面积达到百分之六十八点三,永远高于全国百分之二十二点九六的平均水平,也高于贵州百分之五十八点五的平均水平”。青山绿水构成了南山的风景,也是贵州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江山如此多娇”以遵义革命老区正安脱贫攻坚的历程作为写作路径。这是老区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县份,这里采取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上下团结一致,实行贫困清零。其中详细地描写了一个农民开创吉他产业的事迹及红岩村脱贫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描绘了正安这片土地上一个个脱贫攻坚的感人场景,用事实证明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从普通群众的视角展现出一个实实在在变化的正安,一系列的事实表明,“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些在脱贫攻坚一线上无怨无悔的英雄,构成了伟大时代精神的丰碑。这样的丰碑,在老百姓的笑脸上熠熠生辉。让共产党人的形象光彩夺目”。作家对贵州这片土地饱含深情,深刻记录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胜利和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俯瞰大地山川,心中不禁喊出,江山如此多娇!”

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选取贵州脱贫攻坚战役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域作为书写对象,以点带面,以典型案例作为推进的经纬,大故事中交织着小故事,以事件、人物故事共同营造出朴素与真挚的特定历史场域,以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向人们讲述了属于贵州脱贫攻坚的无尚荣光。由此可见,《江山如此多娇》是一部在历史语境下贵州巨变的歌颂之书,也是时代的地域之书,在贵州报告文学创作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真实记录的贵州这一段脱贫攻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将永远地融入这片土地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