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桥梁“桥”见贵州“新高度”
受特殊的地形地貌影响,贵州不得不在高山峡谷之间修路架桥,也因此造就了一座又一座结构型式多样的世界级桥梁。坝陵河大桥、北盘江大桥、清水河大桥、平塘大桥、大小井大桥等这些大家熟知的世界级高桥,无论是施工工艺,还是结构形式,都极大地丰富了峡谷桥梁的科技含量,为世界桥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贡献了“贵州智慧”,目前,全世界前一百座高桥中有近一半在贵州;截至二0二二年底,全省公路桥梁有二点八万余座......今天的贵州桥,已经超越了“桥”的字面本义,实现了由桥梁建设到交通升级、再到经济社会发展三个层面的大跨越,生动展示了贵州各族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千年之变”。而今天,贵州桥梁建设依然在跨度、高度、桥墩高度等方面,不断地刷新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纪录,不断超越着自我。据了解,目前在建的德余高速乌江大桥、花江峡谷大桥、六枝大桥、乌蒙山大桥四座桥梁,建成后将会创造新的世界高桥之“最”,让我们一起走近。
建设中的德余高速乌江大桥
德余高速乌江大桥效果图
3月30日,随着一节重达180余吨的桥面梁精准就位,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投资建设的贵州德余高速乌江大桥钢结构施工全面完成,标志着大桥主体贯通。
德余高速乌江大桥位于贵州凤冈、石阡、思南三县交界处,全长1834米,主跨504米。大桥采用国内首创的拱、柱、梁全固结无支座整体式受力体系,全桥主拱、立柱和桥面梁等结构均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结构新、精度严,施工难度居世界同类型桥梁前列。
乌江大桥共有15节桥面钢梁,此次吊装的最后一节钢梁重量最重、体积最大,施工过程对空气湿度、风力等气候因素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技术人员全天候监测气候变化,选择适宜时机开展安装工作,过程中对钢梁的标高、轴偏、里程变化数据实时监测,动态调整,确保精准控制合龙段梁体姿态,实现无缝对接。
德余高速乌江大桥是整个德余高速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自3月底桥面梁贯通以来,为保障施工进度,项目建设不停歇,集中力量组织UHPC桥面板的安装工作,预计四月底能够完成桥面板安装。
乌江大桥将于年内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提高区域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推进贵州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建设,促进沿线产业结构升级、资源开发利用、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花江峡谷大桥施工现场
花江峡谷大桥效果图
2022年1月,位于关岭自治县境内的世界级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开始建设,因大桥建成后高度将超越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而备受瞩目。
3月底,大桥5号主塔左幅第17节段混凝土成功浇筑,标志着花江峡谷大桥5号主塔左右幅突破百米大关,大桥主塔正式进入百米高空施工阶段。4月21日下午14时,经过连续28小时浇筑,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完成,花江峡谷大桥6号主塔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花江峡谷大桥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花江镇五里村与黔西南州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的交界处,是一座单跨钢桁梁悬索桥。桥梁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主桥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由贵州公路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是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预计2025年3月建成。大桥建成后将超越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山区桥梁跨径第一桥。
花江峡谷大桥还是贵州省“十四五”时期桥旅融合重点项目,将打造为贵州首个集桥梁观光与高空探险“体旅融合”多功能综合体,力争成为“贵州西南部第一旅游门户、全国桥旅融合新典范、世界峡谷极限运动胜地”。
纳晴高速是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G7612)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枝大桥是纳晴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023.5米,高315米,墩高196米,单跨跨径320米,建成后,主桥墩高度、单跨跨径、箱梁宽度、全桥长度等4项在目前同类型空腹式连续刚构中排名世界第一。
“六枝大桥是继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之后,空腹式刚构桥结构桥型在贵州山区的再一次成功运用,为我国建设特大跨径空腹式刚构桥积累了经验。”大桥设计负责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桥梁分院资深设计师徐林介绍。目前,六枝大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预计2024年完成合龙。
六枝大桥施工现场
六枝大桥效果图
六枝大桥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六盘水境内又一桥旅融合新景点,同时还将串联起杭瑞、夏蓉和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主线,有利于贵州6纵大通道的贯通,进一步加强贵州西部地区南北向的交通联系,形成贵州与相邻云南、四川、重庆、广西联系的快速通道,使深藏乌蒙山区的六盘水快速融入成渝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及东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格局。
乌蒙山大桥是纳晴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主桥跨径270米,左幅桥全长491.5米,右幅桥全长511.5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座大跨度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形成山区大跨度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的施工技术体系,推动其在山区的应用,丰富200米至400米跨径的桥梁结构类型,将成为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桥梁。
“作为世界首座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施工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循,这无疑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探索很多工艺创新。”据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承建方贵州公路集团纳晴12标项目经理陈磊介绍。
“目前,钢桁架首件已顺利通过验收,为后续节段钢桁梁拼装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指导,也标志着项目建设即将进入新的阶段,架梁指日可待。”纳晴高速T12合同段项目副总工程师宗卫说。据他介绍,大桥建设过程中,施工方还创新性地采用山区装配化施工工艺和预制装配化吊装施工,拱上立柱、系梁、盖梁的钢筋采用整体节段吊装施工,实现山区桥梁全预制装配化施工,大大减少了高空作业量,缩短了建设工期。
乌蒙山大桥施工图
乌蒙山大桥效果图
乌蒙山大桥是纳晴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主桥跨径270米,左幅桥全长491.5米,右幅桥全长511.5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座大跨度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形成山区大跨度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的施工技术体系,推动其在山区的应用,丰富200米至400米跨径的桥梁结构类型,将成为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桥梁。
“作为世界首座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施工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循,这无疑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探索很多工艺创新。”据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承建方贵州公路集团纳晴12标项目经理陈磊介绍。
“目前,钢桁架首件已顺利通过验收,为后续节段钢桁梁拼装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指导,也标志着项目建设即将进入新的阶段,架梁指日可待。”纳晴高速T12合同段项目副总工程师宗卫说。据他介绍,大桥建设过程中,施工方还创新性地采用山区装配化施工工艺和预制装配化吊装施工,拱上立柱、系梁、盖梁的钢筋采用整体节段吊装施工,实现山区桥梁全预制装配化施工,大大减少了高空作业量,缩短了建设工期。
资料整理:万里燕 图片提供:贵州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