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79期 本期3269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3-02-09

桐木冲追思冷少农烈士


□唐贤伦


  1934年12月下旬,瓮安县城南几公里处的高庄,宋德惠老人家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年轻干练,热情有礼。

  两个年轻人自称是老人儿子冷先生的朋友,向老人奉递十枚银元,说冷先生在南京很忙不能回来,他俩随老板来做生意,受老板安排前来看望冷先生的家人。冷母宋氏安排儿媳商娴贞给客人倒茶,婆媳急切打听亲人在外的情况。

  寒暄和介绍中,两个年轻人赞誉冷家这茶很香很好喝。宋德惠老人说这是在山里桐木冲自家的茶山上采摘的茶,传说以前皇帝也喝这一带的茶,叫桐木贡茶。临行前,冷母让儿媳包了些茶,请两位客人带回去给他们的老板品尝品尝。

  这是普通的村庄,朴实的家庭,强烈的牵挂,匆忙地探望。背后,是崇高的事业,是特殊的使命。

  “冷先生”,是革命烈士冷少农;“老板”,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常委秘书长,党和红军最高领导核心“三人团”成员的领导人周恩来;两个年轻人,是贵州籍贯红军战士。

  冷少农,1900年1月出生在瓮安县城南冷家堡的清寒农家,父亲冷荣发,母亲宋德惠,1916年7月娶妻商娴贞。1917年8月进入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就读第三期法律本科,接触革命思想,投身于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1925年7月,南下广州寻找革命道路,经贵州同乡、时任黄埔军校总教官何应钦的引荐,被安排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工作,结识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的周恩来。1925年10月,随政治部奔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作战前线,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秘书。1925年11月,经组织考察,由周恩来、周逸群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征胜利后,冷少农被党组织派到中共两广区委会任周恩来的军事秘书。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中央指示冷少农隐瞒身份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设法接近何应钦,开展地下情报工作。1928年夏,冷少农潜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给时任部长的何应钦当秘书,借此条件建立中共地下联络站,迅速开展情报工作。1930年3月,何应钦调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冷少农升任少校秘书跟随何应钦。此后,何应钦升任(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第一次“围剿”任“剿共”军前线指挥、第二次“围剿”任“剿共”总司令、第三次“围剿”任“剿共”前敌总司令等职,冷少农深得何应钦信任并在其身边工作,是中共安插在国民党权力核心的神秘特工。

  1925年冷少农赴广州闹革命时,儿子刚出生5个月,妻子商娴贞深明大义很理解很支持。但离家时并未如实告诉母亲,途经贵阳时才在信中告知母亲自己此行,是去广州“完全尽忠革命”。因长期在外,家人很担心,多次来信催促也不回家,母亲怀疑儿子在外另有妻室,去信指责他“不忠不孝,忘恩负义”。1930年3月,冷少农含泪给母亲写了封5千字的长信,诉说自己为党为国为人民尽忠的选择。信中说,“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受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回家的事不能定的,要是革命成功得早,或者为革命的需要,会顺便回来的,要是不需要,也许不会回来;要是革命迟一点成功,或者中间遭了挫折,我自己就死在外面,跑在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更说不上回来不回来了”。

  1932年3月,冷少农遭叛徒出卖被捕。6月9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12年后,母亲才知道儿子已经牺牲,老人悲痛欲绝,几年后离开了人世。

  1934年12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瓮安,周恩来安排两名贵州籍红军在县城买点东西,并带上十枚银元,化装前去探望冷少农同志家人,特别交待不能告知少农同志已牺牲的消息。周恩来听着两名同志的探望汇报,捧着少农母亲送来的茶,回想冷少农建立地下情报网的机智慎密,回想冷少农送出情报让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免遭灭顶之灾的惊心动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更加怀念冷少农烈士。

  1934年12月31日晚至1935年1月1日凌晨,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在瓮安县草塘镇(今猴场镇)宋家湾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仅有的一次跨两年的重要会议,周恩来誉之为“伟大转折的前夜”。周恩来主持猴场会议,会前介绍了探望革命烈士冷少农亲人一事,请同志们品尝少农母亲赠送的瓮安桐木茶。

  2018年8月31日《中国档案报》刊文《周恩来与红色特工冷少农》,记述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瓮安县,周恩来想起亲密战友、得力爱将、为党的情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冷少农,伤心不已,委派两名同志化装前往冷少农家中慰问,并赠送十枚银元以表抚恤。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冷少农传》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残酷的美丽:冷少农烈士传》,详细记述了周恩来派人慰问和冷母赠茶之事,猴场会议上,同志们喝了冷少农母亲赠的茶后赞不绝口,遵义会议上也用的是这瓮安桐木茶。2021年3月12日《贵州日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栏目的文章《以英烈精神砥砺奋进力量——我党隐蔽战线先驱、“红色特工”冷少农烈士的革命精神代代传》《一包桐木茶见证两次重要会议——红军长征途经瓮安的故事》,刊载了冷少农的长孙冷启中讲述的冷少农烈士的革命故事,记述猴场会议和遵义会议上都喝冷少农母亲赠送的瓮安桐木茶。

  瓮安地处贵州中部、苗岭中段、乌江中游,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自古出好茶。“茶圣”陆羽《茶经》记述,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茶经》成书于公元780年左右,其时,瓮安为播州辖地。

  瓮安南部花竹山,也称“花竹天泉”,山峦起伏耸入云霄,顶峰高冠瓮境,竹木叠翠、溪泉流芳,山花烂漫、云雾缭绕。清代,贵州乡贤傅瑶光题诗《花竹山》赞誉竹花山胜境:“返照林峦宿雾枝,入山唯见竹幽幽。藤穿破石罗云补,花送飞泉带月流。杖底栖鸦警静夜,窗间银汉对清秋。坐来好欲遗身世,何必蓬莱十二楼。”

  花竹山脉桐木冲,就是位于瓮安县城南几公里外的高庄冷少农烈士的故居所在地。

  茶桐共生出佳茗,古已知之,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就有“种桐者,必种茶”的记载。桐春花秋叶落,识时知变,映照茶之恬淡疏朗;桐“生则肌骨脆而嫩;死则材体坚而韧。燥之所加而不坼裂;湿之所渍而不腐败”,映照茶之精行俭德。桐木本清香,桐花更浓郁,茶得其味,一杯一盏是清欢。遥想花竹山桐木冲,群山环绕谷地幽深,山花映霞、野竹堆烟,桐木繁茂、茶树丛生,茶香袭远进贡朝廷。也许,冷母曾带着尚未成年的冷少农采茶桐木冲,给儿子讲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许,冷母曾带着儿媳商娴贞采茶桐木冲,婆媳诉说对少农在外的担心和牵挂;也许,冷母曾带着孙子冷德昌采茶桐木冲,给孙子讲他父亲做人做事的故事。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桐花是清明之花,春来寒食近,桐木冲内外桐花悄然绽放,一树树挂满形如军号的花朵,层层叠叠,意气风发。桐花先叶而开,花色或白或紫,“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紫者叶芳英,烂若舒朝霞”“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春光明媚抑或春雨稀疏,乡民相约来采茶,芬芳伴笑语,篓篮满春芽。冷少农25岁离家后,可能就再也没有喝过家乡的桐木茶。他也不知道,家乡桐木茶是母亲送给周恩来的礼物,猴场会议喝过,遵义会议喝过。

  革命如斯,烈士为国尽忠,抛头颅洒热血;桐木如是,清明花盛开,花房其内,心赤内凝红。英烈的赤胆忠诚浸染了桐木,浸透了桐木冲,浸润了桐木冲茶。

  岁月长流忠魂在,念兹在兹!


4656-3-1.jpg

冷少农烈士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