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困牛山红色基因走好新的长征路
□中共铜仁市委党史研究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是“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它进一步锤炼了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进一步铸造了人民军队的血性胆魄。在红六军团“牺牲决胜勇当长征先遣队”的艰苦征程中,进入贵州石阡的困牛山战斗,是至为悲壮的战事之一。红二军团(即红三军)主力离开黔东革命根据地南下,主动接应西征而来的战友,并与突围的红六军团主力实现木黄会师。两支红军赓续着伟大建党精神,与铜仁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伟大长征精神的光辉篇章。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从长征大背景看,它是若干个战略转移的组合 。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是“一次有深远革命和历史意义的伟大战略行动,……从全局上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第五次‘围剿’的部署,为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起了先遣队的作用。”事实证明,红六军团的先遣探路行动及其结果,策应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确立与红二军团的联系,即是要完成与红二军团会师的任务。此时,贺龙、夏曦、关向应所率领的红三军及所创建的黔东革命根据地,进入了红军长征战略全局,如何应对这个大变局,从甘溪遭遇战、困牛山战斗及木黄会师等的考察可知。贵州是红二、红六军团的重要转战地。从困牛山战斗来看,绝境突围是红军的铿锵战歌,绝命断后是红军的血性担当,绝地求胜是红军的英勇华章。困牛山战斗及红军战士集体跳崖壮举,体现了革命先辈那种“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品质,是伟大长征精神在红六军团、红二军团征战中的有力写照。
困牛山战斗书写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千古壮举,体现了红军“听党指挥、服从大局的绝对忠诚,不畏艰难、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牢记宗旨、人民至上的爱民情怀” 等宝贵品质,是长征苦难辉煌的生动写照,给我们留下了榜样的感召、信念的指引、精神的滋养。铜仁是革命老区,在新的长征路上,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光荣革命传统,使之成为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培育忠诚之“心”,拥护“两个确立”。当年,在黔东革命的红军将革命利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听党指挥、服从命令,宁死不当俘虏,坚持血战到底的英雄壮举,彰显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贵州“黄金十年”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最根本的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也是贵州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将绝对忠诚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最显著的政治底色的新时代生动实践。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必须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绝对忠诚融入血脉,始终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着力实施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伟大实践中做出铜仁新贡献。
二、淬炼理想之“魂”,增强信念信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红六军团指战员把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忠诚人格转化为具体的革命实践活动,凭着顽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突破敌人重重围困和堵截,历尽千辛万苦,与红三军在印江木黄会师,完成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赋予的长征先遣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深刻揭示了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高举伟大旗帜、牢记领袖嘱托、矢志感恩奋进,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踔厉奋发、担当笃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三、筑牢精神之“基”,把握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不断创造出新的伟大成就,就是凭着那么一股不怕牺牲、勇闯新路的历史担当和奋斗精神。也正是因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迎来了光明前景。同样,也正是因为贵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贵州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创造了经济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站在了与全国同步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必须认真学习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奋斗力量,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及关于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中,增强历史主动、强化历史担当,将牺牲精神贯穿体现到贵州的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个环节之中,在争取历史主动和改革创新、试点示范中闯新路,在“马上就办”的历史主动和苦干实干中开新局,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政治优势、政策红利中抢新机,在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工作实践中出新绩。每位党员干部都要争做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用实干成就梦想,用实干赢得未来。
四、常修为民之“志”,践行初心使命。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员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行万里路,初心不改;饮水思源,本色不移。”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曾经在贵州进行革命的红军,尤其是困牛山战斗中红军战士宁死不屈,用青春和热血生动地诠释了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在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革命形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必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人民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关心群众安危冷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重要历史使命,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真正以百姓心为心,一切为人民打算,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奋斗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满意指数;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执笔:徐明仲 梁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