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自治县政协:
党建引领促履职 担当作为谋发展
□姚能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政协以“两个全覆盖”为切入点,切实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的政治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助推沿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主动将政协工作置于县委工作大局中谋划,坚持重点工作定期向县委报告、重大事项及时向县委请示、重要活动事先报县委批准,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政协全面贯彻落实。县委主要领导出席政协全体会议并对政协党的建设和履职提出明确要求;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邀参加政协有关会议和协商调研视察活动;县政协坚持会同县委、县政府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制度,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以“三办”的名义联合下发年度协商计划和工作要点,确保政协工作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使政协履职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实现同频共振。
充分发挥政协党组作用。县政协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计划写进工作要点,年初拟定《县政协党组工作要点》报县委审定后抓落实,充分发挥县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对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对县委常委会会议和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第一时间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及时传达学习贯彻;第一时间通过政协微信公众号、委员微信联络群发布会议精神信息;第一时间由县政协班子成员带头、全体委员在履职实践中推动落实。在县政协党组(扩大)会议上研究通过了县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相关界别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每名党组成员联系10-12名党员委员,每名党员委员联系1-2名党外委员,形成上下衔接、立体覆盖、无缝对接的政协党的建设工作体系。
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县政协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职责和主要任务抓细抓实,按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构建以“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的政协机关党的组织体系,建立党员活动室和党建工作室,为党支部开展活动创造了较好条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邀请部分委员参加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有效扩大了政协党组织活动对委员的覆盖面。严格加强党员管理,进一步引导政协机关党员、政协委员党员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铜仁党建智慧云”“梵净云天”等手机App及时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和水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把开好每一次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来抓,坚持定期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制度,不遮掩、不隐瞒,切实做到对党忠诚。
坚持党的理论武装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以理论学习凝聚思想共识。县政协在落实新时代政协党的建设工作中,坚持县政协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始终把党建与政协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以自媒体建设为抓手,通过政协微信公众号,开设“百问政协”“沿河文史”等栏目,把人民政协的历史进程、政协业务知识和沿河近现代历史推介给政协委员,让委员从学习中汲取方向的指引、进取的力量、履职的担当;建立委员微信联络群,组织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学习时事政策,通过自媒体平台建设,实现了便捷有效沟通,使其成为学习培训的“微课堂”、建言资政的“微平台”、凝聚共识的“微阵地”。
以平台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县政协坚持以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为抓手,以创建“委员之家”“书香政协”为载体,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必要标识、有规范制度、有活动记录”五有标准和“打造书香机关、塑造书香委员、营造书香文化”要求,增设智能电子阅览室和书画室,为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人民团体、各界别人士搭建功能齐全、服务周到的履职平台,并不断探索创新,搭建更多更好的展示平台。
以制度建设规范履职活动。换届以来,县政协着眼履职实践,建立健全与政协章程相配套、与党政决策相吻合、与委员履职相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重新修订制定出台了九届县政协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主席会议工作规则、党组工作规则、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党组关于建立谈心谈话制度的意见、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有关会议请假的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政协工作和委员履职有了明确的标准、严格的程序,有效提高了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坚持以党的建设推动政协履职提质增效
充分彰显政协协商机构作用。县政协坚持把协商议政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围绕市、县政协联动课题,聚焦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组织开展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0-3岁公立托幼教育发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等协商调研视察活动,形成了有深度、有分量的报告,提出了有见解、有价值的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初步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协商工作格局。
切实加强同界别群众的联系。县政协充分发挥联系面广、凝聚力强的优势,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新的社会阶层等各界人士联系沟通,建立了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各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制度,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5个专门委员会根据工作分工和职能,分别联系县政协15个界别,适时走访慰问界别委员和委员企业,每年至少组织开展2次界别活动,每半年组织召开1次界别委员会议,积极邀请政协委员参与调研视察、民主监督、提案督办等履职活动,推动政协界别协商和界别委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着力抓好政协“两支队伍”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全面加强政协委员队伍管理,建立了委员履职评价机制,将委员参加政协活动、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情况,纳入委员履职档案,作为委员年度评先评优的依据,以约束机制充分激发政协委员履职热情。持续加强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将各专门委员会进行了相应的更名,调整优化了专门委员会职能配置,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严从紧抓好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强化机关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营造了同心干事业、合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政协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