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辑 推 荐
《百年大党面对面》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撰写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理论热点面对面”通俗理论读物从2003年开始编写,每年推出一本,《百年大党面对面》是第20本。该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遵循,梳理出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等13个重大问题。中央有关部门的同志和理论界专家学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讨,集中起草修改,广泛征求意见,在凝聚各方面智慧的基础上完成了书稿。
该书秉承“理论热点面对面”通俗理论读物一贯特点和风格,在理论阐释、问题意识、新闻视角、文学语言上下足了功夫,又结合百年党史主题作了特别的呈现,进一步突出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厚度、情感浓度,集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夹叙夹议、娓娓道来,专家学者不觉得浅,普通群众不觉得深,可作为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学习党的历史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读物。
《中国土地制度史》全五卷
主编:龙登高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龙登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十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
土地制度作为传统中国经济的核心,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结构及近现代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农业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及其相关制度是资源配置与经济运行的核心,是认识中国传统经济社会及其近代变迁的基础与根本性问题,还是当前农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并且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作者通过对原始文献特别是准确性很高的土地交易契约、刑科题本等资料的大样本考究,还原中国传统土地产权及其交易制度,尤其是对近千年中国土地制度遗产及其演变进行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以经济学原理和工具对地权制度与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展开全方位的分析与解释,力求以地权为轴心对传统经济历史演进及其对近现代中国经济变革的影响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和解释框架。
《中文桃李》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继斩获茅盾文学奖的《人世间》之后,今年年初,著名作家梁晓声又推出长篇新作《中文桃李》。小说以80后大学生求学、工作为线索,围绕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展开叙事。小说出版之后,获得广泛关注。
《中文桃李》是一部可以当作理论著作来读的小说。小说的题目首先就给人“反常”之感。“中文”在小说中显然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上就是“文学”。这是个专有名词,没有任何诗意,很少被用于小说标题。“桃李”既喻指“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也喻指“人的青春年少”。“中文桃李”因此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小说的主人公:以李晓东和徐冉为代表的一群80后主修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在文学日益被边缘化的大背景下,文学如何才能“青春年少”,或者说,文学如何才能与生活的“活力”保持关联?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每一个文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作为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用鲜活的故事对这一问题作了饱含情感温度的论证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