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159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6-28

立足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

  

——天柱县政协推进“院坝协商”服务基层治理显实效

  

□杨绍磊


  今年以来,天柱县政协以“院坝协商”为抓手,强化一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通过工作重心下沉、阵地前移,着力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使得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成为共识,让群众真正在家门口感受到协商民主助推基层治理的实效。

  

注重协商平台搭建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政协制定《天柱县政协开展“院坝协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院坝协商”工作重点、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要求,以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为依托、政协委员为纽带,建强夯实协商议事平台,首次在17个乡(镇、街道)成立委员工作室,赋予其“协商在一线”平台功能,做到有牌子、有人员、有场地、有流程、有制度、有活动,充分依托村民议事会、乡风文明和红白理事会,广泛吸纳“两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和乡贤能人代表参加,明确协商活动召集人为政协委员,按照“有需要就协商”的原则,建成“搬不走、不落幕”的协商议事平台,把履职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以“院坝协商”活动作为政协履职的必要抓手和重要方式,把居民“院坝”作为开展民主协商活动的会场和阵地,深入农村、社区等,紧扣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民生热点难点,与群众就近就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注重协商活动开展

  规范协商流程,县政协建立健全《“院坝协商”工作制度》《“院坝协商”议事规则》等制度,制定了《“院坝协商”工作流程》,对“院坝协商”调查研究、协商议题产生、协商会议召开、协商成果报送、监督跟踪问效等程序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坚持课题选择瞄准一线,围绕党政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和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选择与党政工作合拍、与群众需求贴近、与基层实际相符的课题,找准协商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确保议政议到关键处、建言建在点子上。坚持调研视察深入一线,建立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由县政协各专委会主任、界别召集人、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组长定期组织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和搜集基层群众声音和诉求,增强建言深度和实效。信息收集来自一线,政协委员紧扣民生热点难点,通过院坝座谈、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忧,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着力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协商活动下沉一线,县政协有计划地组织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和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民居“院坝”,与群众就近开展协商,零距离互动,把准了群众思想脉搏、关注了民生政策落实、推进了民生问题解决、服务了民生事业发展。

  

注重建立工作机制

  县政协建立县政协领导和县政协专委(办、室)联系乡(镇、街道)“院坝协商”工作制度。按照一个乡(镇、街道)由一名县政协领导、一个专委办主任联系的安排,明确县政协领导联系乡(镇、街道)“院坝协商”工作,并对“院坝协商”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建立调研督查机制,县政协主要领导定期带队就“院坝协商”工作到各乡(镇、街道)进行调研和督查,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此外,建立了“院坝协商”工作调度制度,定期对“院坝协商”工作进行调度。

 

注重协商成果转化

  建立协商成果转化、督办落实机制。基层“院坝协商”会议讨论形成的意见共识由“院坝协商”议事会以《协商成果意见书》的形式报村“两委”决策参考,并按照法定程序予以实施。村“两委”职责范围内解决不了的,由村党组织报乡(镇、街道)党(工)委作决策参考,能够解决的尽量予以解决,属上级职责范围内的,明确由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以社情民意信息方式报县政协,由县政协以“院坝协商”建议意见报县委、县政府。如:渡马镇龙盘村通过“院坝协商”议事会,对村民节庆活动燃放烟花爆竹进行协商,会后村委牵头成立“龙盘村‘限炮’监督委员会”,将红白喜事和重大节日“限炮”规定写入村规民约、在村头路口设立“限炮”标识牌,滥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得到了有效治理;高酿镇在地良、木杉等村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就农村滥办酒席治理进行协商,高酿镇党委根据协商成果意见加强了对滥办酒席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此外,针对群众反映的相邻乡(镇、街道)滥办酒席未减,本镇群众碍于情面导致“人情往来”负担未减少的情况,形成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县政协,县政协按程序报县委、县文明委,引起了县委、县文明委的重视,将县政协的意见建议纳入县委出台的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文件。

  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县共建立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17个、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17个,建立“委员之家”18个,开展“院坝协商”32场次,提出意见建议156条,县政协根据基层协商意见上报社情民意信息、提案13条,推动了39个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