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个政协建设”为抓手 推动政协工作开新局走前列作贡献
□瓦标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政协高质量履职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州)县政协是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上干出新样子,这是必须认真作答的“考卷”。打铁还需自身硬,答出高分“考卷”,关键在自身建设,只有自身建设搞好了,才能以新的精神风貌,新的担当作为,新的探索实践,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展现人民政协新形象。建设“活力政协、和谐政协、创新政协、智慧政协、书香政协”正是我们锻造政治品格,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履职能力,修炼为民情怀,推动政协各项工作开新局、走前列、作贡献的有效抓手。
建设“活力政协”,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其作用发挥的质量决定政协整体履职的质量。市(州)县政协换届后,有三分之二的委员是新委员,如何激发委员履职的内生动力,引导委员知责明责、担责尽责,是当务之急,工作之重。一要以培训提升委员。深入实施委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用两至三年时间实现所有政协委员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全覆盖,切实提高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二要以活动联络委员。深入开展委员每年“撰写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参加一次调研、参与一次界别活动、办好一件实事”等“五个一”履职活动,拓宽委员知情参政渠道,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三要以考评激励委员。修订完善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考核评价办法,开展“优秀委员”年度评选活动,开设专栏宣传、展示委员履职风采,形成创先争优、比学赶超良好氛围。通过建设“活力政协”,让政协委员作为界别中的精英、工作上的先进、业务上的骨干这个牌子实起来、亮出来,让政协队伍更进一步“活”起来。
建设“和谐政协”,凝聚助推发展磅礴之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和谐政协”是对政协组织本质特征的要求,重点是发挥好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和作用,广泛汇聚团结向上的正能量。一要强化政协统战功能优势。健全政协党组成员联系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制度,坚持定期上门走访、沟通交流思想,听取意见建议。积极为党派团体、工商联履行职能搭建平台,搞好服务,对大会发言要重点安排、集体提案要重点督办、社情民意信息要重点报送,不断增进团结合作。二要发挥政协做群众工作优势。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提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切关心群众疾苦。引导广大委员积极开展访贫问苦、帮扶济困、助学助残等为民服务活动,真诚奉献爱心,真情回报社会。三要扩大联谊交流合作优势。充分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和作用,加强跨区域交流协作,深化委员企业投资合作、深化人才协作帮扶,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献计出力。通过建设“和谐政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团结更多同行者,凝聚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建设“创新政协”,与时俱进探索履职新路。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人民政协事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迎来新赶考,政协工作面临新的更高要求。只有正视现实、直面挑战,才能适应新形势,只有与时俱进、创新作为,才能适应新发展。一要推进工作理念创新。树立“质量为要”理念,努力打造政协调研、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精品品牌,推动工作从“做什么、做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二要推进履职方式创新。全面推进“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每年抓好一批州、县(市)示范点建设,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政协履职“新品牌”。探索单向建言向互动协商、会议协商向走访协商转变,提升协商成效。三要推进制度机制创新。健全完善重大问题党政点题、政协接题、政协与党政部门共商以及向社会公开征集选题机制,强化政协履职成果采纳、反馈、督促和转化运用。加强上级政协对下级政协工作的联系指导,建立政协联合培训、联合调研、联合考察、联合评价等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通过建设“创新政协”,不断开拓政协履职尽责新路,努力形成规范有序、特色彰显、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履职新格局。
建设“智慧政协”,拓展平台提升履职质效。“智慧政协”是对政协组织创新履职方式的新要求,也是提升工作质效的有效手段。一要进一步推进智慧履职。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快建设“政协智慧党建平台”,逐步将委员履职管理、提案提交、信息发布、社情民意等功能纳入智慧政协管理系统,为委员履职提供高效、便利服务。二要多领域畅通协商渠道。积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崭新协商议政方式,用好省州县(市)三级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平台,拓展政协履职空间。三要全方位汇聚人才智力。以专委会为依托、以界别为主体,整合吸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及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等资源,建立专业智库,扩大政协工作半径和“朋友圈”,在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履职实践中发挥其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建言资政的专业性和精准度。通过建设“智慧政协”,不断拓展政协履职空间平台,着力将政协组织建设成为履职便利化、效果最大化的组织。
建设“书香政协”,厚植底蕴树立良好形象。重视学习、崇尚学习是政协的光荣传统,建设“书香政协”就是要推动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树立有智慧、有能力、有文化的政协形象。一要塑造书香委员。“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会读书、善学习是政协委员的基本功。要结合基层政协联络室、委员会客厅、委员之家等,打造一批“委员书屋”“委员阅读角”;建立委员读书群,通过举办讲座论坛、教育培训、读书分享等形式,开展读书、荐书、讲书、评书等活动,把读书的收获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的过硬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工作成效。二要打造书香机关。建好用好政协文史资料室、政协机关书屋,结合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双周学习会”、青年理论学习组学习会、文化讲堂等,精心组织机关读书、荐书活动,交流分享读书心得,营造政协机关爱读书、重学习、敢创新、能作为的浓厚氛围。三要营造书香文化。办好文化交流平台,用好委员话语权、发出政协好声音、扩大政协影响力。发挥好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引导政协委员、政协干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通过建设“书香政协”,让书香味成为政协最沁人的味道,让书卷气成为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最鲜明的气质。
“五个政协建设”,要以“活力”强主体,“和谐”扬优势,“创新”聚合力,“智慧”提质效,“书香”树形象,注重整体谋划与重点推动相结合,上下联动与多方协同相衔接,统筹兼顾与突出实效相统一。只有把“五个政协建设”的这个抓手抓好,政协工作才能开创新的局面,迎接新的赶考才会更有力量。
(作者系黔南州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