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084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1-27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力量

 

——访省政协委员王尧忠

 

4471-2王尧忠.jpg 

人物名片

王尧忠 省政协委员,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州生态移民局局长

 

□本报记者 万里燕

 

  “乡村振兴,‘振心’是关键。”这是省政协委员,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州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尧忠在今年省两会递交的提案《关于解决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的建议》的开篇语。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王尧忠委员说:“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来,绝大多数地区的产业发展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王尧忠委员认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切实做到汇人才、聚人气、凝人心,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唤醒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建设意识和角色意识,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使愿意留在乡村的农民群众安得下心、稳得住脚、干得成事。

  王尧忠委员建议,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工作做细做实,畅通意见收集、诉求表达的渠道,推动公开透明的开放式决策、参与式治理,达到“以民主促民生”的目的。

  此外,在今年省两会上,王尧忠委员还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的建议》的提案。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王尧忠委员说,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威胁人们的生存环境。

  王尧忠委员围绕农村污水排放问题做了相关调研,发现一些村镇黑臭水体问题突出,部分村镇小作坊、畜禽养殖污水违规排放时有发生,污水治理未与农村改厕同步衔接致大量污水直排等问题亟待解决。他说:“从农村整体发展的现状和农民生活质量来看,加强污水处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是解决农村污水问题的关键。”王尧忠委员以黔西南州义龙新区为例说明:义龙新区84个行政村、6个社区、3个安置区、1个居委会、共计1091个组,已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0套,覆盖9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低。

  对此,王尧忠委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对贵州省申报的农村环境整治(污水治理)项目的支持力度。在每年贵州省申报的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中,选取成熟度高的、可实施的,符合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向的项目给予支持。二是从国家层面出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依法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三是从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的补贴政策,充分保障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经费,使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效益,造福群众。

  “作为省政协委员,我将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强化使命担当,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作为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州生态移民局局长,我将努力在本职工作上闯新路、开新局、出新绩,在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力量。” 王尧忠委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