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3045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11-24

有事好商量 搭建连心桥

 

——施秉县政协“院坝协商”创建工作纪实

 

□张崇英

 

  坚持协商内容紧贴群众需求、协商方式便于群众参与、协商成果惠及群众生活……今年以来,按照省政协、黔东南州政协关于开展“院坝协商”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施秉县政协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有事好商量 搭建连心桥”院坝协商品牌,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积极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加强组织领导 协商工作推进有力

  建立组织机构。4月19日,县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州有关“院坝协商”会议精神,及时成立县政协“院坝协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协主席任组长,副主席及秘书长任副组长,各专委会主任、界别活动小组召集人、乡镇党委联系领导为成员,负责“院坝协商”平台建设的统筹推进、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政协办公室,明确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院坝协商”工作的日常联络及协调服务。

  制定工作方案。4月20日至24日,县政协主要领导参加州政协组织的赴四川省德阳、广元、南充学习基层协商工作的考察调研,并将好经验、好做法带回施秉;5月11日,县政协召开主席会议,组织学习省政协办公厅《关于探索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试点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州政协办《关于印发<黔东南州政协开展“院坝协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认真起草《政协施秉县委员会开展“院坝协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5月20日,经县政协主席会议协商、党组会议研究后报县委审批;5月24日,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了《方案》。县政协第一时间把《方案》下发至乡镇及有关部门,形成共同推进“院坝协商”的合力,“院坝协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强化人员培训。为使“院坝协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县政协实行主席、副主席分片指导,专委会主任负责落实8个乡镇“院坝协商”工作,126名县政协委员均下沉到乡镇、村(社区)。6月24日,县政协组织常委、各界别活动小组召集人和委员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和“院坝协商”专题培训,引导委员运用自身优势,努力践行新要求,并加强指导、调度和跟踪,确保进度和质量齐头并进,真正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

 

健全工作机制 协商工作程序规范

  为规范“院坝协商”工作,施秉县不断健全完善“院坝协商”工作推进机制、协商平台机制、联系群众机制、协商衔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督办落实机制,并配套制定出台了“院坝协商”工作的县级、乡镇、村级有关制度,逐一推进挂牌上墙。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县政协成立“院坝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院坝协商”工作开展。二是搭建协商平台机制。坚持“不建机构建机制”,强化平台建设,建立协商阵地。截至目前,建立了院坝协商领导小组办公室1个、政协委员之家4个、乡镇政协委员联络委4个、村(社区)院坝协商议事会5个、委员民情工作室5个。三是建立联系群众机制。依托“院坝协商”平台,建立了调研走访、工作制度、工作职责、议事规则、协商流程等制度,做到了6个保障(即有标识、有制度、有场所、有主体、有设施、有人员)。四是建立协商衔接机制。加强与乡镇协商、社会协商、界别协商的有效衔接,注重与村民、居民、社区等协商对象沟通对接,搭建群众参与协商议政的制度平台,做到基层协商民主有抓手、有载体、有特色、有成效。五是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对开展的“院坝协商”成果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专题协商报告等形式报送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助推成果采纳、转化、反馈。六是建立督办落实机制。对“院坝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进行及时跟踪了解,促进协商议事成果落实落地。

 

注重成果转化 协商工作取得实效

  “院坝协商”工作开展以来,县政协从“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在哪协商、如何协商、协商了怎么办”五个方面入手,注重打造具有施秉特色的协商平台。

  在协商议题上,突出协商服务群众,协商保障民生,重点围绕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事项开展民主协商,真正让协商摸得着、看得见、落得实。

  在协商主体上,在充分吸纳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团体人士、群众代表、专业人士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引导作用,重点突出乡贤寨老的重要作用,让基层群众多参与协商,实行民议、民决、民办,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

  在协商地点上,结合黔东南和施秉特点,就地就近灵活选择在村寨、社区、长廊、院坝与群众进行零距离、面对面协商。

  在协商程序上,充分吸收村规民约中好的做法,加以规范引导,推动形成村级院坝协商议事会流程图。

  在协商成效上,注重跟踪落实协商成果转化。从5月至今,围绕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乡风文明、民生实事等内容开展了7个主题的民主协商。如,就“污水处理问题”,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县环保分局、县世遗局等部门及白垛乡政府到白垛村火麻山(杉木河水源保护区)开展院坝协商,使43户200余人生活污水净化处理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落实;在杨柳塘地坝村,就环境综合整治及规范车辆停放问题开展院坝协商,使环境卫生及乱停乱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杨柳塘镇长田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乡贤寨老、村民代表,就该村合约食堂规范办酒开展院坝协商,一致同意自觉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厚养薄葬等社会新风尚;在牛大场镇牛大场村与县农业农村局、牛大镇政府分管负责人、中药材协会会长、中药材种植大户、中药材经销商等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协商,形成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并得到县委书记、县长的签批意见,共同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城关镇白塘村,就原白塘小学校舍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展院坝协商,使闲置资产得以有效利用;就“平宁社区五组自来水不够吃”问题,组织县水务局、县自来水公司、乡贤寨老、群众代表和镇、社区、组干部在城关镇平宁社区开展院坝协商,协调解决群众饮用水不足问题;在双井镇黄琴村,就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治理红白喜事规范办理开展院坝协商,制定和出台《黄琴村操办红白喜事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彩礼钱不能高于8万元,一般亲戚朋友和寨邻送礼金额限于200元以下,办酒桌数50桌以内,酒席每桌菜品12个以内,每桌酒席控制在300元以内”等,在村寨破除陈规陋习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