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995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8-18

龙世昌:勇士辉煌化金星

 

  龙世昌(1928-1952),苗族,出生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沙柳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该地处于黔东革命根据地,因此,龙世昌从小就受到革命熏陶,解放后思想进步很快。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10月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带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入45师134团3营8连1排1班当战士。

  入朝后,参加上甘岭战役,所在部队担负夺取“597.9”高地主峰任务,10月19日,8连进入“597.9”高地的主坑道。下午5点30分,在我强大炮火攻击后,8连迅速向东北峰出击。而敌人的地面堡垒并未被彻底摧毁,当我军发起冲锋时,敌人的子弹从各地堡里射了出来。必须把地堡炸掉。在突击队爆破组组长田景全的掩护下,龙世昌与战友杨胜初一左一右向敌人的地堡隐蔽前进,在接近地堡10米左右时,杨胜初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倒下。这时,敌人发射的几颗照明弹把阵地照得如同白昼,龙世昌立即伏在地上,借助照明弹看见身边有一具敌人的尸体,他灵机一动,将敌尸体推滚下去,顺势趴在一边。显然,敌人中计了,认为又出现目标,子弹向尸体射去。龙世昌趁势跃起,向地堡投进两颗手榴弹,将其炸毁。

  当我突击队进入11号阵地时,敌右侧8号阵地的两个地堡和主峰阵地的大地堡射出交叉火力,把突击队前进的道路封得死死的,突击队被压在地上不能前进。龙世昌作为爆破组成员,看到战友们被动挨打,一个个倒在地上,怒不可遏。他凭借照明弹看清了有利地形,忽左忽右,忽起忽卧,从一个弹坑跃到另一个弹坑,奋力向敌火力点靠近,途中手和脚中弹负伤。这时爆破组组长田景全爬到他面前,劝他留下作掩护,可他对田景全说:“组长,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轻伤不下火线,还是我去!”不等组长再说什么,龙世昌带伤又向前爬去。他巧妙地避开敌人火力,迂回逼近第一个地堡,投出手榴弹将其炸毁。接着冲至第2个地堡,又甩出一颗手榴弹,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地堡被炸毁,龙世昌也被震昏过去。

  在战友的轻声呼唤下,龙世昌渐渐苏醒过来,当他看见主峰敌人最后一个地堡里的机枪还在继续射击时,要再去爆破,田景全赶紧把他按住说:“你的任务完成了,很漂亮,现在包扎一下伤口,我去干掉那个地堡。”说完田景全已飞快的向主峰地堡跃去,眼看就要到了,敌人突然扔出手榴弹,田景全被炸倒了。龙世昌心急如焚,赶快向敌地堡左侧投了一颗手榴弹,随着爆炸声,敌人的火力转移过去,龙世昌迅速向田景全跑去。全身是伤的田景全,见龙世昌来了,忙说:“快把爆破筒拿去,炸掉它!”

  带伤的龙世昌握着爆破筒,在田景全的掩护下,快速向敌地堡前进,来到地堡旁,见敌地堡是掩盖封闭的,要炸毁它必须把爆破筒从射孔塞进去才行。龙世昌果敢地沿着地堡边缘,向敌人机枪射击口靠近。到了射口下,他拉开爆破筒的引信,将爆破筒从射口塞进地堡。他刚一松手,不料敌人竟将爆破筒推了出来,龙世昌眼明手快,将敌推出的爆破筒抓住,立即又塞进去,敌人又拼命地推出来。爆破筒“吱吱”冒着蓝色火焰,7秒内就要爆炸。就在一瞬间,龙世昌毫不犹豫不顾一切地将身体扑向地堡机枪口,用胸膛紧紧地抵住爆破筒顶端,双手牢牢握住爆破筒,“轰隆”一声巨响,“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反击部队迅速地冲了上来,占领主峰阵地,将残余敌人全部歼灭。

  龙世昌实现了他自己的誓言。指导员在他遗体衣袋里找到一个袖珍日记本,在血迹斑斑的首页写着“为苗族争光”,这是他与战友贵州苗族同胞刘兴文的共勉。

  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二级国旗勋章。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龙世昌生前所在的沙柳乡改为世昌乡,以纪念龙世昌烈士,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位反抗侵略,保卫祖国安全,捍卫世界和平英雄的名字。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