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释放“红色生产力”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贵州花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勇
□田 菊
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贵州花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勇,转身就投入到宣讲工作中。
作为赴京接受表彰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吴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说:“现在对我来说最迫切的事,就是在全行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用好用足金融力量。”
在农村金融战线工作了38年,拥有33年党龄的吴勇始终坚守初心,把一个严重亏损的县级农信社改革发展成为全省靠前的农商行。
贵州花溪农商银行的前身,是花溪农村信用联社。2000年,拥有17年基层网点工作经历的吴勇,从一名基层信用社主任转任为花溪信用联社党总支书记、理事长、主任。
彼时的花溪信用联社人心涣散、资不抵债、困难重重。
面对生存压力,吴勇牢牢抓住党建这个“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深入调研,找出困难和问题,成功摸索出了“小额农贷”发展模式,即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帮助农民发展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此举成功使企业扭亏为盈,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到第三年存贷款规模翻了4倍,资产规模增长了10倍。
“党建做实了,就是看得见的生产力。”吴勇说,这些年来,他不断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运用党的思想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企业不断转型焕发生机——
2004年,吴勇将花溪信用联社改制为全国新框架体制下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
2013年,将花溪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现已发展成为贵州农信系统资产规模最大、员工人数最多、支农支小力度最强的县域农商银行。截至2020年末,全行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较吴勇上任之初增长了162倍、158倍和166倍。2004年至2021年1月,全行共计纳税13.1亿元,税收累计贡献度多年排名花溪区第一位。
“改制不改姓,不论企业如何转型发展,都不能忘记我们姓‘农’。”吴勇说,不论是农信社还是农商行,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
为此,一直以来,吴勇号召全行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大扶贫战略,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镇想办法、找出路,带领党员干部共同研发信贷“小产品”、创建支农“小队伍”、抓牢“小客户”,采取“金额可高可低,期限可长可短,押品可有可无,利率可上可下”的“三小四可”扶贫小额信贷模式,让花溪区53300户农户、6800户小微企业、15000户社区居民共享普惠金融成果,有效解决农民、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企业发展了,更要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力所能及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服务。
多年来,在吴勇的带领和号召下,全行党员干部积极捐资,推进精准扶贫、植树造林、助学圆梦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切实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
“这些年来,党建与全行的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党建已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吴勇表示,随着党组织在企业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全行党员人数从成立之初的十几名发展为如今的288名,党员员工比例达51%。
新 闻 链 接
吴勇,男,1965年出生于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主持花溪信用联社工作,现任贵州花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从事农村金融工作38年,先后荣获20多项荣誉称号,带领团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银行业安全银行、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
2021年6月28日,作为贵州省国资系统和全国农信系统唯一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赴京接受表彰,并于7月1日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