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奋力谱写新时代政协工作新篇章
□覃儒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要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遵义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地,是红军长征转战时间最长的地方,红军长征在这里召开了标志着党的历史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创造了四渡赤水运动战的典范、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的壮丽诗篇。我们要结合遵义红色历史学习理解党史,切实弄清楚党史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奋力谱写新时代政协工作新篇章,为在新征程上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政协贡献。
一、弄清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坚定感党恩、跟党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20世纪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件。100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完成救国大业;建国后,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兴国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富国大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继续推进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国大业。
回顾百年党史,更加坚定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用红色精神激发力量,锲而不舍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一百年来,在领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特点:一是有明确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理想追求和行动纲领,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正是这样的理想追求和初心使命始终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中不懈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中不懈奋斗。二是有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并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团结凝聚人民,为共产党人经受各种考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三是有自我革命的勇气。遵义会议上,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找到了英明的领袖和正确的道路;延安整风运动,我们彻底纠正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错误,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四是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在于每一个阶段都有我们的领导核心,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三、弄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坚定理论自信不动摇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生动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评价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视角。一是辩证唯物的哲学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站在人类思想文化之巅,对现代自然科学、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全面总结,揭示出了人类社会最一般的规律和趋势,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二是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洞察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赖以解放自身的根本思想武器。三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本质。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它启示我们,要牢牢立足自身实际,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探索真理、坚持真理。四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发现真理开辟了广阔道路。在继承弘扬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秉持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理念,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经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深化,直到今天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这一最新理论成果,科学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四、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制度自信不动摇
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好不好,关键要看这种制度是否有利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优越性,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一是开辟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一系列理论体系,经过长期坚持、不断拓展、深入践行,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焕发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顾历史,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战胜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磅礴伟力不断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日益彰显。四是经过历史和实践的充分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100年的伟大社会革命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五、弄清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坚定主动履职作为
我们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探索实现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的有效举措,推动工作质量和履职水平全面提升,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共同奋斗。一是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我们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政治上组织上制度上确保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功能,始终保持人民政协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作为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能力,我们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围绕“四新”抓“四化”,深耕政协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做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做出政协贡献。三是切实提高联系群众能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和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关键是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百姓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不断赢得百姓的认可和拥戴。四是切实提高合作共事能力。人民政协的特点就是广泛联系、多交朋友,形成共识。提高合作共事能力,要明大事,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强化担当、履职尽责。要会协商共事,既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又要学会与各民主党派、各参加单位协商合作、肝胆相照,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要办成事,牢固树立有为有位的思想观念,积极作为、主动作为、高效作为,在不断作为中彰显和凸现政协的价值。
(作者系遵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