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877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1-07

紧扣中心大局 突出双向发力 积极担当作为

 

以精彩履职答卷展现新时代贵阳政协新样子

 

云岩区政协

 

激发活力聚焦发展 谱写履职新篇章

 

  近年来,云岩区政协积极为全区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献计出力,各项工作呈现务实进取、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抓学习建机制,完善制度体系

  抓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制定完善《云岩区政协党组、政协常委会、政协机关学习制度》,建立“理论学习日”, 以“书香政协”活动为契机,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学习氛围。

  建制度,提供有力保障。修订和完善《云岩区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关于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基层协商工作的意见》以区委名义行文下发,为创新履职、务实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点做样,打造示范点。在28个社区(镇)当中选取5个社区作为政协联络服务示范点进行打造。  

紧扣“三大职能”,提升履职能力

  紧扣中心,政治协商谋发展。把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作为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来打造。

  抓住重点,参政议政助发展。围绕全区重要工作、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调研视察,并形成报告,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关注民生,民主监督促发展。积极参与相关部门开展的检查、评议、座谈等活动近百余次,竭力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捐资助学、慈善救助,助力“双战”胜利

  扶贫济困,关心困难群众。组织区政协委员及委员企业、单位,以及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等部门在辖区内开展爱心活动近百余次,捐款捐物近千万余元。

  倾情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发动210余名政协委员、30余家委员企业参与,组成7个助帮工作组,对长顺县长寨街道生联村、长坡村600余名贫困群众进行帮扶,款物折算资金近500余万元。

  共同抗疫、彰显政协本色。主席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为疫情防控献计出力。发动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筹集到医用口罩5000个、医用酒精75000毫升、84消毒液150000毫升。

  

南明区政协

 

围绕中心任务 提升履职效能

 

  南明区政协坚持聚焦党委政府中心任务,把促进改革发展大局和履行职能结合起来,履职效能不断提升。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作为重大政治原则。统筹推进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切实发挥区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作用,重要工作向区委请示报告,重要会议邀请党政领导出席,做到政协工作与党政目标同向、工作同频、步调一致。

围绕中心精准建言,倾力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协商议政聚焦大事,专题调研聚焦要事。十届一次会议以来,针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要事,组织专家型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视察监督活动,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多篇调研报告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选取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注的提案作为重点督办提案,由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

  倾情帮扶助力脱贫攻坚。与长顺县政协签订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协议,支持长顺县鼓扬镇开展“两奖两扶”示范点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对口帮扶的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政协整体合力

  出台《关于创建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实施意见》, 创建9个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委员工作室,涵盖经济、金融、教育、法律、科技等方面。通过设置“委员接待日”、建立“委员信箱”等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协助党委政府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的工作。

  

花溪区政协

 

落实“三个坚持” 助推“双向发力”

 

  近年来,花溪区政协落实“三个坚持”,助推“双向发力”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

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正确方向

  始终与区委同心同向同行。政协协商计划和议题围绕花溪区发展定位,经区委批准后组织实施。班子成员挂帅重点建设项目指挥部,发挥“河长”“库长”作用,指导督促联系乡(镇、街道)、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工作。聚焦区委关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要求,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参与,累计投入帮扶力量1000余人次,协调扶贫物资500余万元、防疫物资30余万元。

  举办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高原明珠 书香政协”读书活动、“我和我们的政协”系列主题活动 ,引导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着眼履职能力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编发《花溪区政协委员学习手册》等学习资料,选派委员参加省、市政协培训,组织委员赴省内外院校学习,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民法典》专题培训班等提升委员综合能力。整合界别,在17个乡(镇、街道)成立委员联络组,明确政协班子成员联系指导,标准规范开展工作。

  着眼服务能力加强政协机关建设。修订完善19项管理制度,坚持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强化机关党员意识。各类新闻媒体120余次报道花溪区政协工作情况。

坚持践行使命,助推“双向发力”

  政治协商共谋发展。先后提交发言材料75篇,推进党政领导与政协委员共商发展大计。党政领导参加政协全会、政协常委会、协商座谈会等30余次。制定《花溪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 组织委员参加党建工作评议、纪检机关开放日、安全生产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提出民主监督意见建议。委员在政协全会上提交提案329件、社情民意9条,向区委、区政府提交调研视察报告60余篇,提出工作意见建议150余条。

  

乌当区政协

 

以“五强”促“五度”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乌当区政协聚焦新时代新任务,探索新路径新方法,以“五强”促“五度”,全力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理论武装,政治站位有高度

  坚持常态长效学、全员集中学、深入拓展学,在全市区(市、县)级政协率先启动“书香政协”活动,实现政协工作者和委员“全参与、全员学”,夯实思想根基,把牢履职方向。

强化平台搭建,民主协商有广度

  扩大委员知情知政渠道,广泛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制定完善《乌当区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联系常委、常委专委会主任联系委员、委员联系各族各界人士“三联”制度》《专委会联系指导界别开展活动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搭建委员议政建言、议政协商、民意收集新平台。

强化双向发力,资政建言有深度

  增强建言资实效,乌当“政协专报”先后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推动有关问题有效落实。延伸履职触角,乡(镇、街道)委员联络组及乡(镇、街道)村(居)民主议事室设置全覆盖,把协商平台建到百姓家门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协商。

强化群众观念,服务民生有温度

  助力“两战”赢。第一时间向全区政协委员发出投身疫情防控号召,企业家委员积极捐赠疫情防控物资累计3700万余元;组织政协委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战,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支持补齐短板弱项,凝聚打赢“两场战疫”的强大合力。注重成果转化,率先在全市实现提案工作信息化,十届区政协以来,提出提案468件,立案460件,办复率100%、满意率100%,许多提案督办意见建议被相关部门吸纳到工作中。

强化主责主业,助推发展有力度

  近年来,开展各类协商、民主监督120余次,精准提出对策和建议600余条。《政协专报》采取“党政领导交题、政协委员荐题、主席会议定题”的“三题”模式选题,确保精准协商。强化担当、主动参与到创文攻坚、产业招商等中心工作。

  

白云区政协

 

“四有”协商平台让履职天地宽

 

  近年来,白云区政协搭建起“四有”协商平台,着力提高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履职精准度,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紧跟党委工作部署,基层协商有“标”

  领会党委决策“听好题”。线下采取会议、专题讲座等方式,线上通过智慧政协、微信等方式,组织委员、政协干部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区委决策部署,做到党委有号召、政协有行动,党委有要求、政协有落实。

  根据发展需要“命好题”、紧扣中心工作“领好题”、发挥协商作用“答好题”,制定年度协商计划4个,调研视察课题37个,全部按期组织实施完毕。十届政协以来,累计开展各种调研视察和座谈协商活动57次,调研视察报告和信息专报得到省、市、区领导签批46件次。

创新政协履职载体,基层协商有“位”

  出台《白云区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方案》,常态化组织委员、政协干部深入到一线听民意、解民忧、察民情。在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中,委员们累计投入帮扶物资资金282.5万元。抗击疫情期间,委员及委员企业累计捐赠防疫物资资金、减免场地租金和管理费折合人民币1300万余元。

发挥渠道通畅优势,基层协商有“台”

  根据收集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运用各级平台的渠道向省、市、区三级平台及时反映并提出意见建议。

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基层协商有“劲”

  创新工作模式,围绕理念更新、制度创新、技术用新,逐步形成了“五个一”工作法,全方位增强委员的责任担当和履职热情,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水平。

  

观山湖区政协

 

探索新机制 深化基层协商民主新实践

 

  近年来,观山湖区政协创新提出“一二三四”工作法,走出具有观山湖区特色的基层协商民主新路子。

明确“一个主题”,牢牢把握政协性质定位

  明确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作为核心主题, 广泛根植“有事好商量”的理念,践行“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

围绕“两个目标”,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中心,做到议政有为。围绕省、市、区委明确的目标任务,围绕中心工作精选议题纳入协商年度计划,着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服务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作为基层协商重要内容开展视察、调研、协商。围绕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渡难关、加快推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入调研。

强化“三个抓手”,着力保障工作措施到位

  抓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主抓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在委员联络组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实现了党的领导在委员管理、履职过程中全覆盖,全贯穿。

  抓机制创新,激发协商活力。要求各镇、街道党政领导分别担任联络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委员开展履职活动。

  抓阵地建设,搭建履职平台。要求各镇、街道为联络组配备固定场所、办公设备以及保障工作经费,使之成为“委员之家”和履职阵地,打通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实现“四个推动”,全面彰显协商民主成果

  推动协商形式转变、 民生难题化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商氛围养成,初步实现了委员管理、提案办理、信息发布网络化,集中力量化解民生难题和矛盾。紧扣观山湖区的发展定位,通过基层协商民主的创新实践,使政协工作更“接地气”,真正把“和”政协协商变为“在”政协协商,推动履职成果转化。

  

清镇市政协

 

贯彻新要求 展现新作为

 

  近年来,清镇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抓住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新时代政协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着力思想引领

  严格执行定期向市委专题报告政协党组工作、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制度。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建立主席会议集体学、常委会议专题学、专委组织重点学以及包括“记好一本学习笔记、参加三级学习培训、参加五次届内培训、参加一次专题培训”的“一三五一”学习制度。明确委员履职要求,促进委员懂政协、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

着力学习引领

  以“书香政协·悦览湖城”为主题,全力开展“书香政协”创建工作。按照“1+12”的要求,全力打造1个“委员之家”活动基地和12个“委员书屋”读书活动阵地。

  开展“三堂助学”。“书香讲坛·传习堂”读书活动,助力政协委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香讲坛·精读堂”读书活动,帮助委员树牢文化自信,提升人文修养。“书香讲坛·馨艺堂”活动,推陈出新开展符合人民需求的文艺创作。

着力作用发挥

  建立《政协清镇市委员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制度》《清镇市“三恳谈”“一直通”工作机制》,通过“数智政协”APP平台,按照“三个第一”要求, 构建多渠道、常态化的基层人民政协协商平台。

  积极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六届四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83件,审查立案83件已全部办理完毕,委员满意率100%。

  探索构建人民政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系。全面搭建政协委员进乡(镇、街道)工作平台, 规范化推进工作站建设。

  引导委员、政协干部投身参与到重点工作中。在疫情期间累计协调各类防疫物资送到基层一线共计114万余元,累计帮助贫困村、贫困家庭、贫困学子协调解决工作经费、帮扶资金、“助学圆梦”金等共计80余万元。

  

修文县政协

 

用好协商平台 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以“领”为目标,做好“商”的工作,寻求“同”的信心,修文县政协助推地方教育事业持续向好、向优发展。

重引领

  “领”讲实招。近年来,修文县政协共开展针对教育发展的调研视察5次,提交报告5篇,调研视察报告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签批。召开各类协商会40余次,涉及教育发展提案67个,在调研视察、提案、社情民意、委员小组学习活动等工作中,聚焦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发展品牌不优、学位不足等问题,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修文“良知教育”品牌,推动全县教育发展格局优化。“百千万”行动中,建立政协委员“一对一”帮扶贫困学子制度。

  “领”好各界。政协委员捐款资金上百万支持在校学生完成学业。民盟修文支部利用盟员资源,组织捐资助学、送“温暖包”等活动,资金达20余万元。2020年高考,修文委员企业家主动出资30万元,用于资助40余名优秀贫困学生深造。

商有法

  “商”出民主、团结。按照“政协所能、政协能办”的原则,拟好“商”的计划,开展全县有关教育专题调研、视察,建立“点名发言、言在关键”的制度。

  商”在政协、现场。始终当好“主持人”,聚焦百姓关心痛点、难点,组织群众、政协委员在政协与党政部门开展协商。

  助推解决有碍学生出入安全的隐患问题,致力创建安全、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商”求实效。聚力优质民办教育缺失窘境,推动贵阳北大新世纪学校、贵阳中科工程技工学校建设和开学; 协商解决贵阳明雅学校发展难题;助推贵州龙岗实验学校选址并开工建设,帮助办校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抽调人员派驻教育工作指导组,全面指导县内重点高中教育教学工作。

聚共识

  将助推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基层政协协商试点工作范畴;坚持做到主席、副主席带队深入现场开展协商,协调解决问题。引进和推进建设的主要教育项目9个,今年修文县高考还首次实现了突破700分、走进清华大学的历史“双突破”。

  

息烽县政协

  

在提案办理中提升履职实效

 

  息烽县政协找准工作着力点, 致力提案办理实效,工作取得新进展。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委员责任意识

  组织委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政协全会、常委会、专委会组织委员专题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强化委员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委员的责任意识。

  强化选题引导,突出重点。全会召开前, 结合党的方针政策,省、市、县的重要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拟出《提案选题提纲》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向群众和委员发出征集社情民意、提案通知。2020年会前提案达78件,多数提案建议客观,操作性强。

搭建知情履职平台,拓展提案信息渠道

  邀请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作专题报告、参加各委员组讨论,通报政情、听取委员意见建议, 安排委员列席常委会听取政情通报、参与重大问题协商议政、组织委员进乡镇、社区开展调研、协商,拓宽委员提案思路。

严格提案立案审查,着力提升提案质量

  对征集到的提案进行整理、并案,严把语言文字关。召开提案审查委员会会议,对提案的选题、内容、建议进行逐件审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增强提案办理实效

  县委、县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将《政协息烽县委员会提案工作规定》下发至全县,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

  提案督办作为县委、县政府督办督查工作内容,相关县级领导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协调办理。县政府办、政协办对提案办理情况通过息烽县政府网站、息烽县政务公开栏等向社会公开, 增强提案办理的透明度,有效提升了提案工作质量。

  

开阳县政协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勤履职勇担当

 

  开阳县政协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加快开阳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抓党建,强化政治引领

  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政协委员、各乡(镇、社区)政协工作联络组和基层党员群众对县政协党组和个人意见建议60条,认真对照党章党规检视问题11条,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抓好整改。

重学习,夯实理论基础

  实现委员学习培训全覆盖,让委员的培训学习常态化、制度化。

助脱贫,形成工作合力

  县政协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脱贫攻坚清零行动督导工作,协调各类帮扶资金360余万元。委员和委员企业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投入各类产业项目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带动农户1100余户(贫困户400余户)实现增收。积极争取省、市智力支边办公室和各民主党派的支持,实施各类项目50余个,引进各类资金200余万元。

勇作为,展现担当作为

  2017年以来,通过充分听取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的建议、意见,形成专题调研(视察)报告48篇,提出建议和对策390余条。

  抗击疫情期间,政协班子成员率领100余名委员参与疫情宣传点和车辆劝返点的疫情防控工作,协调医用口罩50000余个,医用手套3000余双、价值5万元的农产品和价值40余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

谋振兴,贡献智慧力量

  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对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实施监督开展调研,从“八要素”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助推委员企业实施的“水东乡舍”民宿项目,成功签约入股农户150余户,改造房屋43栋180余间。2019年,直接带动就业160余人,投资人收益单户达4万元/年,农户收益超过1.3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