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877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1-01-07

全面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支持 积极创造条件

 

全力推动新时代贵阳市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共云岩区委员会

 

“五子登科”推动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云岩区始终坚持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地位同等、责任同担、发展同行,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治协商有“位子”。云岩区委自觉把政协工作纳入区委工作全局,2018年以来区委常委会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研究政协工作21次。将政治协商作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必经程序,形成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良好格局。制度上加强保障,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任政协党组副书记,把统一战线和政协理论列为干部培训必修课,使政协工作深入人心。并考察经验丰富的干部到政协任职。

  服务大局压“担子”。区委主动将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交给区政协班子成员牵头领办。发挥政协联系面广的优势,当好招商引资“牵线人”。今年以来,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25个,产业资金到位104.43亿元。区政协班子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督战指挥,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视察、调研,为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参政议政出“点子”。建立“区委出题、政协解题,政协献策、区委决策”的双向互动模式。政协班子积极在营商环境上建良言、在城市更新上献良策、在民生“三感”上出实招。

  民主监督壮“胆子”。区委把民主监督纳入工作总体部署,确保政协“威信高”。主动接受监督。会同区政府、区政协制定年度协商和监督计划,区党政领导积极参加协商议政、督导重点提案办理等。18个街道(镇)全部建立政协委员联络组,探索建立街道(镇)委员工作室临时党支部,压实基层基础。支持政协多形式开展民主监督,推动政协监督向基层延伸。

  政协履职树“样子”。政协县级领导包保街道,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纷纷投身创文工作,汇聚强大力量。210余名政协委员、30余家委员企业,对长顺县长寨街道生联、长坡两村贫困群众开展帮扶,脱贫攻坚展现政协作为。

  

中共南明区委员会

 

确保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向推进

 

  南明区委始终把政协工作和区委全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区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一次区政协党组工作汇报,研究有关工作安排。2020年5月,区委巡察组对区政协办公室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巡察,对区政协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能责任情况进行政治体检。

  高度重视区政协干部队伍建设,任命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兼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2020年,从其他机关新提拔副县级干部和正科级干部各一名充实政协机关干部队伍;从政协机关新提拔一名正科级干部到街道担任重要岗位。把政协机关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和使用纳入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调整政协机关内设机构,在区政协办公室设立政协委员联络服务中心,新增事业编制6名,着力解决区政协机关人员力量薄弱问题。将区政协工作开展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区政协协商会议、活动和委员视察、考察、调研、培训、开展联络组活动等提供充分保障。

  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坚持每年参加政协全会、政协重要会议和政协重要活动,支持政协认真履行职能。建立完善了政协主席列席区委常委会议、政协副主席列席区长办公会议制度。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均邀请区政协领导参加,确保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同轴运转、同向推进。

  

中共花溪区委员会

 

着力保证政协有作为 有地位 有声音

 

  花溪区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政协工作汇报,区委办、区政府办与区政协办共同协商年度协商计划和监督计划。为区政协增设调整内设机构3个,落实5名事业编制,提拔交流干部3名。

  把政协协商纳入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全面提升政治协商水平。把握“事项确定”环节,研究确定协商事项60余件,让政协组织在协商前知事项、明情况。坚持政协班子列席同级党委常委会议、副主席列席同级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区政府制定重大决策、重要文件时充分听取政协的意见。同时,及时办理政协建议案、提案、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采纳20余条建议转化为党政决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研究、批办10余条。

  出台《花溪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民主监督规范化、程序化。明确规范政协民主监督的事项、范围、形式和要点,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为政协委员了解情况、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开辟“绿色通道”。支持政协利用会议协商、监督员、提案、委员视察等开展民主监督,紧盯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制定监督计划、明确监督议题,使监督落在关键处,保证民主监督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多措并举提升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履职意识、能力和成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访联系委员,邀请委员参加座谈、听取意见建议,提升委员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好用活大讲堂等学习平台,将政协委员纳入培训范围。创造“履好职”的条件,成立17个政协委员联络组,组织开展政协委员进乡(镇、街道)活动,通过政协委员“坐诊”“出诊”“会诊”“复诊”,办理了一批民生实事。

  

中共乌当区委员会

  

政治上真重视 决策上真协商 履职上真支持

 

  乌当区委坚持把政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区委工作总体布局,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强化政协工作保障。区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区政协工作汇报,研究区政协常委会、党组会提出的请示和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每年向区政协通报区委全会相关报告和主体文件、为民办“十件实事”、重大人事调整等情况,充分征求和吸纳政协意见建议。坚持推动政协委员参与决策。对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严格按照“三在前、三在先”的要求。对政协专报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全面梳理、建立台账,并要求由区级领导对重点提案领衔督办,其他提案跟踪督办,确保件件能落实,桩桩有回音。

  注重政协干部队伍建设,合理确定区政协机关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及时调整充实区政协机关干部4人。根据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要求,增加2名区政协事业编制名额,有力促进政协机关的高效运转。

  充分保障区政协全会和各项活动经费、区政协机关运转经费、区政协协商课题经费和区政协委员培训及活动经费。将委员进乡(镇、街道)的人头经费由500元调整为1000元,切实为区政协更好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今年在预算外支持区政协脱贫攻坚、“书香政协”建设、乌当文史编撰、外出培训等各类经费65万余元。

  

中共白云区委员会

 

确保政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职责使命

 

  白云区委将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写入区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认真审议区政协党组年度工作要点,将政协提案工作和政协委员进乡(镇)、街道工作纳入全区考核内容,做到了工作有导向、目标有安排、落实有监督,切实保障了政协履职。

  坚持把政协协商纳入协商民主建设重要内容,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推进白云区经济社会建设广集良策、广聚群力。注重“政协参与”,安排区政协班子成员参与区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为培养区政协领导人才提供锻炼平台。如,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上,安排1名班子成员担任东部片区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参加综保区围网区二期建设,确保项目涉及土地房屋征收拆迁工作如期完成,同时按照贵阳市“一核两翼”部署要求,积极助力推动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建设;安排1名班子成员担任海盈(贵阳白云区)新能源智能化基地项目工作专班担任副组长,负责做好项目统筹和产业推进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区政协积极参与全区疫情防控阻击战,6名班子成员参加了乡镇、街道的包防工作,1名班子成员担任社会防控组副组长,2名班子成员参加了春季师生返校开学疫情防控评估验收及督查工作。

  近几年,区两会中收集到的政协提案,办复率均达100%。拓宽议政平台,支持区政协建成集学习、履职、服务、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白云“智慧政协”系统,实现区政协与市政协联网,为委员网上议政创造了可能。

  

中共观山湖区委员会

  

支持政协工作 服务委员履职 提升协商效能

 

  观山湖区委坚持把支持政协工作作为区委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政协制度化监督作为区委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制度性确定区政协主席、秘书长列席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协主席列席区委常委会人事议题,重要会议邀请区政协主席或副主席、常委、委员参加,并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和情况及时向政协通报,充分吸纳意见建议。

  在重大事项上,积极采纳吸收区政协意见建议。如在推进以中高端制造业和中高端商贸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吸纳了区政协提出的“依托产业空间集聚发展高端服务业,增强产业关联度”的建议。疫情发生后,迅速吸纳了区政协提出的“拿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出台相应政策为企业纾困”的建议,率先在全市出台了《观山湖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全力帮助辖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不断优化完善提案办理工作机制,严格实行责任部门一把手负责制,按照组织、人员、任务、时间、质量“五落实”要求,统筹高效快速办理各类政协提案。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区累计承办提案249件,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办理答复,满意率达98%以上。如,高度重视关于老旧小区步梯房加装电梯的提案,积极跟踪办理,通过政协委员和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创新形成了“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银商联动全程化服务”模式,在碧海花园碧波苑小区加装电梯,解决了民生痛点。

  区委先后邀请政协委员针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开展各类监督调研活动。要求区直部门主动接受监督、认真配合监督,党的十九大以来,区政协对区法院、区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开展了专项视察,有效帮助各部门查找短板弱项,提升工作效能。

  

中共清镇市委员会

 

抓关键 强保障 推进政协协商提质增效

 

  清镇市委突出党的领导这个核心关键,着力强基础、固根基,坚定不移强化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市委专题听取政协党组工作、重要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全体会议成立临时党委和临时党支部机制,建立临时党委委员联系界别工作制度。

  持续推进基层人民政协协商制度化建设,指导建立了《政协清镇市委员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制度》《清镇市“三恳谈”“一直通”工作机制》等,通过完善“委员—群众”社情民意恳谈协商工作平台、搭建“委员—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区域发展恳谈协商平台、建立“书记、市长—委员”献智出力恳谈协商平台,通过“数智政协”APP云服务平台推动建立将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机制,并建立健全“群众—委员—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直通车”,着力构建起多渠道、多维度、常态化的基层人民政协协商平台。

  探索构建政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系,制定下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清镇市委员会提案工作规则》,建立提案集中交办会、督办会、集中反馈会等工作机制,明确了市委、市政府“一把手”督办重点提案、承办部门提案办理“一把手”责任制、政协提案办理纳入政治保障考核目标等工作要求,建立(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督办督查局)“三办一局”提案办理联合督办工作机制,极大提升了办理实效和质量。

  全力支持“书香政协”工作,在清镇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乡(镇、街道)政协委员联络服务站,全力打造1个“委员之家”和12个委员书屋的“书香政协·悦览湖城”读书活动阵地。并以清镇市创建学习型城市领导小组名义全力支持政协系列读书活动开展。开展“书香讲坛·传习堂”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为建设高质量学习型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共修文县委员会

  

多方共同制定年度协商计划 确保政协全程参与中心工作

 

  修文县委坚持“共商”“共享”“共建”,坚持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共同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并由县委常委会研究后印发各单位。县委把政协领题调研的成果纳入全县的工作要点,同时,县委坚持将政协协商贯彻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将县政协领导班子和县政协秘书长列席县委常委会会议作为长效机制,建立县委常委会会议定期听取政协工作情况报告制度,确保县政协全程参与全县中心工作,始终与县委做到同频共振。

  县委始终把政协干部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选派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到广州挂职任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建部(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处(综合处)副处长。安排县政协相关领导组成考察团到贵安新区就贵阳贵安融合发展进行学习交流。组织县政协委员到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参加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

  加强选拔任用。根据工作实际,今年以来,县委调整任免县政协相关委室主任3名,充分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人尽其才,进一步为县政协选优配强干部。同时,选拔任用县政协干部2名到街道办事处、群团组织任职,搭建了政协与各个单位部门的沟通桥梁。

  全县撤销龙场镇、扎佐镇、久长镇、龙岗社区、珍珠河社区,设立龙场、阳明洞、扎佐、景阳、久长5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基层党建办公室(人大政协联络办公室)作为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内设机构,进一步为政协工作开展提供强大助力。

  县委支持拨付建议提案专项资金250万元用于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落实,其中涉及24个民生项目的实施,县委对政协的调研报告和好的意见建议均认真研究,充分采纳,并逐一进行任务分解,纳入县委书记重要决策部署跟踪督办事项,有力推动了“政协声音”听得见、传得开、落得实。

  

中共息烽县委员会

 

以大党建思维 促进政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息烽县委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坚持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局统一谋划、部署和推进,加强对政协强有力的领导。完善县委会同县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制度,并将政协重点协商活动纳入县委总体工作部署,实施情况列入县委督查事项和考核体系。建立了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联系制度,县委、县政府由一名副书记和副县长负责联系政协工作。

  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县政协党组工作情况汇报,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制定印发《中共息烽县政协党组关于大党建促大发展实施方案》,不断加强政协党组、机关党支部建设,推动政协机关党建工作全面过硬。

  强化大局意识,推动政协主动作为,县委始终把人民政协作为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县政协紧盯县委向政协所出题目、所交任务、所提要求,切实推动县委有部署,政协就紧紧跟进;县委有要求,政协就坚决执行,确保政协在全县发展大局中发声发力。积极为县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创造条件,并把参与监督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如:在龙泉大道建设、南门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上,县政协领导干部直接参与指挥建设,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责的同时,为县域重大项目建设贡献了政协力量,以实际行动让政协成为钉钉子、抓落实的重要一锤。

  支持政协推动文化发展,立足县域文化优势、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知深业专、敏思创新的特长,深入挖掘息烽丰富的文史资料,编印《息烽政协》两期18万余字,完成人民政协70周年贵阳市文史展息烽板块,征集到《息烽清匪反霸工作的回忆》《息烽百年信息史》《七十年历史二十四次变迁》《筑北天堑变通途》史料4篇2.5万余字,为推进县域文化的发展繁荣建言献策,积极作为。

  

中共开阳县委员会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共识 全方位保障政协高效履职

 

  开阳县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上重视、政治上关心、组织上保障、工作上支持,全方位保障县政协开展工作。

  始终把政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定期调度、督促检查县政协党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管党治党等工作。明确县委副书记联系政协工作,针对县政协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坚持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安排落实,确保政协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同行。创新联席机制,每季度由县委牵头组织召开“四办”联席会,为政协机关提供“知政”交流平台,推动实现同频共振。

  突出职能定位、凝聚发展共识,让政协履职成效更实。在开展重大工作部署、重大议事决策前,均通过常委会、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政协委员、常委意见建议,有力促进县委民主、科学、依法决策。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对重点提案办理亲自过问,分管同志亲自督办,并采取组织、人员、任务、时间、质量“五落实”的措施,统筹推进提案办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坚持将县政协班子纳入脱贫攻坚、农村产业革命等中心工作统筹分工联系,选派县政协班子成员联系8个乡镇的脱贫攻坚清零行动督导工作,引导18家委员企业、111名政协委员投身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投入扶贫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带动1100余农户增收。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优势,委托县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开展招商3次,陪同客商座谈、洽谈、调研等16次,有力推动金螳螂集团、成都全争旅游规划设计等企业达成意向,成功引进贵州乡创云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