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96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8-12

胡 同 旧 事

 

□章 鑫

 

  大都市旧城区残留的小胡同越来越稀少,仿佛它快完成历史的使命,渐渐隐退。它给我的印象是整个儿如迷宫,绕来绕去的,神神秘秘地延伸它的躯体,若是陌生人深入其中,我担心会迷失方向。

  过我家对面马路,就有一条出了名的小胡同,至今路牌没有,比私生子的待遇还差。说不清道不明它为什么受雇于周围连绵不断的老屋,迎送过往的行人。再对它进一步地想入非非,竟怀疑它是灰姑娘的诞生地。

  行走在这条路上,分明看到前面路不通,但稍稍走走曲线,前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兴奋令人陶醉。这样去联想人生的曲折道路和它有相同之处,不由地感慨万千。把感情世界与现实生活中它的形象合二为一,再涉足它的迷宫则倍感亲切。

  前几日,因打算把一块布料做成裙子,借题又重温一次小胡同的梦,妙不可言。想到生动细微处,情不自禁地收住脚步。眼前的胡同虽然风貌依旧,但部分矮房子“长”高了些,还有几处是新翻修的楼房,它们是陈旧的反面角色,身份显赫的矗立着,地道的城市“羊肠”小道蜿蜒向前,一拐弯就藏猫猫去了。它的最突出处也可以算作一种奇观,是一线天的“兄弟”一线地,一次只容一人通过,这就坑苦了重量级身胚的健壮行人,要过定得侧身子,否则只好委屈地打回票。值得赞美的景致还有雨中家家户户屋檐下挂起的水帘,欣赏影影憧憧的景象,不亚于买张门票观看精彩的现代画展。

  其实,我对小胡同的好感是由恐惧转变而来的,那时我读小学低年级,有次作客回家,等末班车落空,随大人穿越了它。说实话我是被迫去走晚上没一盏路灯的小胡同。一入胡同我就拚命拽住大人的手,前怕狼后怕虎地踩着他们的脚行走。步子零乱,大气不敢出,直到迎来第一盏路灯,悄悄摊开小手掌一瞧,又红又痛。翌日上学,课间亮出有惊无险的故事大肆宣扬,无非想显示自己如何勇敢。当初有同学听入迷,送来钦佩的眼神。有同学不以为然,理由是敢在夜里一人独自穿越才算本事。连自己都没料到不加思索就一口应诺:去就去!为了证明我的行动真实,还请他们选派代表现场观察监督。是日华灯初上,我俩开始行动。尽管进行的是自己和投在地上的影子游戏,我们却是真情投入。我命她尾随,哪知她立即反对,临场打退堂鼓,还劝我放弃计划,这事你知我知,明天撒个谎拉倒。我不干。相恃不下,最后决定同甘共苦,一起闯。两只冰凉的手握在一起,一路无言。走到胡同深处,突然袭来一阵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吓得我们缩成一团。“还是回去吧!”她小声恳求。从心底说我早就想退却,可明天怎么交待?默默忍受同学的鄙视、嘲讽?想到此,我不知哪来的一股劲,说:“别害怕!我们唱歌吧!”“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歌声驱走了恐惧,带动了脚步。想不起唱了多少遍才走出胡同的,不过成功的喜悦使我们欣喜若狂。

  以后的岁月里,我穿越小胡同的次数增多,且又走过其它各式各样数以百计的胡同,奇怪的是较之于第一个胡同,它们总略逊一筹。说及那幼稚的故弄玄虚的恐惧,足以当作今日自嘲的笑柄,有一点可以自我恭维的,即胆量。人生面对每一个选择需要胆量,面对生死需要胆量,面对“走过春天走过我自己”需要胆量,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