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88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29

加大西部开发力度 促进西部尽快发展

 

□余正生

 

  今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身居祖国西部贵州的公民,在研读《政府工作报告》中,触目这一论述,倍感欣慰,由衷兴奋,冀希不已,冀其功成。

  自古以来,开发西部,尚为许多朝代治国理政方略,但都因种种原因和局限,其实施成效或甚微、或搁置。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运筹帷幄,采取新疆石河子“第一犁”而“屯垦戍边”等诸多重大举措,其实质内涵之一,就是开发西部、发展西部,固疆强国,安民荣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世纪历史的新高度新起点,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提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发展战略理念和振兴强国思想,推进东、中、西梯度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共同进步,各族人民共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繁荣。正是在这样科学正确的治国理政思想路线指导下,制订了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采取了相应的切实举措,使处于初级阶段欠发达的西部省、自治区,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成就辉煌,令人瞩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西部大开发,是整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首先,这是立足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从现实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办好自己的事,逐步推动东、中、西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经济社会进步。其次,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而言,12个西部省、自治区面积就占了大半多。这一客观现实表明,如果欠发达的西部滞后发展,将极大影响和拖延全国发展。再次,西部特别是西北部的省、自治区地广人稀,有极大的开发拓展地域优势,利于环境建塑、生态营造、人口匀布。城镇发展布局、土地均衡使用、矿产合理开发、军事设施部署、国防疆域巩固等,都具有广阔空间,许多方面远远优于东部、中部。每当人们驰骋无垠草原,每当人们穿越茫茫戈壁,每当人们驱车风驰青藏,每当人们遥望皑皑雪山,每当人们驻足高原碧湖,每当人们濒临汹涌急川……都深深感到:博大广袤的中国西部,大开发势所必趋、势所必然!西部大开发,中国大兴旺!我们都应当牢固树立这样的强国意识,加大西部开发力度,奋发砥砺前行!

  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回首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风云征程和历史实践,我们欣喜看到实施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以来,西部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效,与东部、中部发展差距相比较,似乎逐步缩短。然而,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社会变化维度,事实上存在相当距离。这给我们一个十分重要而非常明显的提示:要真正完全脱贫、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转移目光,聚焦西部,用较多的精力,聚强能的人力,投充裕的财力,推动西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进一步加大西部开发力度,要在提升东部发展质量、稳健中部发展速度的同时,对西部大开发举措应加大些、力度应强些、政策应宽些,项目投放、资金投入,应当相应增大,以真正体现“大”开发,形成“大”态势,造成“大”格局,让全国人民大众和广大干部真正看到和感受西部“大”开发,而积极溶入伟大的现代化建设潮流中。

  实施西部大开发,缩小东部与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贫富悬殊的差距,使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让我们整个国家实现真正的强盛,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最基本的初衷。实施西部大开发,其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只有切实认真推进西部大开发,才能让戈壁变沃土、荒漠变绿洲、狂风变能源;只有切实认真推进西部大开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改革开放、全面发展;只有切实认真推进西部大开发,才能逐步达到和实现中国林立于世的强盛。

  近20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在广袤神州大地劲鼓吹响,融入振兴中华腾跃强雄的大合奏;西部大开发的成就,铸入辉煌中华史册灿烂锦绣的篇章!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我们站在时代的新起点,面对历史变迁,激情洋溢,满怀希冀,依然发自心底的大声呐喊:

  加大西部开发力度,

  促进西部尽快发展!

  (作者系七届、八届贵州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