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89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同 心 坚 守 诺 言

  

——8省(市)民革组织助力纳雍打赢脱贫攻坚战

 

□李佳莹

 

  “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民革不断线”,1991年,民革中央选择纳雍县作为定点帮扶联系县,并作庄严承诺。

  30年来,民革中央举全党之力,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对纳雍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推动,特别是2018年以来,民革中央动员民革北京市委、民革上海市委、民革天津市委、民革浙江省委、民革广东省委、民革江苏省委、民革山东省委、民革贵州省委8省(市)民革组织结对帮扶纳雍,通过建立“结对帮扶、定期互访、项目共建、民主监督、信息报送”五个机制,助力纳雍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携手同心攻坚

  2018年11月26日,民革中央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在纳雍县召开,这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民革全党参与帮扶纳雍县工作的重要指导性会议,会议明确了今后三年民革全党参与纳雍县脱贫攻坚的“时间表”“任务书”“作战图”。一是“一省一乡”携手。根据民革中央的安排部署,按照《民革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明确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7个东部民革省级组织分别结对帮扶纳雍县羊场乡、昆寨乡、锅圈岩乡、猪场乡、董地乡、左鸠戛乡、新房乡7个极贫乡,民革贵州省委结对帮扶玉龙坝镇,结成7+1帮扶对子。二是“一市一村”连心。各省(市)民革组织在结对帮扶乡镇的基础上,沿着“省对乡、市对村”的路径,做到“一市一村”结对帮扶,有效深化帮扶内涵,延伸帮扶对子。如民革南京市委结对猪场乡硐口村、民革苏州市委结对猪场乡弯子村、民革东莞市委结对新房乡河姆楷村、民革佛山市委结对新房乡瓦厂村等。

 

建立“定期互访”机制

深化同心情缘

  2019年2月16日,民革中央定点扶贫纳雍县结对帮扶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纳雍县召开,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帮扶工作计划,开启了深入调研,互动交流的新环节。一是带头沉入一线。民革中央领导率先垂范,亲自带队深入纳雍调研,8省(市)民革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把纳雍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纳雍的事情当成民革的家事,迅速深入对口帮扶乡镇开展调研,找症结,开方子。一年来,民革北京市委主委王红、民革上海市委主委高小玫、民革天津市委主委齐成喜、民革浙江省委主委吴晶、民革广东省委主委程萍、民革江苏省委主委陈星莺、民革山东省委主委孙继业、民革贵州省委主委王世杰分别带队赴纳雍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共组织民革专家、学者、企业家等1027人,赴纳雍县开展调研125次。二是主动对接回访。人不走不亲,在各省(市)民革组织高密度的调研下,中共纳雍县委、县政府抢抓帮扶机遇,率党政代表团分别到民革北京市委、民革上海市委、民革广东省委、民革浙江省委等省级民革组织对接汇报工作,把亲情越牵越近,越系越牢。

 

建立“项目共建”机制

推进同心同行

  结成帮扶对子后,8省(市)民革组织根据“纳雍所需,党派所能”的原则,研究纳雍县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民革的优势,高位推进、精准发力,助推纳雍县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是精心谋划项目。8省(市)民革组织分别和联系帮扶乡镇共谋帮扶思路,共绘帮扶蓝图,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明晰帮扶方向,建立对接机制,把智力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消费扶贫、公益扶贫等作为帮扶重点,初步确立扶贫项目104项。其中北京18项、天津9项、上海13项、江苏22项、浙江8项、山东5项、广东15项、贵州8项、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6项,并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方案和计划。二是精准拓展项目。2019年11月26日,民革中央定点扶贫工作会再次在纳雍县召开,研究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为实现纳雍县如期脱贫摘帽,在前期帮扶项目的基础上,各省(市)民革组织以定点扶贫工作为抓手,针对当前脱贫攻坚薄弱环节,新增帮扶项目123个,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丰富帮扶内容。

 

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丰富同心实践

  按照民革中央“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寓帮扶于监督之中”的原则,8省(市)民革组织分头深入结对帮扶乡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调研,把监督中发现的教育、医疗、生活等民生问题纳入帮扶计划并推进实施。一是民生工程添砖。经过反复对接,共商工作计划,8省(市)民革组织在规划编制、产业扶持、技术指导、干部培训等方面给予纳雍倾力支持。一年来,开展基层干部、农业、教育、医疗等人才培训48期,累计培训人员2926人次;开展医疗义诊25次,诊疗4000多人;开展就业培训和对接7次,培训劳动力216人次,实现就业580余人;组织开展消费扶贫购买562.1万元商品,帮助销售1400多万元的农产品。二是温暖工程加瓦。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各省(市)民革组织按照帮扶计划,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短板,通过开展温暖工程,采购衣服、羊毛衫、休闲鞋、毛毯、枕套、被套等价值230万余元的物资发放给贫困群众;购买衣柜、餐桌、碗柜、床等价值130万余元的生活物资,改善生活条件;投入160万余元为160余户贫困户进行住房扩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脱贫质量。

 

建立“信息报送”机制

打造同心品牌

  民革中央、8省(市)民革组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宣传推荐纳雍的一山一水、帮扶的基本情况、先进做法和典型事迹等。一是为纳雍山水运笔。民革中央、各省(市)民革组织借助团结报、团结网、团结屏等重要媒体,发布各类信息200余篇,广泛宣传纳雍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推介纳雍旅游文化资源和风土人情,精心对纳雍形象进行包装宣传,让外界透过媒体看纳雍,进一步提升纳雍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为乡村振兴作画。民革中央、民革贵州省委、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合力打造玉龙坝镇岩脚社区示范点,民革浙江省委倾力打造董地乡街上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帮助勾画乡村发展蓝图,进一步擦亮民革帮扶纳雍的“同心”品牌。同时,还组织开辟旅游宣传频道专版,深入宣传推介纳雍旅游文化产业,充分体现对纳雍发展的匠心独运、精心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