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77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激昂的奋进之歌 动人的战贫故事

 

——纳雍县政协倾力参与脱贫攻坚纪实

 

□本报记者    潘建   王吟   何佼阳   陈庆   李昊霖

 

  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后冲刺,这是当前响彻在纳雍县最激昂的战斗号角。

  在这号角声中,纳雍县各级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冲锋在前,甘当“排头兵”,向着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猛攻,进村入户“大筛查”,向贫困清零发起冲刺;集中开展“大整治”,向贫困质量发起冲刺;深入推进“大补短”,向脱贫全胜发起冲刺;着力抓好“就业、产业”,向脱贫成效发起冲刺。

  纳雍县政协35名干部职工,其中有20名下沉一线,吃住在村,真抓实干,用心、用情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战贫故事。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纳雍县政协的主要帮扶联系点——水东镇。山路盘旋,路途崎岖,风光旖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繁忙的身影,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

 

干群和谐促发展

  “协调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投资80万元;争取尖山通组公路建设5.5公里,投入扶贫资金220万元;路灯亮化项目协调投入28.2万元;补短板资金6万元;解决藠头种子种植款3万元;为村民购买‘爱心包’(衣柜、橱柜、餐桌、床、回风炉)1万余元……”

  水东镇烂坝村第一书记杨军是纳雍县政协派驻该村的驻村干部,在他的笔记本上,一笔笔款项记录得清清楚楚。

  记者见到他时,杨军正准备去村民家里查找短板并了解村民当前的需求。

  “驻村就是来找短板、补短板的!围绕县委提出的实施‘爱心包’工程,就是要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发现村民缺什么、差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补齐什么!”杨军说。

  “做事不能光喊口号,而是要用心、用情走近群众,事事亲力亲为,这样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杨军欣慰地说。从他驻村刚开始时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到现在成了村民们的主心骨,无论大事小事,哪家都愿意来找他谈心,这让他对驻村工作充满信心。

  烂坝村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有630户2652余人,贫困户117户517人,2014年至2019年,已脱贫96户456人,未脱贫人口21户61人。

  近年来,通过县政协的倾力帮扶,烂坝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了,许多老百姓不禁感叹:“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景象!以前的尖山路,大家运送货物都是人背马驮,政协干部来了,修建了水泥路,而且串户路修到了每一户门前,房前屋后也进行了美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接下来将全身心投入‘歼灭战’冲刺阶段,紧紧围绕剩余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目标,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杨军信心满满地说。


“搬出”幸福新生活

  县政协派驻水东镇烟山村第一书记周遵锋,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在移民搬迁工作中的许多老大难问题,只要他一出面,就没有“搞”不定的事,许多相邻村干部都来向他取“经”。在去烟山村的路上,县政协秘书长张清华不时地给记者介绍情况。

  在烟山村,记者问及周遵锋在移民搬迁工作中的“窍门”,他谦逊地笑着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要弄清搬迁对象的顾虑,有针对性地反复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宣讲党的政策,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烟山村的罗家组和青上组2017年山体滑坡,有71户需要搬迁至县城珙桐、利园、宣慰办事处进行集中安置。

  周遵锋反复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三个月的时间,71户200多人便全部搬迁至新居。为了实现对村民的承诺,周遵锋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了就业问题,年纪大的实行政策兜底领取养老金。

  如今,周遵锋每天都在走村入户或在田间地头,查弱项、补短板,并发动该村群众种植了萝卜255亩、茶叶203亩、南瓜535亩、马铃薯1400亩、剌梨150亩,尽心尽力为村里谋划产业扶贫。

 

务工就业助脱贫

  “建立台账,逐一研判、跟踪、整改、销号……”县政协派驻箱子村第一书记杨加华说,“我们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可能致贫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像‘过筛子’一样进行全面筛查。”驻村以来,杨加华与驻村干部们紧紧围绕“3+1”保障工作进行全面大排查,摸清剩余贫困人口、边缘户、监测户底数,精准补齐各项短板,确保按时清零,做到脱贫结果真实有效。

  箱子村下辖9个村民组,总户数430户,总人口1840人。2014年至2019年总计脱贫123户539人,现有贫困户5户22人,也于今年6月底全部脱贫;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22.5 %,2019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9%,到2020年底将实现全部贫困人口清零。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2018年驻村以来,杨加华与工作队着手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快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进程、完善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谋划重点产业规范南瓜、油桐、马铃薯、刺梨、蚂蚱养殖等产业,通过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要提高收入,还要靠有劳动力的群众‘走出去’。要克服疫情影响,要做好政策兜底保障工作,驻村干部们千方百计保障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杨加华表示,对于已经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确保跟踪服务到位,由结对帮扶干部全程对接服务。目前,他们已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务工就业180人,让贫困家庭的收入达到标准。

  胜利在望未全功,脱贫仍需加油干。

  “伴随着一项项短板弱项在90天中被补齐、一份份脱贫资料在3个月中被完善,一个个脱贫形象在‘窗口期’中被提升,纳雍县政协在历史赋予的这场光荣而艰巨的脱贫攻坚决战中,通过派足驻村干部队伍实战、明确帮扶干部队伍助战、动员政协委员队伍参战,全体‘政协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以扎实的作风和务实的举措翘首等待彻底打赢、精彩出列时刻的到来!”县政协主席苏毅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