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机关干部参与脱贫攻坚实例与分析
——以铜仁市政协为例
□唐 刚
6月9日至16日,笔者随铜仁市政协相关领导深入铜仁市政协机关干部参与脱贫攻坚负责的督导乡镇、挂牌督战村、驻村帮扶村开展调研,通过实地查看、走访问询、座谈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相关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铜仁市政协机关4名干部分别负责督导沿河县塘坝镇、思南县孙家坝镇、玉屏自治县亚鱼乡、思南县合朋溪镇脱贫攻坚工作,并担任督导组组长;3名干部分别负责沿河县淇滩镇花园村和竹园村、土地坳村、梨子水村挂牌督战工作;4名干部分别负责思南县孙家坝镇双红村、沿河自治县泉坝镇泉塘村、塘坝镇凤凰村、孙家坝镇龙王山村驻村帮扶工作。
从调研情况来看,政协机关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干出了成绩,发挥了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一是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负责督导的孙家坝镇、合朋溪镇、亚鱼乡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良好,顺利通过了脱贫验收;负责督导的塘坝镇和督战的花园村、竹园村、土地坳村、梨子水村脱贫攻坚工作提升快、变化大、迎检信心足;负责驻村帮扶的龙王山村、双红村顺利出列,凤凰村、泉坝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二是政协机关干部得到基层广泛认可。调研中问及政协机关干部在基层工作表现时,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干部对政协机关干部所做的工作,发挥的积极作用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与作风都给予了高度肯定。三是政协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得到了锻炼。调研中,机关干部普遍反映,在工作中提升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丰富了阅历,得到了锻炼。据统计,2016年至今,市政协机关干部直接参与脱贫攻坚督导、督战、驻村帮扶15人次,近三年机关干部提拔、晋升有脱贫攻坚督导督战、驻村帮扶工作经历的6人,有2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直接提拔,有1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直接晋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的3人次。
二、存在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也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脱贫攻坚整体推进不平衡。当前,全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沿河县脱贫攻坚工作整体推进情况较好,都在最后查漏补缺、提升满意度,做最后的迎检冲刺,其他出列县也在积极做好巩固提升工作,整体情况向好。但是也有工作滞后的现象,比如,凤凰村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治理工作推进缓慢,既没有实质性的动工建设,建设资金也没完全到位,搬迁实施方案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易地移民搬迁工作中也还存在“两头跑”、就业难、治安管理差等现象。二是农村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落后。调研所到村基本上有一些短平快产业和长远特色产业,也能利益联结贫困户,但是主要还是依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体规模小、效益一般。受基础设施、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大多数贫困村还沿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科技水平不高,人才支撑保障不足,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要实现省委提出的“来一场深刻农村产业革命”任重而道远。三是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和手段,帮助贫困户脱贫,但是受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少贫困户自身参与意识、脱贫动力不足,甚至认为脱贫攻坚是党委政府的事情,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比如,不少贫困户家里卫生都是扶贫干部帮助打扫清理,不主动追求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四是机关干部以脱贫攻坚论英雄的用人导向还不够。据统计,政协机关近三年提拔干部22人、晋升20人次,其中有脱贫攻坚督导督战、驻村帮扶工作经历的仅6人,所占比例不高。
三、对策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到了脱贫攻坚战发起最后总攻的时候,要全面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部署要求,抓紧抓实抓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决夺取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一是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动态监管精准监测,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特别是加快凤凰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移民搬迁工作,确保按时保障住房安全;二是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群众摒弃旧习陋习,改变村容村貌,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加大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和边缘户劳动力就业扶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四是改进工作作风,真督实战、又督又战、真蹲实驻,抢抓最后关键时期,较真碰硬查问题,真抓实干补短板,全力以赴攻克深度贫困最后堡垒,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聚焦深度贫困堡垒,扎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是结合实际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坚持“一坝一方案”,优化利益联结,全力抓好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聚焦“八要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细算投入成本账、入股收益账、利益分配账,进一步优化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利益联结,充分运用大型超市、电商等平台,强化产销对接,拓宽市场销量;三是把工作做得细而又细、实而又实,针对当前全市大力发展的十二大产业,摸清楚各地的产品特点及优势、销售途径等底数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出好价钱;四是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加工企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产业附加值。
(三)引导贫困户树立主体意识,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一是注重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在活力。通过劳动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经营意识引导等方式,提高贫困户的生产技能和竞争能力。引导贫困户树牢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增强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和信心;二是注重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支持贫困户在外出务工和创业,对贫困户外出务工要多想办法、多做实事。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多方式、多渠道解决贫困户就业、创业问题。三是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四)注重发现与储备,激励政协机关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实干担当。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市政协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自觉强化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在参与脱贫攻坚督导、督战、驻村帮扶工作中强筋健骨、锻炼成长。一是要有“坐一张凳子”的群众观,加强党性修养,真正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把群众意见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尊重他们的感情和意愿,真正把扶贫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二是练就“有几把刷子”的本领,正视从机关到基层遇到的方针政策不熟悉、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方法不适应,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等问题与不足,自觉提升能力素质,主动适应新角色。三是锤炼“板上钉钉子”的好作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开动脑筋、下大力气、做足功课,真正了解贫困户实际情况,正视贫困群众困难诉求,敢于较“真”碰“硬”,以钉钉子精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四是树立脱贫攻坚战场上出干部的用人导向,在干部提拔重用、评先选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参与过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线干部。积极向市委推荐提拔重用参与过脱贫攻坚工作的政协干部,推荐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政协干部留在基层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