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75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07

这一年,他们交出漂亮的履职“作业”

 

——三都县政协聚力脱贫攻坚纪实

 

□韦毓璋

 

  “国家第三方评估考核抽查我县21个贫困村,其中有县政协领导干部包保的9个村。考核结果,贫困人口漏评率、贫困人口错退率、综合贫困发生率均为‘零’,群众认可度高。” 5月27日下午,三都县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式上宣布这个消息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地处黔桂月亮山区的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深度贫困县。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县政协领导干部不仅当好面上片区脱贫攻坚“指挥长”的角色,还要确保政协帮扶点的普安镇普屯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政协是协商议政机构,直接划拨资金办项目、做产业,我们都做不到,但只要我们发挥‘政协可为’和‘委员所能’的特点和优势,尽力而为,持之以恒地干,也能够履行助推脱贫攻坚的政协担当。”面对艰巨的攻坚任务,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陈木林在政协助推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上如是说。

  积极融入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略,聚力“两不愁三保障”。3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三都县政协在“可为”和“所能”上实现了有所作为,交出了漂亮的履职“作业”。

 

建言资政助推脱贫攻坚

  县政协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统揽政协工作全局的头等大事,围绕全县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坚持协商议政本源,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以2019年为例,举行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全体委员会议等活动,推进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针对脱贫攻坚进程中的盲点、漏洞、短板、弱项,提出5个方面的意见建议70多条。

  这一年,县政协指导委员和政协参加单位,聚焦大扶贫进行选题,提交提案156件,立案137件,并案交办113件。对重点提案交由县委、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分别领衔督办。县政协还组织常委开展提案办理视察、评议活动,组织提案委员和提案集体跟踪开展办理协商活动,确保办理工作落实落地,交办的提案全都办复,提案者满意率100%,有不少提案的建议转化为政府部门的工作措施。

  通过组织委员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发展》《重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扶贫作用》《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个体系”建设抓实后续服务发展》《重视民族民间旅游工艺品开发在大扶贫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推动脱贫攻坚》等8个调研报告,所提的对策建议,得到县委充分采纳。县委出台了《深化“一补三强”党建引领思想扶贫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展示了县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参谋作用。

 

协商民主助推脱贫攻坚

  县政协主席、3名副主席分别负责普安、九阡、大河三个“脱贫攻坚战区”工作,班子成员和4名副县长级干部包保22个村脱贫攻坚,带领委员投入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他们进村入户,一边宣传政策,一边了解民情民意,有的放矢把协商扶贫做到村组、做到农户。170多名委员有智出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各尽其能。其中19家委员企业与22个贫困村结对帮扶,50位委员驻村扶贫,共筹措资金1200多万元,直接帮助600多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

  地处老王山下的和平村,之前在政府“组组通”资金支持下,修通了33个村民组48个自然寨硬化公路,拉动全村规模化种植茶叶1300多亩,全村1463户家家有项目,增收有门路,5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369人实现全覆盖。大家又希望和相邻的柳源村合修老王山万亩杜鹃花海景区步道,丰富茶旅产业。为此,陈木林带领经济界委员上山调研,多次召集两个村的干部群众召开基层协商民主会,商量形成步道项目实施方案。为解决投资难题,陈木林几次南下广州,与对口帮扶的黄埔区政协商量,协调资金125万元。又商请县政府部门调剂配套资金5.4万元,顺利铺设景区马条石步道共2.944公里。

  和平村党总支书记吴启江介绍,承办的首届“杜鹃红遍老王山,助力脱贫绽新颜”赏花节,150多个农户摆摊做生意一个月,共实现旅游收入100多万元。村民高兴地说,“三皇五帝到如今,党的政策最英明。”山下72岁的小学退休教师石昌荣编歌唱道:“老王山上好风光,旅游无路枉思量;人民政协来帮助,建成步道上山岗;协商民主办法好,脱贫致富奔小康。”

 

驻村履职助推脱贫攻坚

  县政协坚持“政协工作跟着扶贫走”的思路,选派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20人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他们把办公室搬到普安镇普屯村,走“在扶贫中协商议政,在协商议政中扶贫”的履职创新之路。队员们坚持从政协工作特点出发,与村组干部协商扶贫攻坚措施,与贫困户协商利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增收,多措并举助推全村与县同步实现脱贫摘帽。

  贫困户汪凯先的儿子汪德主,因患强质性脊柱炎导致瘫痪休学。夫妇俩背着儿子进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失去了继续治疗的信心。县政协包保委员主动联系广州市黄埔区政协,想办法捐资筹款送到广东省中医院诊疗,儿子康复后高兴返校读书,夫妇俩重返浙江打工,实现了稳定增收脱贫。

  通过政协扶贫工作队的帮扶,普屯村共完成危房和老旧房改造342户(含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扶贫32户,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99.8%。3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90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如期出列。经济发展实现整村推进,全村1555户、6875人生活饮水安全有保障,2019年人均经济纯收入达到5500元,高于全县农民收入水平。

  为此,县政协办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驻村工作队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3名队员分获“最美扶贫家庭”“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脱贫攻坚青年先锋”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