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62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6-11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刺梨产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发展的12大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贵州充分挖掘刺梨产业的价值,把刺梨野生变家种,将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把刺梨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脱贫攻坚大产业,加速推进刺梨产业高速发展。

  6月8日,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及系列标准发布会在贵阳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及其系列标准。这标志着贵州刺梨产业以公共品牌和标准创建驱动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正式开启。

  在“标准+品牌”的双轮驱动下,刺梨,这个生长在贵州山野田间、貌不惊人的山果子,成为贵州一大扶贫产业,承载着千家万户的致富梦想。


小刺梨 “蝶变”大产业

 

——贵州刺梨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本报记者 李 丽

 

创新领航 好花红唱出新乐章

  在经济领域,制订标准就意味着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贵州刺梨“维C之王”,禀赋突出,得天独厚,种植历史悠久,却在往昔藏在深山人未知。产业要崛起,就要夯实基础。

  2019年9月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组建,吸纳广大刺梨企业作为协会会员,这为贵州刺梨标准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时年12月,省编办批复同意组建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加强刺梨方面的研究力量,这为贵州刺梨标准制建设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

  《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刺梨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1年)》和《贵州省刺梨产业2020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整合省内现有刺梨科研力量,重点开展刺梨种植标准、加工标准、新产品研发标准、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等研究制定,尽快发布有关成果,建立包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贵州刺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刺梨标准提上了议事日程,起草和发布工作得以加快推进。

  2020年《贵州刺梨系列标准汇编》收录现行刺梨标准25个,按照生产环节分,收录产品加工标准12个,刺梨鲜果标准4个,刺梨种植标准9个;按照制定时间分,则2020年制定标准7个,2019年制定标准15个,2018年及以前制定的标准3个;按照制定主体分,收录团体标准17个,地方标准7个,行业标准1个。

  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院长谭书明介绍,贵州刺梨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对促进刺梨产业发展主要有五点积极作用:一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严格地按标准进行生产,按标准进行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质量就能得到保证。标准的水平标志着产品质量水平,没有高水平的标准,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二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通过制定和执行系列标准,保证贵州刺梨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三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为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摘、运输、保鲜、加工、储运及检测等各个环节经营管理行为提供遵循依据。四是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标准化可以使资源合理利用,可以简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互换组合,为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五是扩大市场的必要手段,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可能,也为实施售后服务、扩大竞争创造了条件。

  品牌是一个产业、一家企业对外展示的形象,刺梨要走出贵州大山,需要有独特的面貌。“强化品牌打造势在必行。‘贵州刺梨’公共品牌打造全新统一的品质形象,全面提升贵州刺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打开新局面。我们提出以‘贵州刺梨·维C之王’作为核心理念,积极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会长李波如是说。

  《贵州刺梨评价通则》团体标准由贵州大学、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促进会、贵州宏财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起草。2020年4月完成了征求意见稿,5月通过专家评审,6月2日通过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正式发布。标准规定了“贵州刺梨”公共品牌使用的基本原则、评价规则、评价程序、标识使用和动态管理,适用于“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的使用评价。经评审,首次被授予“贵州刺梨”公共品牌使用权的是:贵州宏财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贵州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天刺力生物科技限责任公司、贵州天泷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五家刺梨企业。

  “我们会努力为贵州‘金饽饽’刺梨奋斗,为贵州刺梨助力脱贫攻坚作出贡献,我们期待‘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家喻户晓!”贵州宏财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高位推动 小金果成就大产业

  刺梨作为我省12大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谌贻琴省长亲自推动,陶长海副省长具体领衔,按照“把农产品变工业品、把工业品变健康消费品”工作思路,坚持走加工带动之路,将刺梨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脱贫攻坚大产业。

  刺梨是西南地区尤其是云贵高原所特有的野生资源,其中贵州资源最为丰富。贵州是我国最早利用刺梨资源的省份,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刺梨历史上贡献也很突出,抗日战争时期,刺梨成为抗日将士的天然营养包,为将士增强健康和体力;解放初期,刺梨象征着中华民族间的情谊连结,一首《好花红》把布依族心中的美好传递给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开放初期,刺梨为“女排精神”提供积极支撑。

  进入新时代,刺梨产业成为我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改善生态环境的健康时尚生态产业。在土地流转、刺梨种植、管护、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

  近期,按照推动刺梨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高效益发展的思路,我省大力推进刺梨精深加工,生产加工能力逐步增强,产品品类更加丰富,研发平台与团队建设日趋完善,市场拓展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我省刺梨产业在规模化、示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农户培训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刺梨属地域性特色产业,“墙内开花墙内香”的现象仍然存在,全国其他省份消费者知晓度和认可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消费市场潜力有待深入挖掘。

  但独具魅力的刺梨已吸引了外界的目光,近年来,广药集团进入,娃哈哈、汇源、光明乳业等知名饮料食品企业对贵州刺梨产业高度关注,钟南山院士、林东昕院士以及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关心支持,让社会各界高度关心、关注贵州刺梨,刺梨产业强势崛起。

  据悉,今年贵州刺梨产业将紧紧围绕“全省刺梨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刺梨鲜果产量达10万吨,刺梨鲜果销售收入达4亿元;刺梨加工产品销售收入达10亿元以上,同步增长30%以上”的工作目标,全力打造成为我省促进农民增收的脱贫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