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张军才
“义”是一个会意字。繁体字是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而仪仗是高举的旗帜,“羊”表祭牲。合起来的意思是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牺牲。本义是: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不惜牺牲。
“义”之本义是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右国颂”“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孟子则进一步阐综了 “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义折之。”
释“义”谈“义气”。“义气”是节烈、正义的气概。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 仇牧、 孔父 、荀息之死节, 公子目夷不与楚国,此皆执权存国,行正世之义,守惓惓之心,《春秋》嘉义气焉,故皆见之,复正之谓也。”《宋书·沉庆之传》:“泣血千里,志复深逆。鞠旅伐罪,义气云踊。” “义气”谓刚正之气。宋·欧阳修《秋声赋》:“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义气”是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水浒传》第五一回:“他犯了该死的罪,我因义气,放了他。” 明·陶宗仪《辍耕录·结交重义气》:“於此可见前辈结交重义气,不以贵贱贫富易其心,诚可敬也。”
“义气”在现代社会的一些人眼中发生了畸变,狭义地成了“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义气是讲原则的,如果不辨是非,不顾后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种义气就是一种无知和盲从,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果与心术不正的所谓“朋友”纠缠不清,自己就可能陷入一个不辨东西的迷魂阵里,从而害人害己。
释“义”谈“道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义即是法律的内涵和外延。道德和义理相辅相成,《易·繫辞上》:“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汉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阐明义理,《史记·太史公自序》:“《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道义”还指学说和主张的宗旨所在:唐·裴铏 《传奇·高昱》:“各谈本教道义,理极精微。”“道义”亦指一同修道的义友。 南朝·梁·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 周家本事俗神,姨舅及道义咸恐是俗神所假,或谓欲染邪气,亟相蹙问。”道德和正义。明·李贽 《与周贵卿书》:“僕与先公正所谓道义之交者。”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显示其为国为民的侠肝义胆;林则徐振臂一呼焚烧鸦片,透露其救国救民的道义。中华民族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是传统承继的道义。
释“义”谈“义务”。 义务有两个意思:一是,与权利相对。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尽的责任,包括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四章:“若夫应兵点籍,则凡有国之世,视为义务。”二是, 不要报酬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按维系方式的不同,所有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亲戚关系、朋友关系与同事关系,按社会领域的不同,所有社会关系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而所有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都是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即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任何人一方面应该进行一定的价值付出,另一方面又应该得到一定的价值回报。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五条:一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宪法第52条);二是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宪法第53条);三是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宪法第54条);四是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宪法第55条);五是依法纳税(宪法第56条)。为人的“道德义务”是指: 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应尽的道德责任。大致包括对他人和对社会两大类:前者是对自己的家庭、亲属、朋友、同事等应尽的道德责任,后者是对祖国、民族、集体等应尽的道德责任。是人们基于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理解,在内心信念的引导下自觉履行的责任。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是一个人品格和素质的体现,也是人类的自然义务。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有助于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有利于实现以德治国。
释“义”谈“忠义”。“忠义”一词为忠贞义烈,指忠臣义士。“忠”与“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在儒家祖师的语录里,“忠”指的是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与对下。如“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滕文公》);“义”指的是办事准确,几乎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使民也义”(《孟子·梁惠王》)。关羽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冠天下。在三国中以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夜读春秋,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威镇华夏。关羽死后不久,曾被封存为“忠义侯”,在中国人眼里,关羽就是忠、义的代表。 以“忠、义、仁、勇”而闻名于世的关羽由一个历史真实人物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绵延了一千多年。
综上所述,读者诸君应该已经基本理解了“义”之内涵与外延。作为当代中国人,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懂义务,重责任,敢担当,有情有义,义重情深,义无反顾,义薄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