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凝聚人心 真情服务民心
——普定县政协工作扫描
□任启鑫
2019年,普定县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贵州精神”,始终围绕中心,团结凝聚人心,真情服务民心,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活力普定”改革发展新篇章做出了政协贡献。
凝聚共识促发展
全力聚焦新任务。坚持和完善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工作运行机制,构建了以县委加强领导、政府大力支持、政协积极搭台、各界协同配合为框架的协商民主新格局。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组织委员围绕“一府两院”工作建言献策,11名委员进行了大会发言;通过政协常委会视察方式,对锦程铝业、红坪水库、普定至马场公路等重大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针对普定县承办的第九届安顺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提前听取筹备情况及观摩项目推进情况通报,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广泛凝聚正能量。鼓励和支持政协委员开展“脱贫攻坚·文军扶贫”送文艺下乡等活动,目前已在13个乡镇(街道)和部分村居开展巡回演出40余场;制作“脱贫攻坚大比武·政协委员展风采”专栏节目8期,在普定广播电视台陆续播放;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采访团赴普定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集中采访,《贵州政协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普定县政协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先后接待安徽省政协、湖北省当阳市政协等考察团的调研考察、学习交流活动20余批次;支持和引导外省籍的县政协委员开展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和牵线搭桥工作,发动和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普定投资兴业。
同心共筑中国梦。承办普定县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在全县营造了尊重政协、关注政协、协商民主的良好社会氛围;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展出书画作品70余件;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村“沧桑巨变·百村调查”活动,撰写调研报告3篇,其中《焦家村:韭黄铺就金光道》和《陇黑村:“党建+产业”增强发展“造血”功能》2篇入选省政协编撰的《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一书。
履职尽责有担当
围绕发展选好协商事项。紧贴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社会治理的焦点,紧盯新时代活力普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紧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提高协商议题的针对性和精准度,选题贴近全县的工作大局,符合群众的期盼。2019年开展的协商议题涉及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和品牌保护、工业园区闲置资产盘活处置、县城停车场归属和管理等10个方面,坚持“事前协商”和“先调研后协商”的原则,组织政协委员、行业骨干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提出具有针对性、专业化的对策和建议,为职能部门推进和创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破解难题搞好调查研究。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的基础作用,练好“脚板力”,下足“绣花功”,做到无调查不协商,无依据不议政,无事实不发言,无新意不献策。在落实“广集良策促进决策优化、广聚共识推动决策实施”要求中,聚焦普定县“三种一养”农村产业革命,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问题,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增进人民福祉,选择“肉兔养殖产业发展”“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等5个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落地率;创新融资思路,破解资金瓶颈”等意见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
转变作风抓好工作落实。坚持用新视觉观察问题,用新理念谋划工作,用新机制推动发展,用好作风抓好落实。全年共召开常委会议4次、主席会议13次、提案办理工作协商座谈会等专项工作会议6次;听取县政府工作通报9次,开展专题调研5次、视察活动2次、界别活动3次,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建议案、专项报告、调研报告等16篇,开展了对县交通运输局的民主评议;收到提案86件,审查立案68件,其中县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14件,绝大多数提案已经办结,提案人满意率为97.1%;召开2019年县长与委员座谈会,9位委员分别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乡风文明建设等专题进行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围绕大局勤作为
积极投身“百千万行动”和“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自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和市政协“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启动以来,县政协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工作坐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县政协主要领导担任县级督导组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分别担任5个乡镇的工作推进组副组长和白岩镇脱贫攻坚指挥所指挥长。驻县省、市政协委员和县政协委员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每人至少结对帮扶1户以上贫困户,共联系贫困户230余户;27家委员企业分别联系帮扶一个深度贫困村或一类贫困村,涌现出了一大批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鲜活事例,2019年10月18日,张贤妮委员在全市政协系统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深入推进“五帮五送”助脱贫活动。继续开展好政协委员联系村居(社区)活动和“五帮五送”助脱贫活动,按照属地就近、方便工作的原则,1名政协委员至少联系1个村居(社区)。广大委员主动进村入户,加强沟通联络,搞好政策宣传,搜集社情民意,参与脱贫攻坚,充分展示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共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296件,解决就学、就医、就业567人,指导创建和巩固种养产业示范点13个。2019年4月11日,13家委员企业“组团”走进县政协机关包保的鸡场坡镇新寨村,点对点为该村贫困户“补短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2个。
自觉围绕中心大局担当作为。严格按照县委脱贫攻坚三级指挥体系作战目标和要求,构建“政协党组全面督导、班子成员联乡包村、机关干部全员上阵”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扎实开展脱贫攻坚“654321”结对帮扶、网格化管理、基础信息核查等工作,投入资金7万余元购买洗洁精、脸盆等物资,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文明行动”,得到群众认可,让新寨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变;深入实施智力支边“引智工程”,开展贫困学生资助、农科技培训等智力支边活动。积极参与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农村产业革命、信访维稳、工业发展、城镇化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专项整治等中心工作,全面推进落实“河长制”和500亩以上坝区“坝长制”,两名副主席分别协助抓政府性债务管理和工业发展工作。
强基固本树形象
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好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基本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完善党员委员活动小组、党员委员联系非党员委员、在政协界别中委派党代表、政协党组成员联系指导界别党建工作等制度,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党员委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承担视察调研、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等工作任务,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示范带动广大政协委员高质量地完成好“委员作业”。
完善政协履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以政协章程为基础,以协商制度为主干,覆盖政协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的制度,形成了权责清晰、程序规范、关系顺畅、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先后制定和出台《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政协委员列席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制度》《政协常委述职述廉述德制度》《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规则》《政协界别活动规则》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协商规则,完善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努力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完善履职新机制,用好考核“指挥棒”,激励政协委员主动履职,当好人民政协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主动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担负起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责任,团结界别群众跟党走。在十届四次会议上,对5件优秀提案、5个提案承办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及时调整充实委员队伍,同意3名委员辞去委员职务,同意5名委员因工作岗位变动、调离普定、退休等原因辞去委员职务,撤销1名政协委员资格,增补12名委员,确保了政协委员队伍代表性强、覆盖面广、结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