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 加快茶产业强省步伐
——2019年贵州省茶产业工作回眸与展望
□雷睿勇 杨 力 范仕胜 余海游 肖一璇 张明露 本报记者 黄福九
2019年,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的安排下,全省茶产业工作以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为总要求,紧扣“五步工作法”,围绕建成茶产业强省的总体目标,多措并举,主动作为,进一步推动了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19年底,全省茶园面积700多万亩,其中投产面积601.7万亩,已连续7年列居全国第一;全年茶叶产量40.1万吨、产值451.2亿元,同比分别增10.7%、14.5%;茶产业辐射带动356.1万人,带动贫困户34.81万人,脱贫17.46万人;涉茶人员年人均收入10699.08元,其中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5722.79元,为助力全省社会经济快速稳健发展、加快脱贫攻坚全面迈入小康步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强组织领导 多部门密切协同合力推动
成立由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任组长,省委宣传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4个省直有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省农业农村厅,组建茶叶专班,抽调人员集中办公。
省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4次领导小组会议和茶产业省级财政资金整合、茶产业宣传推介等专题会议,谋划提出“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确立地位”的战略思路和工作举措,出台《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6大类33项重点工作,确保落小落细落实。
省扶贫办推荐15家茶叶企业入驻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开展贫困村涉茶创业致富带头人与涉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贵阳海关抽检38个茶样,平均通关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开展出口茶叶企业业务宣贯培训6次300余人次。农科院建设新品种繁育核心示范基地、特异性茶树品种栽培核心示范园、“欧标茶”核心示范区等7个,开发茶叶专用肥料新品种1个、集成加工技术2套、推进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课题,技术培训200次培训企业300余家、基层技术人员2000人次、茶农4000人次。贵州大学建立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基地35个,采集优势天敌种群3个,筛选病害绿色防控技术5套,推行茶树病虫害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4种,开展技术培训15500人次。省机场集团在贵阳航站楼14家特产商店设置茶叶专柜,开设茶叶专卖店1家,销售400个贵州茶产品,在贵阳航站楼开展制茶体验、品新茶、贵州茶专场推介等活动。
省科技厅支持25项茶叶科技支撑与成果转化立项1110万元,2家茶叶星创天地和10家茶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1200万元。省发改委安排4000万元石漠化治理区新建及改造茶叶面积8.6万亩,整合1010万元支持印江县、普定县、都匀市茶产业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排产业振兴专项资金2630万元支持茶叶产业项目22个。省商务厅支持建设茶叶体验店28家,累计销售茶叶2亿元;组织茶叶企业参加省外境外展会10次;支持5家茶叶商品现货交易场所筹建大型专业性B2C茶叶交易电商平台。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和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奖励5个茶文化景区140万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茶产业技能培训16072人,引进34名茶叶专业人才,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支持8个茶产业项目。省市场监管局立项2项涉茶标准,发布茶叶技术标准体系,抽检茶叶及其相关制品1223批次。省自然资源厅共计供应茶叶加工用地、配套设施用地21宗44.11公顷。省交通运输厅支持77对服务区售卖茶产品713种,依托中国交建销售渠道销售贵州茶叶6000斤300多万元。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茶叶纳入2019年中央财政奖补试点险种,推动茶叶保险投保面积72.14万亩,保费3738.85万元,提供风险保障8.15亿元,赔款支出1519.75万元。省农业农村厅安排4275.2万元茶产业专项资金,整合厅内绿色防控等600万元、茶产业技术服务体系11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100万元、质量安全培训200万元等支持茶产业,协调争取农业农村部项目有机肥替代化肥、三产融合、地理标志品牌建设4个项目资金3000万元支持茶产业。
全产业链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宣传引领,促进贵州茶叶知名度提升:
制定《贵州茶三年宣传行动计划》《2019年贵州茶产业宣传工作方案》《贵州茶“春季攻势”宣传工作方案》《“茶的起源在贵州”宣传工作方案》等,整合国际、国内、省内的媒体、商业、行业、学界等资源,大力推介贵州“生态茶”“干净茶”“贵州冲泡”等。
创新传播内容,开展“我有贵州半亩茶”网络名人公益活动、“春来喜看贵茶绿”系列主题宣传、“贵州春茶‘DOU’起来”抖音达人挑战赛等多项重点宣传活动,协调人民网、新华网等连续刊发系列报道;制作《一片贵州茶,原来藏着这么多秘密!》等系列短视频和抖音作品,在网上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会暨贵茶博物馆”;建立“我有贵州半亩茶”宣传营销平台。
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黔茶资讯、贵州茶香、多彩贵州等网络新媒体大量宣传报道贵州茶:《动静贵州》200篇,《天眼新闻》《当代先锋网》700余篇,《贵茶》100篇,《多彩贵州》专题6个,黔茶专栏246条,《黔茶资讯》308篇,《贵州茶香》592篇,《茶香贵州》专档播出25期500分钟,《贵州日报·黔茶世界》刊发25个整版、在新闻版面报道260余条,《贵州政协报》刊发14个整版、消息110条、头版导读12条、头版题花“贵州绿茶”(9-12月)45条、总数达181版、条,《贵茶》杂志6期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报道20525篇(条),广告36313条(次)。中央、省内新闻媒体强力推送,总阅读量超过6300余万次。在省内高速公路沿线建立广告牌479块;设立户外广告牌5320块,户内广告牌4865块,流动广告6790条。
发起“世界茶的起源在贵州”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召开贵州省古茶树高峰论坛,贵州古茶树正式启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唱响“世界茶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源在贵州”强音。
举办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梵净山抹茶大会、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绿茶杯全省茶艺职业技能竞赛,中国职业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贵州选拨赛、全省秋季斗茶赛、安顺“虹湖茶香”主题推介、贵定县多彩贵州茶园峰会等茶事活动。组织茶叶企业参加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等活动。
创作首个贵州茶主题三集纪录片《黔茶》于4月18-20日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出版《2018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中国茶全书·贵州卷》、千行茶诗《黔茶飞歌》、《贵州最美茶园》、《黔茶微掌故》、《黔茶这十年》等书籍。
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升贵州茶市场占有率:
立足省内市场、重点开拓省外市场、积极进军国外市场。以一线城市茶叶消费市场和东北、西北、华北等非茶产区地方市场作为主攻方向,组织茶叶主产县、茶叶企业抱团出击、线上与线下联动,以嫁接方式为主,促进目标市场贵州茶叶营销渠道落地。慕德贵等省领导带队,到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西宁、济南、青岛、大连、济宁等12个城市举办20场茶产业专场推介活动。凤风县组织企业赴上海、西安、甘肃、山东、哈尔滨等地举办了凤冈锌硒茶推介活动,湄潭县组织茶叶企业赴上海、西安、沈阳、兰州、太原、西宁等地推介湄潭翠芽、遵义红。省级共组织384家茶叶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香港、驻马店、厦门、重庆、济南、青岛、大连、济宁等13个城市、地区22场茶博会及综合类展会。贵州茶企业到32个省(市)建立营运中心共开设旗舰店、形象店、专卖店、代销点等13861个,其中产品进入吴裕泰、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系统8550个销售网点。
巩固提升省内市场,积极推进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多点支撑。组织279家企业在省内60个景区开展“五一”品茗活动,265家企业在省内60个景区开展“十一”品茗活动;开展茶文化“六进”活动577次,营造全社会饮茶、爱茶、关心茶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湄潭中国茶城、贵阳太升茶叶市场、都匀毛尖茶城、安顺大明茶城、黎平中国侗乡茶城等产地茶叶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加快冷链物流、检验检测设施、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湄潭中国茶城入驻企业(商户)400家,年交易额18.6亿元;太升茶城入驻企业(商户)411家,年交易额21亿元。全省共建立销售点11876个,其中旗舰店、形象店、专卖店1484个,店中店3060个,专柜2107个,嫁接专业茶叶渠道销售网点5225个,进入大型连锁超市沃尔玛、盒马鲜生,省级红华、勇惠等便利店、乌江鱼等连锁餐饮店2950个。
依托太古芬利、联合利华、中粮集团、湖南茶叶、浙茶集团等国内知名茶叶出口企业以及省内贵茶、茗之天下等本地出口企业,推动贵州茶出口。贵茶公司出口金额约300万美元,茗之天下公司完成摩洛哥3000万元;七味茗香CTC红碎茶订单完成300吨;联合利华采购自铜仁、遵义和黔东南州的订单500余吨。2019年1-11月,贵阳海关共检验检疫出口茶叶477批,数量3613.7吨,金额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38.3%和104.7%,销往香港、缅甸、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摩洛哥等国家及地区。凤冈县黔雨枝、浪竹、娄山春等13家企业通过自营出口和委托第三方出口茶叶1817吨,金额2.5亿元。
引导支持茶叶企业入驻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湄潭、凤冈等茶区建设茶园直供电子交易平台、网上商店,打造茶旅路线、主题餐厅、主题酒店、主题公园、专属茶园、品牌体验店等,线上线下联动,推动茶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2019中国·贵州网上茶博会线上展区共有1486家企业参展,淘宝、京东、苏宁易购、茶博会官网、云上遵义等平台在一个月时间总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通过贵农网及网上茶博会上网展示销售的茶叶企业57家,入驻平台茶叶有红茶、绿茶、白茶、黑茶等9个大类,单品(SKU)数达到338个,茶叶网上销售额约8700万元。 (下转A4版)
《黔茶密码》纪录片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画面。
2020年贵州春季斗茶大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评审专家在活动现场指导工作。
“我有贵州半亩茶——网络名人看贵州”活动留影。
“我是斗茶赛获奖小选手”。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古老的、贵州晴隆县出土的一百多万年前的古茶籽化石:“世界茶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源在贵州”获有力证据。
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茶园一隅。
贵州推出的醉美十大茶旅线路——都匀毛尖名茶体验之旅“贵阳—都匀线路”风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