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18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26

尽职尽责“清零” 交出满意“答卷”

 

——记致公党党员、贵州省援鄂前线指挥部成员、救治专家组组长左石

 

□本报记者 顾 怡

 

  “从疫情暴发的那一刻起,从请战的那一刻起,从奔赴鄂州的那一刻起,我们早已将自己置之度外。医生天职,就是治病,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白衣战士。”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省援鄂前线指挥部成员、救治专家组组长,致公党贵州医科大学总支部委员、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左石一直坚守工作岗位,并在第一时间签下了请战书。2月11日深夜,左石随贵州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鄂州,并担任医疗队第一组副组长。

  1月21日凌晨,当贵州省首例患者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后,作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左石立马组织医院医务处、设备处、院办、后勤处、门诊部、护理部、院感科、感染科、呼吸内科等相关部门于凌晨4点召开紧急会议部署相关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打响了贵医附院新冠肺炎阻击战的第一枪。之后又参与制定新冠肺炎各种诊疗制度和流程:规范改造门诊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把感染科病房全部改为隔离病房、参与确诊危重症患者的病例讨论以及抢救实施、协调省内责任片区的专家会诊和病人转诊等各项工作,把防控工作层层做到实处。这些措施,让贵州省第一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贵医附院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治疗,10天后治愈出院。

  在贵州期间,作为贵州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左石参与贵州省新冠肺炎防控指南、规范、方案的讨论和制定,亲自带队到省内责任片区(黔南州)进行督查,组织专家参加省内危重症、重症患者的多方会诊。协调省内各地区患者的转诊是他每天都必做的事情。左石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战场,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上班下班、没有周六周日,只要有病人,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无条件的往前冲。”

  “2月13日早上,鄂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麻琦把雷山医院成建制地交给了贵州医疗队,贵州援助鄂州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吕劲松说:‘这将成为鄂州抗疫历史上的转折点……’”

  在采访中,左石对在鄂州的一幕幕清晰深刻,当时,鄂州的疫情防控防治形势非常严峻,真正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雷山医院,许多患者可能得不到及时救治。雷山医院建设阶段,一边是建设工地,一边是杂乱的病区。我们的医护人员,在没有保洁人员的情况下,充当起了“内勤战士”,拖地、搬东西、打扫病区等,以最快的速度为收治患者创造条件。

  “在鄂州,每次上班,看到的是空荡荡的街道,鲜有行人、少有车辆,这个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是,今天,走上街头,我们看到了‘播放键’下的鄂州,充满着勃勃生机,特别美好。这一天,是鄂州部分解禁的第一天,也是我们来到鄂州后最开心感动的一天。‘播放键’下的城市充满生机,阳光特别灿烂,心情好到爆表。”3月20日,左石在日记里这样写到,这也是他到鄂州38天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通过我们的努力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正逐渐减少,今天我们终于看到,患者一览表全部‘清零’,这是我们最期待的结果,最值得高兴的事情。”3月23日,是左石率领的医疗队进驻雷山医院的第40天。这一天,雷山医院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这是鄂州抗“疫”战场上非常重要、最具标志性的一个事件,我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每每想起一个个瞬间,心里总是一阵阵感动。”

  “40天里,我们共有515名医护人员参与到雷山医院患者的救治中;共收治338名患者,治愈出院324人,其中14名患者因治疗需要,转到了鄂州其他医院,没有一例病亡患者;同时,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左石说,这是大家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并肩作战的成绩,是贵州医疗队给鄂州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更是“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的践行诠释。

  随着雷山医院的“清零”,在鄂州的战“疫”也逐渐接近尾声,归期临近。在采访的最后,左石感慨地说:“有幸能参加这场艰难的战斗,能与鄂州医护人员携手奋进,能为鄂州疫情救治做点事情,是我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最大的光荣,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