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717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25

抢时令抓生产,为罗甸“四有”点个赞

 

——访省政协委员韦明武

 

□韦政理 本报记者 何佼阳 王 吟

 

  春分已至,万物复苏,黔南大地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

  省政协委员、黔南州罗甸县农村工作局农产品质量安检中心副主任韦明武告诉记者,全县现有农业企业共74家,目前74家企业已经正常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 100 %。全县农资经营店140家,已复工复产140家,复工复产率 100 %。

  在罗甸县逢亭镇上隆村田间地头,村民陆仕华一家正抢抓晴好天气,正忙着移栽菜玉米苗。“必须抢抓时节,秧苗已经长得够高了,现在不移栽就过时了。”陆仕华与韦明武打着招呼。

  “虽然是疫情防控期间,但在农村,农民们到田间劳动,场地空旷,空气新鲜,只要做好防护,不与别家人扎堆,拉开距离搞春耕生产还是比较安全的。” 韦明武告诉记者。

  “疫情防控期间,想出去打工暂时去不成了,整天待在家里,若不搞生产,季节不等人啊”,在不远处,同样忙着移栽菜玉米苗的村民贲学林说,自己外出打工十多年了,今年遇到这场疫情,利用在家待的时间,协助母亲赶忙将3亩地移栽完。

  同样在罗甸县罗悃镇、边阳镇、龙坪镇、沫阳镇等冬春蔬菜主产区,田间地头整齐覆盖的地膜一片白,随处可见农民群众抢抓时令,陆续种植辣椒、菜玉米、棒豆、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品种,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韦明武向记者介绍,当前,农业部门干部职工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抢抓春耕生产关键时节,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督促指导和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全县农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全力推进春季农业春耕备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罗甸县在今年这个“特殊”春天用“有序” “有力” “有保障” “有办法”这4项举措来抓春耕备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称赞。

  畅通交通保生产要素流动“有序”。针对前期农业企业生产物资运输及企业省外员工返岗困难问题,由农业主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一是及时为44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协调办理农资车辆通行证,及时解决禽苗、饲料、原料运输、产品销售等运输问题,恢复农业生产秩序;二是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为涉及18家企业落实办理企业省外高管、技术人员返岗手续,有效解决企业高管、技术人员返岗问题。

  畅通农资资金要素供给“有力”。一是安排落实县级农业产业资金2000万元用于帮助解决禽畜产业恢复生产;针对有生产资金困难的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服务方式,由行业主管部门帮助协调解决。二是组建农资经营店复工复产检查审核工作小组,深入县城区、乡镇农资店检查审核农资经营店复工复产条件,加快推动农资经营店复工营业,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物资保障。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农业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农资经营店的种子、肥料、农药、农膜、机具等储备物资情况进行摸排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让企业、农民用上放心农资。目前,全县生产物资库存1893.01吨,其中:化肥1787.45吨,农膜3.68吨,农药3.56吨;种子储备:水稻58.91吨、糯玉米3.5吨、黄豆种子35.91吨。

  畅通技术指导服务“有保障”。按照“技术服务团队到基地、技术服务人员到产业农户”的原则,继续实行产业技术服务网格化管理机制,组织农业骨干110人持续下沉基地一线,与村集体合作社结对,包片、包村、包户“一对一”“手把手”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民做好病虫害防治、动物疫情防控等,实现产业与技术指导精准衔接。一是开展在线指导服务。及时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利用好网络微信、收机用户端等手段,开展农业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等;二是突出重点抓好春季田间管理。抓住天气回暖的有利时机,组织农技人员分赴各乡镇田间地头引导农民在抓好防控疫情的同时,及时开展田间管理、防灾减灾措施落实等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农业增产丰收。

  协调解决防护难问题“有办法”。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企业防疫与本地区防疫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一是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统计上报,由县级防控物资保障组负责统一采购投放市场,解决企业采购防护物资难题;二是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复工复产防护措施,确保企业安全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