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617期 本期2663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2-06

许寿山与海难救助


□文/图  李玉林


  许寿山是马江海战英烈,1884年8月23日(旧历七月初三日),时任“振威”号管带的他不幸中炮牺牲了。在这之前,他曾任“艺新”号炮艇管带,专门负责海上救助失事的中外民船。他在担任这一差事时,与惊涛骇浪搏斗,表现英勇,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保护了海上丝绸之路,在广大人民中博得了很高的声誉。


船政儒将


  许寿山(1852—1884),字玉珊,号游戎,闽县(今福州)北门九彩园人。他少年聪敏好学,写得一手好字,爱好古画山水,并喜欢吟咏诗词。后来他虽然成为一位海军将领,同时也是一位很有学问的文人,颇有“儒将风度”。许寿山从小崇敬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成年后也喜欢结交英雄豪杰。

  许寿山看到国难日益深重,立志振兴中华,要让祖国强盛起来。1866年,他考入福建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届),学习英语、算术、几何、代数、直线和球面三角、航海天文气象、航海算术和地理。

  当然,仅有课堂的理论学习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官,正如沈葆桢所说:“出自学堂者,则未敢信其能否成材,必亲试之风涛,乃足以觇其胆智。否则实心讲究,譬之谈兵纸上,临阵不免张皇。”1870年6月,船政自造第三号兵轮“福星”号为练船。1871年1月,购置德国(时称日耳曼)“马得多”号夹板船,经修理后改名“建威”号练船。夹板船是旧时航海的一种两层木板的大帆船。

  1871年3月,许寿山和他的同学严复、邓世昌、刘步蟾等登上“建威”舰,开始了渴望已久的航海练习。“南至新加坡、槟榔屿各口岸,北至直隶湾、辽东湾各口岸”。据沈葆桢奏称:“教习洋员德勒塞驾船南行,先厦门、次香港、次新加坡、次槟榔屿,六月始回工次,计四阅月,除各码头停泊外,实在洋面七十五日。海天荡漾,有数日不见远山者,有岛屿萦回,沙线交错,驶船曲折而进者。去时教习躬督驾驶,各练童逐段誊注日记,量习日度、星度,按图体认,期于精熟。归时则各童自行轮班驾台,教习将其日记仔细勘对。”这是中国近代海军最早的一次远航。此次航海实习,为许寿山积累了良好的军舰驾驶经验。

  许寿山自船政学堂毕业后,不久调任清军陆营教官,随后任“扬武”舰大副、南洋水师“虎威”号炮舰舰长。

  “扬武”号巡洋舰是二等木壳巡洋舰,也是福建船政建造的第七号军舰,由船政代总监工法国人安乐陶监造,1871年7月12日开工,1872年4月23日下水,同年12月完工,造价25.4万两银。该舰是中国第一艘自制的近代化巡洋舰。

  “虎威”号舰身长118尺,宽27尺,吃水7.5英尺,排水量319吨,310匹马力,航速9.5节,乘员61人,装备11寸的26.5吨主炮;由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建造,于1876年11月27日到华验收。


“艺新”管带


  1876年3月28日,完全由船政自行设计制造的“艺新”号舰艇完工下水,7月10日出洋试航,造价为5100两。木壳,船身无装甲,长118.8英尺,宽17英尺,舱深13.1英尺,吃水8英尺;排水量245吨。马力200匹,航速9节;乘员88人,装备五门炮。该炮艇的船身图式的测算,船内轮机、水缸等的测算,是由吴德章、汪乔年完成的。

  “艺新”号船身坚固,轮机灵巧敏捷,被沈葆桢誉为“实中华发轫之始”,它的诞生,标志着福建船政进入自主造船时期。由于该船的船体小,不适于远洋航行,就作为海岸巡逻艇,负责拯救沿海失事民船,这也是我国第一艘用于海上救助的炮艇。

  时任船政大臣沈葆桢保举许寿山任千总职、“艺新”号管带。就在许寿山出任“艺新”管带后不久,这艘小小的军舰成了闻名东南沿海的救难英雄船。

  作为船政学子的许寿山于惊涛骇浪中救助了许多中外遇险船只和船员。有史可查的,仅1873年到1879年间,船政就实施海上救助九次,许寿山至少参与了其中的六次。

  值得指出的是,1895年2月12日,在烟台拒绝投降、自杀殉国的“镇远”号署理管带杨用霖将军,曾经在“艺新”号得到过许寿山的提携、培养。杨用霖于1876年任该炮艇的船生,跟随许寿山学习英语、驾驶、枪炮技术。许寿山为人正直,爱才惜才,又善书工诗,有儒将风度。在他的教导下,杨用霖“日夕勤劬,寒暑不辍,而颖悟锐进,于航海诸艺日益精熟”。随即,他通过寒暑不辍的勤学苦练,脱颖而出,日益精熟航海等技术。不久,杨用霖被提拔为“振威”炮舰管炮官,后又升迁为“艺新”号新炮舰二副。


六次救助


  许寿山尽力尽责,又谙熟福建沿海水道,有警必动,有难必救,勇涉险涛,于怒海中救助了许多中外遇险船只和船员。从1877年9月到1879年4月,不到两年的时间,许寿山至少救助了六次海难。其中所救10人以上,船货突破一万两白银的也不止一次。

  第一次,救助美国人。光绪三年(1877)八月,美国“佛兰牌利”号夹板船在莆田长屿海面遇台风沉没,船员韦士客拉等随波逐流,情形危急。

  许寿山闻讯紧急驰救,许寿山不顾风急浪高,鼓轮奋进,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出事海域,救起美国船员19人,并按救护章程,供应饮食热水,将他们安全护送到福州。美国领事戴兰那十分感激,“具文致谢”。

  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建于咸丰四年(1854),在此之前,美国的一切侨务已由英国领事馆代办。原来的馆址在乐群路15号,后在麦园路25号,领馆级别为正领事级。1869年3月至1880年7月,由戴兰那担任美国驻福州领事一职。

  第二次,长乐救助“刘金狮”号商船。光绪三年十月,中国商船——“刘金狮”号在长乐松下海面“冲礁损坏”,许寿山救出遇险商人13名,并帮助紧急抢修受损处,使商船化险为夷。

  第三次,马尾罗星塔救助驳船。光绪三年四月二十九日(1877年5月30日),“阜康”银号从上海搭乘商船运载银两前往福州,在马尾罗星塔江面,将行李、货物盘至驳船上以进入内河。刚刚开卸,未料江面突起大风,驳船倾覆,刚好停泊在船政附近的“艺新”立刻赶到抢救,顶风冒雨赶往抢救,救出陈廷隆等7人。

  第四次,闽江口救助“金同生”号商船。光绪四年十二月,“金同生”号商船装运1900根杉木和纸张等货物,驶至闽江口五虎礁搁浅、漏水。许寿山闻讯赶往抢救,把该重载的商船拖回马江港口。

  第五次,霞浦三沙救许阿邹等人。光绪四年十二月,许阿邹的商船在霞浦三沙海面遭遇风暴。许寿山前往施救,救出遇险商人3名。

  第六次,马祖澳救助“金裕昌”号商船。光绪五年三月,“金裕昌”号商船装载杉木3400余根在马祖澳触礁,商船即将沉没。就在船严重进水的危急时刻,“艺新”舰从霞浦三沙赶到,一面帮助修补堵漏,一面将商船拖带入港,化险为夷。

  从以上事迹看,许寿山急人所急,救助周到,体贴入微,感人至深。他抢救外国船民,并款待其吃住,还要护送,得以安全抵达福州;有时在大风大浪中遇险,船身受到意外的损伤,就在海上或拖到岸边,为船补漏;有时候不管严寒酷暑,一听到海难,风雨无阻,立即开足马力赶到现场抢救。基于此,经福州将军文煜奏请,清廷于1876年秋颁行了《救护洋面外船只遇险章程》,并诏令沿海“各省一体遵行”。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海难救助法规,比1910年国际间订立的《布鲁塞尔海难救助公约》早了三十多年。

  文煜(?—1884),满洲正蓝旗人,费莫氏,字星岩。累迁刑部郎中。出任直隶霸昌道、四川按察使。咸丰三年(1853)升江宁布政使,咸丰七年(1857)任江苏布政使。先后在江北、江南大营办理粮台,参与镇压太平军,咸丰九年(1859)英军进攻大沽口,奉命赴天津,寻擢山东巡抚,与捻军作战。咸丰十一年(1861)授直隶总督,后因攻捻不力革职。同治七年(1868)出为福州将军,不久兼署闽浙总督。日本侵台时在闽办理防务。光绪三年(1877)召回京,历任刑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复拜武英殿大学士,寻卒。

  此外,由于许寿山奋力救助海难,1879年船政大臣吴赞诚专折上奏朝廷,为“艺新”号官兵请奖。全舰无论管带、大副、二副乃至水手,全部予以嘉奖,许寿山被保举为守备军衔,留闽优先补用。小小的“艺新”,成了船政闻名的功勋舰。

  吴赞诚(1823—1884),字存甫,号春帆。安徽庐江人。1849年拔贡。1862年调任天津制造局。后任顺天府尹。1876年任福建船政大臣。任内参与创办福建船政学堂,授轮船制造新法、兵轮操练等课程;参与筹划前后学堂、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等事宜。1879年选调严复充当学堂教习;并借督办天津机器局经验用于督办福建船政。1882年7月任天津水师学堂督办。任内,仿照福州船政学堂建校,调严复为学堂总教习主持教务,聘请英国军官为教练。1884年病逝于任上。


两袖清风


  许寿山为人正直,被难者得救之后,往往会送一些财物表示酬谢感恩,当他推迟不过的时候,一定分给一起下水抢救的同事、部下,自己也得到一些。他经常“好结交天下豪杰,也常以豪杰自命”。而他结交的豪杰,多半是一些穷朋友,把得来的财物接济他们,自己却常两袖清风。

  东南沿海历来是海峡两岸人民交往的海上走廊,又是我国与海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许寿山等人的海上救助,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海上通道畅通的故事,为后人传诵,他们推动世界海事事业发展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4050-A3-4.jpg

许寿山


4050-A3-5.jpg

艺新号木质炮舰模型


4050-A3-6.jpg

夹板船


4050-A3-7.jpg

扬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