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时代脉搏 奋力抒写地方政协发展新篇章
□黄建菊
新时代新要求,为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奋斗天地,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特别对地方政协而言,如何认真围绕这道课题,在履职尽责中努力完成好政协的时代答卷,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展现地方政协的新气象、新作为、新风采,成为广大地方政协孜孜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新时代新使命,地方政协必须要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打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结合政协的职能职责,找准基层政协工作的切入点,紧盯工作要点,锚准发力点,聚焦民生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阻点,聚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发挥好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做到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实现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高质量开展,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为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贡献地方政协新智慧、新作为。
在对党忠诚中展现地方政协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只有牢牢把握这个铁规矩,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与服从,才能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才能确保政协事业在组织上有依靠、思想上有保障、行动上有动力。
同时,地方政协党组在落实当地党委决策部署中起着关键的承接作用,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政协机构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有力保障。政协党组作为政协内部组织工作的“舵手”,把控着各项工作的发展节奏,决定着政协工作的行驶方向,加强自身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强化守阵意识,以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织密织牢党建之网,紧扣时代发展要求,保证地方政协在党的“指挥棒”下能办事、办成事、办好事。
在协商议政中彰显新时代政协担当
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定位,对深入了解和发挥政协职能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政协要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重大论断,地方政协必须要建立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新时代政协队伍,把基层作为主战场,主动聚焦经济阻点、社会发展难点、民生关注热点等问题,积极发挥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通过深入调研、开展委员视察、监督提案办理、民主评议等形式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助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同时,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一“牛鼻子”,深入委员企业、困难企业了解发展瓶颈,主动服务企业,搭建好协商对话平台,畅通政府与委员、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协商渠道,通过深层次、广角度、多样式的协商对话,达成广泛共识,解决好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投资信心不足等难题,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彰显了地方政协履职尽责的时代担当和作为。
在凝心聚力中续写服务为民新篇章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一直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政协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基层政协组织更是直接反映人民心声和诉求的有效依靠,把民生改善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是全体政协委员及政协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时代赋予政协新使命、新担当的最直接体现。
作为基层政协组织,近年来,福泉市政协强化履职担当,聚焦民生积极议政建言,围绕民生事务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多形式开展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推动了一些民生实事和民忧问题的解决,有效促进民生事务的有效落实。尤其是在脱贫攻坚中,福泉市政协机关尽锐出战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作用,以“第三方力量”拧成阻拦贫困发生的“绊马绳”,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摘穷帽。此外,福泉市政协还不断在扶贫实践中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运用,总结提炼出的基层协商民主“123”群众工作法等一系列的创新性经验,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脱贫攻坚一线,画出了群众意愿的最大同心圆,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逐步实现了“村庄美起来、邻里亲起来、腰包鼓起来、新风树起来、群众笑起来”的良好局面,展现了政协在服务为民、助力民生改善上的新作为,为新时代地方政协助力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发展付诸了政协行动,提交了政协“答卷”。
(作者系福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