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
——石阡县政协委员张正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记事
□唐 刚
张正林,石阡第二中学董事长,石阡县政协第九届委员,在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的集结号吹响以来,他作为一名非公经济界的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踊跃参与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真情助力脱贫攻坚。
倾情解囊,助力石阡教育腾飞
随着石阡县的城市扩容,进城务工人员日益增加,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石阡城区仅有的一所公办中学和一所私立中学,也无法容纳涌进县城随父母务工的小孩,导致部分进城务工子女和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没有学校读书。
张正林是土生土长的石阡人,凭着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为了贫困山区孩子享受同等优质教育。他萌生了出资办教育的想法。
2015年,张正林通过采取自筹资金、融资贷款,总投入1.5亿元资金,本着“创办一流精品学校、育新时代英才”的理念,在龙川河畔投资建成了占地5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可容纳2600名学生的省级一类标准的全宿制民办初级中学——石阡二中。学校教育硬软件设施齐备,环境清幽、教育教学管理井然、教研氛围浓厚、师德师风纯正。为解决进城务工、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子女入学提供了便利,及时破解了石阡教育设施紧缺的发展瓶颈,有效解决了大班额和全县长远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石阡二中通过外聘省、市级骨干教师上课,引进成功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长期坚持与贵阳四中、实验二中、白云中学、清镇市一中、铜仁一中初中部等校开展教研教学互动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到南京、广州、上海等地名校取经等,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自办学以来,在省、市、县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连续四年中考各科均分名列全市前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获得社会良好口碑。
2016年,为了进一步改变石阡高中教育现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阻断贫困链条”的思路,石阡县决定举全县之力创办石阡县普通高中“精准扶贫班”,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让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出色地完成高中阶段学业考生心仪的大学,最终实现教育脱贫。
面对石阡县脱贫攻坚任务重,财力紧张,无钱投入“精准扶贫班”建设,张正林毅然决定将刚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的2号教学楼提供给“精准扶贫班”使用,并免费为“精准扶贫班”的师生们提供食宿,全力支持“精准扶贫班”的教育教学正常开展。
付出终有回报。2019年石阡县“精准扶贫班”的高考成绩一鸣惊人,196名考生600分以上50人(其中:文科10人、理科40人),一本上线达96.42%,二本上线10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炫同学以716分荣获贵州省文科状元,且全国Ш卷文科第一名。
扶贫济困,彰显回报社会担当
家住石阡县龙塘镇艾家坪村三组的艾龙坤、艾萍、艾淼三兄妹,分别是同济大学、兴义师院、石阡二中学生,由于母亲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父亲在就近务工维持家庭生活,尽管三兄妹享受国家教育兜底支柱政策,家庭生活也举步维艰。
张正林获悉情况后,驱车50公里,来到艾龙坤家了解家庭情况,与艾龙坤三兄妹交流,勉励他们要勤奋学习,做有用之人,将来回报家乡。并承担了艾龙坤三兄妹的读书费用。
张正林还捐助了石阡县石固乡蒲草塘村朱娅、黄余杰、王娅思等7名建档立卡户贫困大学生。同时,张正林还吸纳了贫困户艾昌廷、杨子花、唐树海等12人作为石阡二中长期合同工,让他们在学校里务工有稳定收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按照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要求,一年多来,张正林实施帮扶项目6个,帮扶资金达120万余元。捐赠龙井乡晏明中学课桌凳500套、龙井幼儿园课桌凳100套,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牵线5家非公经济企业共同解决大沙坝乡深度贫困村邵家寨村、芹菜塘村和余家寨三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牵头与8家企业委员,为大沙坝乡九校捐钱物27万元,对小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的100名优秀学子进行表彰;向坪地场枣园小学捐赠了40套价值3万余元的餐桌,让学生有了舒适的用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