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566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6-13

立足大市场 带动大扶贫

——贵阳市实现保供稳价与脱贫攻坚“双促进”

  2017年以来,贵阳市以平抑本地物价、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营销难为出发点,依托省会城市广阔的消费市场和众多的销售平台,推动全省农产品走出大山、泉涌市场,探索运用大市场带动大扶贫。2018年,贵阳市共投资27.22亿元,建成产业基地20个,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21个,累计采购销售本省蔬果等农产品约130万吨、140亿元,帮助约13.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市鲜菜价格仅上涨1.5%,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价格5.6和3.1个百分点,实现“稳物价和促增收”的双赢局面。

加强引导协作 构建大市场带动工作机制

  实施大市场带动工程。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贵阳大市场作用带动全省大扶贫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明确将贵州优质农产品泉涌工程与解决贵阳市民“买菜难、买菜贵”问题结合起来,在零售端增网点、生产端建基地、流通端补短板,提出到2020年,省内蔬菜、精品水果、生猪、水产品等主要鲜活农产品在贵阳市场占有率分别提高80%、50%、50%、50%以上,带动66个贫困县100万贫困农户增产增收。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由市商务、农业等部门牵头,组成农商对接团,到8个市(州)开展农产品产销合作对接,签订大市场带动大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在农产品产销、农业全产业链、劳动力就业服务等方面达成合作。2018年累计签订产销合作协议300余份,涉及农产品约200万吨。与此同时,支持帮扶地方贫困户入股集体经济,参与蔬菜基地建设,打造利益联结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如,在望谟县创新开展“异地三变”探索,该县郊纳镇向贵阳市农投集团投入5000万元入股资金,每季度得到分红87.5万元。

  推动产业合作。利用省会城市大市场优势和经营主体优势,强化与其他市(州)在生产环节的合作,鼓励贵阳企业到贫困地区发展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丰富贵阳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长顺县代化镇1000亩蔬菜产业园,引进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组建贵州寿光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启动长顺县广顺镇2万亩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目前,长顺县蔬菜基地第一批蔬菜已通过珠港澳大湾区外销香港、澳门。

加强产销对接 推进供应渠道扁平化

  大力推进“农批对接”。以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贵阳数字化禽蛋配送中心等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设立2万多平方米的贵州产业扶贫销售专区,帮助销售各市州农特产品。2018年,全市累计批发交易本省果蔬等农产品约110万吨、93亿元。其中,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批发交易本省果蔬等农产品36万吨、19亿元,贵阳数字化禽蛋配送中心批发交易本省活禽1.77万吨、4.85亿元。如,黔南州已组织州内12家蔬菜产销企业(合作社)入驻地利市场。

  积极开展“农超对接”。通过在生鲜超市设立本省农产品销售专区、设立帮扶地区农产品品牌联营专柜等方式,开展农产品直供直采,减少流通环节,带动帮扶地区的农产品销售。组织动员北京华联、永辉超市、惠民生鲜等20余家大型社会化连锁超市与各市州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合作协议,全年销售农产品60万吨。在生鲜超市建立本省农产品销售专区154个,销售对口帮扶贫困县及本省其他市州农产品1.85万吨、1.82亿元。如,罗甸县、惠水县分别在惠民生鲜超市设7个、4个扶贫销售专区。

  全力推动“农校对接”。借助驻贵阳高校多、需求大的优势,组织协调29所高校与全省50余家重点农产品企业、农业合作社合作,定向采购农产品。2018年,企校共签约200余份,涉及农产品20余万吨,货值约3.5亿元,促进4000余户贫困户增收。

补齐物流短板 拉长农产品流通链条

  大力发展网络扶贫。借助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设立天猫贵州原产地商品官方旗舰店、京东中国特产贵州扶贫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贵州馆。同时,充分利用那家网、贵电商等本土平台,广泛开设贫困地区销售专柜。其中,那家网为全省其他8个市州和30个贫困县开设了市州馆和县级馆,展示贵州商品2万余个。全市共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583个,64个贫困村已实现电商网点全覆盖。

  完善流通基础设施。投资30多亿元建成贵阳农产品电商物流园、谷堡乡天生桥村等一批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其中,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将为贫困地区提供蔬菜、水果、肉类、水产海鲜等销售专区,长期免除租金及相关费用。组建生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车队,形成覆盖范围广、运营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冷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目前,贵阳市冷库库容达35.98万吨,冷链物流车辆241台。优化“黔货出山”通道,组织20家省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俄罗斯莫斯科国际食品展,打造“黔货出山”南向通道。。2018年4月,25车满载贵州产品的南向通道测试班列从贵阳改貌站出发,出海通达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

(据省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