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51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5-17

贵州力促农业保险增品提标降费扩面

全省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已达34个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5月13日,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向37家投保茶叶企业(合作社)现场理赔,总金额达526.78万元。这场在开阳县禾丰乡举行的“小活动”,因颇具代表性而引起贵州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全省山地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理赔现场会放在当地召开。

  据了解,该公司积极响应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阳市政府号召,从2017年开始在开阳开展山地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初步搭建全国首个以GIS气象要素、遥感数据、茶叶萌芽等模型为支撑的保险气象指数平台,探索自动触发零申报的快捷理赔方式。目前,这项保险已为37家茶企、合作社承保茶园3.7万亩,提供风险保障金4100余万元,有效保障4000余户茶农、贫困户的基本收入,切实兜住了茶企、茶农的基本再生产能力。

  农业生产及经营具有多样性、分散性、季节性等特点,面临自然、市场、技术、社会等多重风险。因此,农业保险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关键一环,无疑是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农业生产的保护伞、农民增收及脱贫致富的护身符。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理赔可有效降低损失、迅速恢复生产,提振发展扶贫产业、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对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意识、保障地方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贵州农业保险发展顺利、增长迅速,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已达34个,包含种养殖、价格指数、天气指数等险种。2018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44%,为738万户次农户及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风险保障金1595亿元、增长48%,累计向农户支付赔款6.2亿元、增长88%;今年一季度,全省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近4.2亿元、增长39%。

  下一步,贵州将围绕“增品、提标、降费、扩面”不断扩大农业保险险种范围,提升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保障水平,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提供保障;巩固大宗传统农作物的基本面,逐步覆盖全省农村产业革命的特色种养业,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高标准,加快推动理念、产品、机制等创新;除传统的自然灾害保险、疫病保险外,大力开展目标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新型经营主体专属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

  会议要求,全省保险机构在工作目标上,要从提供灾后补偿的单一性向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多重性、尤其是当前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目标转变;在功能作用上,从基础的经济补偿向防灾减灾、社会管理、扶贫开发、担保增信等综合功能拓展;按“保本微利”原则建立费率动态调整机制,采取降低费率、扩大保险责任、增加保险金额等措施减轻投保人负担,构建保险责任广、保障程度高、理赔程序简的产品体系,切实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出台财政对地方特色农业保险的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展与农业保险联动的“保险+信贷”产品创新,通过保险条款与信贷条款联动,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