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51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5-17

1995年,他第一次来中国旅行

巴菲特:结缘中国24年

□高欢欢

  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被全球投资人视为一次向“股神”巴菲特取经的“朝圣”之旅。每年,全世界的信徒都会涌向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这座40万人口的小城一下子多了西装革履的“朝圣者”。

  这几年,“朝圣者”里有很多“中国信徒”,从最初数百人到如今近万人,占股东大会总参会人数的五分之一。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聆听教诲,曾是高段位的大佬专享。而今经商业化运作,已大有飞入寻常人家之感——只需6至15万元即可参加“朝圣”游学团。

  据公开报道,中介会带团员去参观巴菲特在奥马哈的办公楼、老宅;若是高价团,还可能安排预订巴菲特最喜欢吃的Gorat’s牛排馆位子等。股东大会结束次日,波仙珠宝店(Borsheims)便开启展卖,买够一定数量珠宝即可与巴菲特合影。前些年此价格为10万美元,中国游学团平摊后每人支付不足1万美元,即可获与巴菲特单独合影的机会。现在,波仙珠宝店将价格提至50万美元,且不接受拼团、仅限单人。

  花钱就能聆听巴菲特及合影,很多企业老板、创业者均想参加。每年5月第一周,成为中国大半个创业圈、企业圈去奥马哈打卡的日子,俨然一种身份认同感的象征。

“股神”的投资秘籍

  “恐惧且贪婪”的巴菲特,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股神”。幼年时期,他就向邻居卖报纸赚钱,11岁开始炒股、15岁投资房地产。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计算,巴菲特是目前全球第4大富豪,净资产达873亿美元,执掌市值逾5000亿美元的投资集团伯克希尔。

  过去54年,巴菲特与芒格联手缔造了全球最大的投资公司,成为投资界的“常青树”。截至2018年12月31日,伯克希尔的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增至17.21万美元,以每年18.7%的速度增长,总回报率高达1091899%,造就了多位亿万富翁。

  依靠投资成为世界级富豪,巴菲特已然铸就传奇。所有有志于获取财富的人,都想从中学到他的秘诀。

  巴菲特有句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趋之若鹜地想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中国投资者,显然找到了他们认为的“雪”。

  为此,他们不惜千金购买与巴菲特单独见面的机会。自2000年开始拍卖“巴菲特午餐”以来,公开名单显示19年间,已有3位华人成为巴菲特的座上宾,先后是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阳光私募第一人赵丹阳、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为这顿饭分别花费62.01万美元(2006年)、211.01万美元(2008年)、234.57万美元(2015年)。

  针对花费上千万元与“股神”吃饭引发的争议,段永平曾有回应:“我们花62万美元是捐赠,而不是买一顿饭,所以无所谓值与不值。和巴菲特接触本身就是无价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还有段永平身边26岁的年轻人黄峥。后来,他创办了一家估值300多亿美元的“独角兽”拼多多,并用3年时间成功上市。他曾表示,“巴菲特让我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

  与华尔街那些依靠高度复杂的数理模型高频交易赚钱的对冲基金经理、“火箭科学家”不同,巴菲特自诩的投资逻辑很简单,甚至无需“三高”:

  一是无需高等数学。“我从来没发现高等数学在投资中有什么作用,只要懂小学算术就足够了。”“如果高等数学是必需的,我就得回去送报纸了。”巴菲特说。

  二是无需高学历。“想成功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什么专业投资理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巴菲特发现,老师讲的很多专业理论往往在实践中行不通,错误的知识越多反而越有害。

  三是无需高智商。“投资并非智力竞赛,智商高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低的人。”巴菲特说。在5月4日的股东大会上,他与一位中国00后对话时称“要了解人性,阅历比读书更重要”。

  信奉“投资很简单,但不容易”逻辑的巴菲特,坚持“一定要在自己理解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他坚持买入好公司并长期持有的逻辑,在美国股市获得了丰厚回报;他的投资策略被人尊称为“价值投资”,中国很多信徒称之为“时间的玫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曾发表一篇研报,按巴菲特选股原则,A股投资同样可获高回报;但在A股市场上,更多却是追涨杀跌的短线选手。

  巴菲特确实非常喜欢钱,但比赚钱更喜欢的是不断战胜市场的快乐。他曾说:“并非因为我只想得到钱,而是我觉得赚到钱并看到钱生出更多的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这俨然成了他的人生准则。当一位女童和她的父亲问巴菲特最有趣的个人投资是什么,他毫无迟疑地回答:“当你从它们身上赚到很多钱时,它们总是更有趣。”

投资中国获7倍回报

  巴菲特在中国赚到了很多钱。他表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伯克希尔已在中国投入很多、但仍不够;未来15年内,还会在中国市场进行更大规模投资。

  巴菲特曾4次抓住中国投资机会,赚取巨量财富。他先后于1995年、2007年、2010年、2013年4次访华并考察项目,为后续投资做准备。中国市场如他所愿,给了“股神”极为丰厚的回报。

  从2003年4月开始,巴菲特以每股约1.6港元买入中国石油H股,最终持有23.4亿股,成为中国石油第二大股东。2007年7月,他分批以约12港元减持中国石油股票,这笔5亿美元的投资,让他赚下近40亿美元,演绎了一次经典的价值投资。

  2008年,巴菲特经“老搭档”芒格推荐再次投资中国公司,以每股8港元认购2.25亿股比亚迪股份。截至2017年底,比亚迪位列伯克希尔重仓并看好的15只股票之列,持股比例为8.2%、总价值19.61亿美元。按当时股价计算,这笔投资的回报率高达745.26%。2018年9月,伯克希尔将对比亚迪的持股比例增至24.59%。当年比亚迪虽跌出伯克希尔15大重仓股榜单,但他至今还未抛售任何比亚迪股票。

  这缘于巴菲特对比亚迪创始人的商业经营实力颇为看中。他曾讲述自己最欣赏的4位CEO,其中就有王传福:“他有非常多伟大的想法,也非常擅长把这些想法变为现实。”他还曾自述买入比亚迪,看重的不是下季盈利、股价走势,而是买入未来5年、10年能升值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汽车是伯克希尔对华投资的最大手笔,亦为巴菲特目前唯一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当被问及为何在中石油、比亚迪之后无新投资时,他表示自己在等待合适的机遇,“不仅要商业模式我们能明白,还要有持久性的竞争优势,且管理层值得信任”。

  其实,巴菲特还两次曲线投资中国航空业。2015年9月,达美航空以4.5亿美元认购东方航空3.55%的股份,作为两家航空公司签署系列合作协议的一部分。目前,他是达美航空的最大股东,持仓市值约36亿美元。

  2017年3月,美国航空斥资2亿美元购买南航香港上市公司2.68%的股份,伯克希尔正是前者第二大股东、持有8.8%的股份。这意味着,巴菲特间接投资了中国两大航空公司。有报道曾猜测,股价便宜的航空公司可能是他的下一个收购对象。

  当然,“股神”也有马失前蹄之时,源于他的“傲慢与偏见”。比如,痛失阿里巴巴。

  2017年,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正在美国股市保持上扬的中国明星股时,巴菲特马上提到阿里巴巴,并承认自己错失了机会。“七八年前,我遇到马云并一起吃饭,意识到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人,但我不太了解他的业务,从而判断是否该买入。当然,得等它上市我才能买。”“毫无疑问,马云把阿里巴巴经营得非同寻常,但我不持有任何股份,因为不太了解这个方面5年或10年的竞争情况。我对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也犯了同样错误。”他遗憾地说。

  尽管错过对阿里巴巴的投资,但巴菲特多次向外媒表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赞许,表示看好中国机会,会寻找下一个“猎物”。

  去年,巴菲特曾透露在中国市场的选股标准: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0%且稳定增长的企业,才能进入研究范畴。(按此苛刻标准,中新经纬统计只有5家企业符合:贵州茅台、海天味业、格力电器、洋河股份、承德露露)

结缘始于24年前

  1995年10月,巴菲特首次来访中国,是与比尔·盖茨一家的家庭旅行。不同于到中国后都想尝试中国美食的老外,他坚持自己的饮食习惯——酷爱汉堡、薯条,甚至选择每周吃3次麦当劳、一天喝5罐可乐。他认为,吃垃圾饮食使人“心情愉悦”,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有益于保持健康。

  那次无任何商业目的的“17天穿越中国”之旅,他们从北京到乌鲁木齐、西安、三峡、香港等地一路游玩。在北京,参观紫禁城、北京大学、长城;在西安,看大熊猫、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在长江,参观三峡大坝工程现场,还登上东方皇后号游览三峡。

  后来,巴菲特回忆起乘船游览时看到在河边拉纤的纤夫,他说:“那些拉船的纤夫中,可能就有另一个比尔·盖茨。但他出生在这里,注定一辈子这样辛苦地拉船,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我们有机会获得这样的财富成功,纯粹是运气。”

  这就是“卵巢彩票”,一个人生长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一生。也可能是在那次旅行中,巴菲特看到中国人对商业的渴望在长期压抑后的惊人爆发,促使他意识到这会是下一个超级大市场。

  赚很多钱是巴菲特的信条,但他从不觉得自己天赋异常;相反,他曾说自己成功的原因有3个:一是能出生在美国;二是能在人生初期就找到自己爱做的事情;三是他今生最重要的两个人,父亲、母亲都给予了无条件的爱。

  美国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涌现出无数的成功公司,巴菲特慧眼独具地长期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他投资可口可乐、美国运通、苹果等巨头,均获得了丰厚回报。他曾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上写道:“在美国238年的历史中,那些看空的人谁最终受益了?如果将现在的美国与1776年的美国相比,你肯定也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所经历的年代中,美国的人均产出已经翻6倍。”

  生在美国是巴菲特取得成功的基础,而美国的经济奇迹在1995年后在中国大地也重演了——当年中国的GDP是6.13万亿元,2018年这个数字已增至90万亿元。

  大市场、成功公司是巴菲特重仓的投资。在去年股东大会上,他说过若自己有1亿美金,除了中国、美国,可能不会对其它国家有投资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