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徨者生存”根植于华为的文化体系。当企业高歌猛进之时,自上而下都会有一种不可靠的警觉
“忧思者”赵明
□梁睿瑶
4月17日,荣耀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荣耀20系列首款重磅新品荣耀20i、荣耀20iAAPExHONOR特别版正式亮相。
荣耀20i被视为荣耀20系列演绎一场大戏的序幕。本月,荣耀还将推出20的旗舰系列,更多科技属性、全新设计都将在荣耀20上予以体现。
近年来,作为互联网手机代表品牌的荣耀,在多个地区的销售数据均呈领先优势。2018年被称为全球手机行业的低谷之年,荣耀亦跨过大大小小的行业坎坷,反映了它在产品、渠道、战略等方面的多重努力。
在华为2018年年报里,消费者业务颇显耀眼,首次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而根据调研机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曝光的数据,去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容量为3.98亿台、同比下降10.5%,TOP3品牌分别为OPPO、vivo、荣耀。
不久前,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微博上表示:“华为消费者业务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他还定下了未来目标——华为单品牌要做到全球第一,荣耀品牌要做到中国前二、全球前四。
“在消费者市场不进则退,这个目标其实是一个战略的判断选择和战略要求。好的战略关键靠执行,未来我们可能还会聚焦于荣耀的自身业务,打磨产品、精耕细作,与合作伙伴一起成长。”荣耀总裁赵明回应说。
华为、荣耀双品牌战略,让华为在不断萎缩的手机市场攻城略地,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消费者业务崛起,也使其从未像今天这样被放在聚光灯、放大镜之下。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起,荣耀的开店速度近乎“疯狂”。当年9月,荣耀线下门店突破1000家,其中包括体验店、授权店;仅一年时间,荣耀的线下布局已完成大半。目前,荣耀的线下门店仍在增加,距2000家门店落成仅一步之遥。
“我们其实很焦虑。”赵明说。今年以来,他及团队一直处于“隐身”状态,主要在做三件事:一是与研发团队一起,打磨下一阶段荣耀产品;二是制定产品战略,支持荣耀未来整个业务战略;三是制定新的市场策略,包括在中国及全球市场如何赢得“属于荣耀未来的战争”。
现在,“空中飞人”赵明依然忙碌、行程满满。4月26日傍晚,他刚落地云南昆明,就赶着去与当地合作伙伴碰面,次日一早又要参加荣耀Life潮玩店开幕。
赵明的睡眠时间一再压缩,把休息推迟到凌晨,却经常在早晨8点起来参加晨会、赶航班。即便如此,他也尽力保证6小时睡眠之外见缝插针地跑上几公里减压。
“徨者生存”根植于华为的文化体系。“在高歌猛进的时候,我们自上而下都会有一种不可靠的警觉。”赵明说,船大调头慢,越是在顺利之时,越需考虑可能潜在的风险。
反之亦然。去年,华为经历巨大的外部压力,创始人任正非却之视为团结内部的契机。他表示,华为历经30年打拼后,最初的团队正在惰怠、衰落,很多中高级干部拥有足够金钱就丧失了斗志。“堡垒会从内部被攻破,但当压力来自外部的时候,堡垒往往会加强。”
竞争亦需克制。赵明直言不敢生死看淡,只求持续“活着”。
华为内部并不避讳谈论“死亡”。作为一家ToB基因较强的公司,“只有活下去,才有资格和机会服务消费者”。赵明说,“华为终有一天会倒下,我们的努力是让那一天晚点到来。”
大象也能跳舞
百年IT巨头IBM,在上世纪90年代变得老迈蹒跚,高额亏损将这个“蓝色巨人”拖入被拆分的悬崖边。IBM前董事长郭士纳接手公司后,针对大企业弊病实施一系列革新,业务随之转型,成功使“风烛残年”的IBM摆脱亏损,公司股票上涨1200%。
IBM成功转型是大企业求生欲的典型,那段经历被郭士纳写成《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华为管理团队都读过这本书——在国内市场一马当先的它,时刻警惕着“巨人病”。
来自调研机构赛诺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华为以20.1%在中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中居首,Ov紧随其后,荣耀以15.1%超过苹果位列第四,老对手小米下滑至第六、市场份额为10.9%。
“第几又能怎样?”赵明说,“当你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的时候,反倒步伐要轻盈,不能背太多的包袱。”
用他的话说,今年是手机厂商亮出底线的一年,国内市场进一步收缩。来自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手机市场出货量2837.3万部,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2693.6万部、同比下降4.1%。
小米拆分子品牌红米Redmi,意图实现品牌跃升;vivo推出新品牌IQOO阻击小米;OPPO召回在海外风生水起的子品牌Realme,剑指荣耀……攻擂者斗志昂扬,守擂者沉默谨慎。赵明说,整个公司对“荣耀成为全球第四”的目标都非常兴奋,“海外的兄弟们有种创业的感觉”。
荣耀也在回归最基础性的东西。“不能做太多快赢,如果做快赢的东西尝到甜头,就像嗑药一样,觉得流量来了用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过分依赖这些,反倒会失去构建核心能力的最佳时期。”赵明说。
在他心里,荣耀眼下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打磨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二是与线下合作伙伴、消费者更近距离、更优质地沟通。“这些事不一定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必须长远考虑,确保每一步走得健康。”
而对于华为,从全球角度看,三星、苹果仍是它要超越的坎。任正非在公司内部强调“洼地心态”“海绵心态”,即需有危机意识,不断学习和进步——体现在技术研发上,就是华为的技术“蓄水池”。
“我们过去的科研投资更多注重工程技术创新,在工程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现在我们更多重视理论创新,为10年、20年后的大规模战略布局,在数学、物理、化学、脑神经、脑科学等学科布局,将来我们的竞争能力会更强。”任正非在接受CNN采访时说,华为在科研上的投资位居世界前五,却陷入了“贫穷”局面。
为摆脱“贫穷”,任正非话锋一转,说要像苹果学习,提高产品价格,不以低价挤压市场,留给对手竞争空间。
摸索克制边界
手机厂商赌的下一个风口是物联网,智能家居市场火热或是一个缩影。IDC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累计出货近1.5亿台、同比增长36.7%,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5亿台。
今年1月14日,OPPO成立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推出子品牌“智美心品”,计划建立开放性loT平台;华为做电视终端的新闻频传,但官方态度暧昧不明;4月下旬,小米推出电视、空调新品,雷军在微信公号里撰文称,大家电是小米今年AIoT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玩家纷纷加入市场,荣耀却一再保持克制。它打造的生态圈,一个是IoT生态、一个是互联网生态。前者,荣耀的打法与华为一样,通过HiLink接入合作伙伴;后者,则与互联网厂家合作形成绿色联盟。
“绿盟的系统核心会让整个APP的使用更加安全、高效,对大家来讲也是自我约束,这是荣耀手机率先发起的。”赵明表示,若侵占合作伙伴的利益,合作就很容易破裂,荣耀的合作方式是联合合作伙伴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不是互相博弈,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我们不会进入固定领域。”赵明再次强调业务的“边界”,“荣耀不会投资IoT公司,也不会自己做洗衣机、电饭煲、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在他看来,不管物联网还是互联网连接,手机都是第一入口;让用户选择荣耀作为入口,第一要务就是把手机本身做得更好。
克制,再次出现在手机线下店的布局中。曾在线下发起“人民战争”地毯式铺设门店的Ov,开始线下收紧、优化渠道,主打提供服务、产品体验的超级旗舰店;OPPO开始进驻一二线城市的mall圈,预计2020年将完成进驻近2000家购物中心。
相较之下,荣耀的步伐像是在“打磨”。去年9月30日,荣耀沈阳中街店成为首个进入核心商圈的门店;今年3月,荣耀进入上海五角场shopping mall开店;4月27日,荣耀第100个Shopping Mall店——昆明潮玩店荣耀Life开业。此前,荣耀的线下门店布局已近2000家。
效率与市场稀释度成为荣耀的衡量指标,而非开店数量。
“一片区域要开10家荣耀的店,那肯定大家都活得不好;如果只开一家店,大家肯定活得就很好。”赵明在动态中摸索着最合适的边界,“我们可能要永远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永远不会把它做饱和”。
二级火箭变轨
华为正处于战略结构转移期,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被赋予了不同使命。
任正非将运营商业务比作战时的“西安”——基础坚固,要突破“尖刀”产品,由公司管理层亲自抓改革;消费者业务则像“延安”——组织设计、薪酬分配独立,在自主改革中去试验一种新可能。
在全球范围内,虽面临诸多外界打压,但华为、荣耀发展势头正劲。4月22日,华为首次公布季度财报,今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797亿元、同比增长39%,不过因研发成本等投入过多,净利润率增长仅约8%。
同期,苹果凭借“硬转软”,在iPhone销售收入下降15%的同时,服务收入获得了19%的同比增长。华尔街对苹果第二财季的营收,预计同比下降6.1%。苹果出货量乏力,也影响到三星。囿于芯片价格下跌、显示面板市场需求放缓等多重因素,一季度三星电子的销售额、营业利润均同比、环比下滑。
在4月初的誓师大会上,华为定下了消费者业务的销售收入目标:3年内达1000亿美元,到2023年达1500亿美元。身处消费者业务体系,赵明并未透露荣耀在目标中的占比,只表示从销量占比、增速上看,荣耀在整个体系中的占比一直相对比较稳定。
这个战略节点,荣耀叫做“二级火箭助推”,它将调整新的战略定位及要求,在助推过程中形成一个轨道变轨,打法随之升级。变轨也在荣耀的思维模式中逐渐调整,永远呈现一个demo状态。
在全球化的今天,荣耀变轨还匹配到海外,赵明预计今年海外市场会维持100%的增长。
“我们的核心思想,就是荣耀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和运用效率。其实,荣耀在海外做了几十个国家的市场,到现在也就两三百人,可以想象我们的效率。”赵明说,“我们最缺的是有商业管理意识的国家主管,实现快速成长的重点工作就是培养人。”
不过,对于何时实现“全球前四、中国前二”,赵明没设时间表。在他看来,与其纠结于今年还是明年达标,不如去分析自身欠缺什么。“你能知道市场发生什么变化、对手出什么牌?你只能决定自己怎么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