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秀气的农业专家
——记九三学社省农科院支社主委孟平红
□谢海瑛
2014年的一天,贵阳至重庆的高速路上发生一起车祸,汽车猛烈撞击后的惯性,将坐在副驾位的乘客狠狠往前推送,乘客头部重重地撞在了挡风玻璃上,玻璃裂成“蜘蛛网”,乘客当场昏迷,被送到附近医院急救,但第二天输完液后,她却不顾医生和同行人员的劝阻,坚持要到工作基地去,她说,那儿有重要的工作等待她去完成。
这位乘客便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科学院外事处处长、九三学社省农科院支社主委孟平红。
大山里飞出的金凤凰
孟平红是布依族人,家乡在贵州平塘,研究员,博士后。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布依族女子成长为从事蔬菜学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她像一只从大山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回眸家乡,不舍离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30个年头的风雨兼程,用脚步丈量故土大地,用智慧和对事业的执着,书写着对家乡深沉的爱,书写着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灿烂篇章。
工作以来,孟平红先后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课题4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作为主编或参编出版《山地生态蔬菜高效生产理论与实践》等科技著作8部,选育出蔬菜新品种通过省级品种审定6个,获国家品种保护1个,获省科学技术奖3项、省农科院科技一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发布省级技术标准4项,编制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0套在生产上应用。
突出的工作业绩,让孟平红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五一巾帼标兵、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帮联驻服务三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她的先进事迹多次出现在《人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等重要媒体上。
2018年,孟平红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科研贴近土地 成果惠泽乡邻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脱贫之路怎么走?省委、省政府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著名蔬菜专家李桂莲研究员的指导下,孟平红带领团队率先在全省提出并开展蔬菜“321”高效种植研究及示范,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项目区蔬菜产业由“185”(年亩产值1万元、8千元、5千元)向“321”(年亩产值3万元、2万元、1万元)的转型升级。截至2018年,孟平红带领团队在全省8个市(州)累计示范推广“321”高效种植242.37万亩次,总产量1957.8万吨,总产值341.96亿元,平均每年亩新增纯收益1975元,惠及农民19.39万户,带动贫困户17685户约79580人次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巨大,助推贵州蔬菜产业科技进步和脱贫攻坚。2017年,该成果主要内容纳入了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发展蔬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作为贵州蔬菜产业扶贫主推技术向全省推广。
此外,孟平红团队引进国内外15个种类231个蔬菜品种在贵州不同区域进行引种试验,鉴选出61个优良品种,为不同生态区不同高效种植模式提供优良的蔬菜种类和品种;同时,利用贵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山地气候资源优势,与气象部门合作,孟平红在省内首次研究提出贵州省冬春喜温蔬菜、春夏喜凉蔬菜、夏秋喜温和喜凉蔬菜、秋冬喜温蔬菜的气候适宜性区划,支撑了贵州600米以下低海拔河谷区的秋冬和冬春喜温蔬菜高效种植产业带、1300-2400米高海拔区的夏秋蔬菜高效种植产业带、600-1300米中海拔的春夏喜凉蔬菜和名特优蔬菜高效种植产业带建设。
孟平红还带领团队长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多种形式8年累计培训了企业、合作社、基层技术人员、农民7.9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万余份,提高了蔬菜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将蔬菜新技术、新品种快速向全省推广。
履职尽责正当时
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孟平红将议政建言的视线投向自己熟悉和关心的农村农业领域、投向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
通过对省内外38个县的调研,孟平红发现,基层农技人员留守在最艰苦的地方,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可他们却很难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资助,难出奖项和文章,在晋升高级职称时硬件条件往往达不到,就算评上也因岗位职数不足得不到聘用,这让孟平红很受触动。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孟平红根据深入详实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关于解决基层农技人员职称问题的建议》,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全国两会还未结束,财政部办公厅就给予了回复;全国两会结束后,人社部又给予了回复,基层农技人员职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让孟平红倍感欣慰。
2019年全国两会上,孟平红提出了《关于加大扶持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呼吁国家在省和地市级科研机构中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从政策上对西部农业科技人才要给予适当的倾斜,适度增加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员编制。围绕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孟平红还提交了《关于新形势下西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等4件建议。
孟平红说,作为人大代表,就要为国计民生鼓与呼;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应该沉下身子,到田间地头多作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科技在农村农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