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479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12-28

大旅游撬动大梦想

——遵义市政协委员周勇扶贫帮困记事

□遵义市政协办

  北纬30度,扶贫的脚步。

  位于渝黔交界地带,云烟雾绕,群山环抱,绿水青山,气候宜人——这就是贵州道真,被誉为“黔北门屏”,大自然赐予的又一个人间仙境。道真,素有“神秘仡佬、养生天堂”之称,曾获评“中国最佳环境生态宜居县”称号,仡佬、苗族人民世居道真,世代相承,仡佬族的居室、服饰、饮食、婚丧礼俗等生活习俗独具特色。其中“仡佬族傩戏”“三幺台”“高台舞狮”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真,贫困面积2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外出打工“闯关东”,成了群众无奈的选择。交通、区位等瓶颈,道真成为贵州省典型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和国家少数民族重点扶持发展县。

  自然之美与社会贫困,在道真出现极度反差。

  梁正财,道真县大磏镇文家坝村人,当地典型贫困户。2013年以前,梁正财一家人住在破旧不堪的木屋里,因多年没修缮,木板腐烂,冬天透风,夏天漏雨。屋外一个长满杂草的粪池,臭气熏天,一家人在夏天经常被臭的难以入眠;屋内一口破锅,两张破床,日晒雨淋,缺衣少食,时年36岁的梁正财还打着光棍儿。这是2013年以前贫困户梁正财家真实的写照。

  盛行超,道真县大磏镇三元村人,当地又一典型贫困户,妻子患严重癫痫病,父母常年卧病在床,家里靠他一人艰难维持。类似于梁正财、盛行超因病致贫、无致富门路、缺智等原因导致的贫困,在道真自治县十分普遍。“穷”成为了贫困群众挥之不去的记忆。

  全面消除贫困、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持之以恒不懈努力。2013年,受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府邀请,重庆名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周勇先生来到道真县大沙河实地考察。从此,拉开了企业家周勇与道真结缘、促困难群众增收的扶贫序幕。

  清新养肺的空气、美不胜收的风光、三千年神秘仡佬、保存完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勇心存敬意,满满欢喜,更被这方水土养育的群众时至今日的贫困程度所深深震惊:“我们将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项目落地道真,是基于道真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突出,是实现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好战场,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好地方。”周勇先生精炼地总结了项目落户道真的初衷,和他一腔热血助扶贫的情怀。

  名豪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是黔渝合作代表项目,作为投资运营商,名豪集团由此成为道真“一圈一线”谋局,主动靠前的深度参与者。

  “我们遵循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规划设计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的自然风光,将城市融入大自然,使文化与建筑结合,居家与旅游结合,项目与扶贫结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和‘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目标。”

  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副会长,作为遵义市政协第五届委员,周勇先生以他独有的“大旅游”撬动“大扶贫”的慧眼,毅然决定率领重庆名豪集团踏上了“二次创业”,实现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斥巨资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贵州道真,打造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根据规划,大沙河度假区项目规划60平方公里,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旅游地产示范项目”“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标杆”“全国养生养老圣地”“全国知名避暑度假胜地”,重点建设“四城两镇六景区”的生态之城,即中国傩城、大千新城、天子养生城,英国城,童话世界、温莎湖、野人谷、茶山花海、黔乡风情及小须弥山等。

  聚全球精英智慧,汇世界优势资源,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依托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的巨大牵引力,带动地方群众快速脱贫,推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大沙河度假区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集旅游休闲、养生养老、民俗文化、教育医疗、观光农业、商务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业态、全客层、无时差、慢生活”的大型生态度假区。

  从2014年开始至今,周勇一直扎在了道真,扎在了他所倡导的产业扶贫项目——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他把自己全部身心奉献给了道真,奉献给了道真的扶贫事业。如今,一个围绕道真仡佬族文化、投资600亿元的国际级度假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度假区整体建成后,将新增就业岗位近4万个,拉动特色民宿逾千家,带动近7000个家庭、6-7万人脱贫致富,拉动关联产业投资近千亿,年营业收入逾百亿元;仅首期项目——中国傩城的生态移民搬迁直接扶贫600户,脱贫300户,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推动农民在家创业,项目周边新增100多家特色民宿。

  “大河涨水小河满。”过去的贫困户梁正财、盛行超在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带动下,快速过上了好日子。梁正财不但结了婚,还住进了项目还建的统建新房里,对未来有了自己的新规划。“房屋共三层,二十几间房,除一家人使用两到三间外,多余的房用来开家庭旅社或出租,每年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盛行超妻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家人落户于大磏镇三元村街上,生活质量有了大幅跃升。项目所在的道真自治县大磏镇文家坝村整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小青瓦、坡屋面、雕花窗、白粉墙”的黔北民居整齐排列,一条条水泥路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村民年均收入从2014年不足1500元,变成了今天的16000余元;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车,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大旅游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助推大扶贫。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将推行“大沙河+”,以“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泛旅游产业为基础,聚合成为多产业跨界整合的超级平台,广泛拉动各种产业,实现一三产业深度融合,三三产业联动发展,打造成为要素集聚、全要素提高的区域经济发展引擎。同时,带动当地农产品、餐饮、民宿、农家乐等发展;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呈现全方位立体式扶贫格局;做实产业扶贫,增强产业扶贫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让当地群众参与并分享平台成果,做大做强道真自治县文旅产业规模,加快产业扶贫进程。

  “人文厚度、自然生态、区位条件……”单看大沙河的每一个优点,不少地方都各自具备。但当这些要素叠加,既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傩文化,又坐拥大批自然生态资源和800-1200米最佳‘养生海拔’,还能辐射至少2500万人口区位优势的地区便凤毛麟角了。”周勇坦言,作为一家长期倾情扶贫工作的民营企业,名豪敏锐地捕捉到了道真的企盼和市场潜力。“在我们的构想中,大沙河度假区应该是产城融合,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教育、医疗、体育等业态相得益彰、共生共荣的体现,实现产业扶贫、精准扶贫。”

  大旅游撬动大梦想,大梦想承载大希望。周勇先生以他独具的一双慧眼,精心打造的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项目,所呈现的一份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样本,必将作为一种扶贫模式,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绽放绚丽光彩。“我们将把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建成全国文旅游产业示范项目,在道真县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征程上,以大旅游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撬动大扶贫,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众满意的答卷。”

周勇在贵州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项目开工仪式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