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479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12-28

拓展协商民主新渠道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蓝海铭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现代化、不断求解现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最动人心魄的改革大举措,国家治理大改革的实践和推进是中国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战争”的关键所在,是一个富强、民主、开放、包纳百川、勇于进取的强国富民的博大自省胸怀和极大政治智慧的大国姿态。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施过程中将怎样来发挥重要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是人民政协切实履行职能职责,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重要作用时该用心思考和付诸实践的高瞻远瞩的课题。而人民政协性质、地位、优势决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必将大有可为和不可取代的政治地位。

  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由此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前者指国家的制度安排,后者指制度的执行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形成的基础,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治理体系的建构;治理能力彰显治理体系的效能,治理体系的效能必须通过强大的治理能力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是指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现代化,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是指治党治国治军、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各种复杂国际事务等方面能力的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决定》中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涉及经济、文化、法治等,国家治理现代化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和伟大革新,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极大政治智慧和博大自省胸怀,是“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典范,毋庸置疑这是推动中国阔步前进,助中国腾飞和中国梦顺利实现的伟大实践和探索创举,必将是载入中国史册政治转折点的大手笔。

  二、 政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人民政协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表明了政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地位。

  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既不属于国家机构体系内的国家机关,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而是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它根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不断充实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努力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各项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并实行民主监督。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进和支持政府的工作,实现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人民政协性质可窥见,发挥政协协商民主渠道作用来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是政协性质所决定的,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党派性的,它的成员主要是党派、团体推出的杰出代表,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位置超脱性、组织包容性。

  人民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优势,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等进行政治协商。为了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和国家强调并在制度上规定,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时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可以通过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的方式进行民主监督,还可以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议政建言、反映社情民意。无疑,人民政协通过切实履行政协三大职能职责,具体以调研、视察、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形式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渗透在涉及经济、社会、法治等方方面面参与之中。毛泽东曾说过“有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而深入调查研究正是人民政协经常性的工作,每年的调研、视察、提案和社情民意都是人民政协实实在在调研的产物,形成的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都是句句珠玑,涉及当前各行各业改革前沿的咨政性建议,为有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献计出力。政协的职能职责体现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不可替代的政协优势。

  三、 政协优势决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大有可为

  人民政协是中国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工作对象涉及国内外、港澳台各行各业各界的精英人士和杰出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更多更优秀人士共同致力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发展和腾飞的尤为重要的渠道和工作领域,人民政协在此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其他机构无法替代和取代的,也彰显出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将大有可为。

  协商是人民政协重要职能职责之一,表现形式多样,通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广泛搭建协商平台,倡导各界公民有序了解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车,是新时期下党和国家赋予政协的一项新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新职能,是政协与时俱进和参与国家现代化管理的新载体。这是政协快速有效参与国家治理的优势之一。

  反映社情民意自出现以来便彰显出其特有魅力,看似是信息,其实它是经反复深入调研,结合国内国际时事政治和社会发展规律,缜密分析、仔细考究后形成的具有供国家领导人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性参考的咨政性小论文,小小身躯里蕴含巨大能量,与普通的信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创作难度很大,但取得的成效确是任何一类信息无法与之媲美的,其取得的成效与参与国家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它的时效性要求其比常规的调研、视察、提案等来得更快、建议更具有操作性,它的直通车作用能让有价值的社情民意迅速高效的送达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手中,供其决策做有效参考,甚至对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和新政出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这也反映出社情民意在优势上比其他形式文体略胜一筹。所反映社情民意能不能引起党和国家主要领导的关注,就在于所反映的社情民意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分量、有没有力度、有没有高度、有没有文笔,有没有助推国家长足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建设性建议。如果抓准了这几个关键要素,所反映社情民意必定会引起国家领导人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便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参与国家现代化治理。毋庸置疑,政协充分发挥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车迅速快捷作用,定会更加有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步伐。

  政协是助推国家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织,它身兼的责任和重担不言而喻。政协要发挥好助推国家现代化管理的作用就不能纸上谈兵和闭门研究,要将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落到实处,就要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出会议室,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分界别分区域有针对性深入厂矿车间、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龙头大户等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不走过场,掌握基层的第一手真实资料,才能做到政协建言献策有的放矢、真实可靠、科学具操作。

  综上所诉,人民政协在切实履行三大职能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结合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奋斗目标,自我革新,自我提升,以实际行动在各个层面上积极践行职能职责,投身于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入有序的良性发展之中,且不断在做出更加务实有效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