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咸同起义的古战场(下)
□罗登宜
(续接上期)
二、贵州团练事务总办赵国澍战死百宜镇徐家院
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初九,沈宏富率部夺取玉华山。
玉华山被清军占领后,赵德光乘上大平的义军兵力分散,而且失去了依靠,便派张梁出冷水河进攻小卡,派游击彭荩勋扼守王卡接应,自己率敢死队三百人,晚上由梯子岩进攻夹子拐。夹子拐,深沟绝壁宽一丈多,清兵敢死队带着木梯攀援而上,没有退路,只有拼命向前。于是,敢死队一举攻破了上大平义军营,黄号军头领何得胜早已逃离。上大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房屋很多,赵德光因兵力较少,而且不少士兵身患疾病,难以分兵驻守,便命士兵放火将这里的民房全部烧毁。然后,率部回到光沙。今乌当区百宜镇及开阳县龙岗镇羊场的义军也被贵州团练事务总办赵国澍等击退。不久,赵德光因病回省城贵阳治疗,上大平又被义军占领。
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江内义军败退到开阳境内的黄精等地,官兵再次击败义军于十万溪,江内义军连日西走黄精、桃花寨,南出今乌当区百宜镇和开阳县的龙岗镇,赵国澍派官兵阻击,义军撤退到龙岗镇坝子的小顶卡。提督田兴恕严斥全祖凯等按兵不出,赵国澍派千总张尔祥以数十人黑夜放火焚烧义军营,义军惊逃,张尔祥追到小顶卡,义军向北逃往开州。赵国澍等分兵驻守今乌当区水田镇的定扒河及开阳县境内的河湾、顺岩河、棉花渡,以防止义军窜回。
同治二年(1863年)农历四月初五日,钦差云贵总督劳崇光赴贵州查办教案,途经旺草汛,广西义军被沈宏富击败后,拦截于劳崇光前往贵州的途中,劳崇光传令沈宏富等飞马驰援。这时,正值田兴恕从贵州调往四川,正好赶到旺草汛,与沈宏富合兵击败义军,才解除劳崇光被困之危。田兴恕一路追杀义军,一直追到四川境内。沈宏富因清水江的义军正在向清军发起进攻,请求率亲兵保卫劳崇光等经省城回剿鼎山的义军,全祖凯此时正进攻鼎山。
四月二十五日,江外的义军由祖戎窜入,清兵营防被义军击溃。赵国澍闻讯后,立刻从烂田湾返回增援。何得胜率部渡过开阳县境内的棉花渡,羊场境内的清兵营一时败退到今乌当区百宜乡境内。卢培强奉命回百宜增援。
四月二十八日,卢培强与赵国澍一同赶到今乌当区百宜镇红旗村的小腊鲊,义军尾随而至,兵练由于饥饿和疲惫,无力战斗,纷纷奔溃。卢培强由于掉队,被义军杀伤,便伏在地上假装死亡,义军割去他的头发而去,才捡得一条性命。赵国澍败退藏于百宜镇徐家院的竹林里。义军包围了徐家院,赵国澍竭力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于徐家院。义军乘胜前进,进入水田坝境内。
张亮基获悉赵国澍战死于百宜镇的徐家院后,再次传令刘元勋助剿百宜、龙岗镇境内的义军,义军撤退到开阳境内。
五月初二日,赵德昌率清军出乌当区水田镇三江桥,打败义军于水田坝,并追杀义军到百宜乡红旗村徐家院。五月初九日,双方又大战于乌当区百宜街上。
同治二年(1863年)农历十月初二日,开阳县境内的义军进入乌当区百宜镇,赵德光闻讯后率部从龙里县的洗马河赶到位于百宜镇南二十里的麻阳河。张梁、游击崔登高、杨岩保各路清兵已被义军击溃于龙岗镇的拐二和百宜镇的拐比村界牌。杨岩保等率部逃往水田坝(今水田镇),赵德光连夜率部击败义军后,因孤军深入,仍然撤退,过麻阳河扼守麻阳。张亮基传令全祖凯率部立即赶赴百宜,义军很快从百宜境内撤退,经羊昌镇的马场和南江乡的哨上,进入位于省城贵阳北六十里的修文县的扎佐和三重堰。
十一月初十日,杨发贵等率部奔赴修文,此时义军大部分已前往省城贵阳,于是,杨发贵等很快便收复了修文县城,然后出省城北四十五里的金甲寨。这时,何得胜的黄号军已前往开阳和修文境内,佘士举、晏景清等汇合江外的苗族义军,分道四集,潘名杰也立即出兵,企图围困省城,大败赵德昌的清兵于黑石头,赵德光败退到省城贵阳北五里的小关。义军分别从永乐堡、大小关、茶店进逼省城贵阳。
赵德光先率官兵赶到,击败义军于红边(今新添寨洪边)、白牙(今北衙村)、小龙井和三江桥,外委毕节与赤水营游击商肇淮、水城游击邹开贵全都力战阵亡。
此时,沈宏富驻军省城贵阳,赵德昌也退入省城。张亮基命赵德昌率部出城抵御义军,自己带着布政使龚自闳、兼署按察使粮储兵备道承龄、贵西兵备道徐志导以下官绅兵民等众登上城墙巡防。又飞马传令在籍前云南临沅镇总兵林自清及罗孝连等星夜驰赴增援。
林自清率林贵祥、游击李庚清、知府林林贵清等先后率部赶到。省城附郭一带,烽烟四起,全城皆惊。张亮基鼓励官兵四处出击,城中百姓则为官兵们准备干粮。各路官兵多次轮流出战,总是裹足前行。赵德光、林自清、赵德昌、沈宏富等或前后进攻,或左右夹击,各路将领都身先士卒,冲杀在战斗一线,官兵士气倍增,何得胜见战事不利,开始向省城北四十里的沙子哨撤退。佘士举等仍然占据着乌当三江桥。
赵德光所率官兵与义军大战于今乌当区东风镇的洛湾、乌当及永乐堡一带,因寡不敌众,加之官兵采取抄小路突然袭击的战术,义军纷纷败退。林自清大败义军于茶店,并追击义军到修文县境的龙场驿,然后兵分三路出击今朱昌镇的猪场堡、窦官、五里桥的义军。毕大锡也接到命令,率援兵到清镇增援,而位于清镇北五十里的干沟、修文四十里的老王冲全被义军占领。毕大锡函约清镇知县谭岁本,在籍四川同知张轴新等防守。罗孝连才带百余人随后赶到,但军械很不齐全。
十二月初二日,赵德光才率部抄小路赶到省城北六十里的王官堡,乘义军备而直入龙里县城,转战与江西街,将义军击出城外,并一直追击义军到城外的五里桥,正与从簸箕堡过来的义军相遇,义军战败,清兵外委官朱德荣战死。
赵德光乘胜向距离县城八十里的高坡、麻若、落乍的义军发起进攻,义军纷纷败走,又一次进入贵定旧县。王锡禄走依忠义团清兵营。时江内附省东西南三面的义军基本被官兵清除。劳崇光与张亮基联合奏请朝廷任命沈宏富为提督,率全祖凯、姚华胜等北剿修文扎佐的义军,张开友由东北面的乌当区百宜镇境内,林自清由西北面的养龙司五保,奏以赵德光远署古州镇,东由龙里县的洗马河分道并进。
罗孝连与义军战于距猪场堡三里的黄师衡,受到义军的重创而败回。开州知州段纪传言佘士举已投降义军,实因自己的兵力不如义军,为了保护自己和不让百姓受战乱之苦而作出投降的选择,最近他还在给张亮基的专函中作了说明,颇思反正。张亮基复函奖励佘士举,并责令他反戈,在义军内部策反何得胜。并传令职员桂芳赶赴开阳县,会同佘士举劝何得胜投降自首,桂芳却寻找借口而拒绝赶赴开阳县。
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初三日,号军进入广顺州,知州左茂森逃出州城,与号军遭遇于青山,左茂森被俘,并遭杀害。守备蒲景春、张定国、把总赵文发、吏目王其达也纷纷逃走,张定国的两个女儿,赵文发的妻子洪氏和两个儿子都死于战乱。八月初六日,号军再次进入长寨厅城内,守备杨清、外委卢义胜阵亡,同知计远长,守备李腾蛟逃走,号军出威远的卢山。八月十九日,号军又一次进入定番州(今惠水县)城,知州严隽熙逃走,号军于是直奔花溪青岩镇,罗孝连派官兵尾追,但没有追上义军。
潘名杰、潘三、何得胜等因得到广西义军的支持,更加逼近省城贵阳。潘名杰出龙里县的谷脚乡;何得胜因赵德光回攻马胯,兵分两路进入扎佐和清水江;潘三所率的义军则进入乌当区的东风镇的乌当和洛湾。裕麟命张梁、唐天佑分别扼守百宜和猫场;卢希恒从定番(今惠水县)撤回,驻守据省城南五里的图宁关;杨发贵屯兵于贵阳的洪边门附郭一带。胡四、赵五也由邦水攻陷江肘各洞,进入定番、大塘境内,号军直逼贵定瓮城桥,准备与胡四、赵五的义军汇合,后因内部发生矛盾而败退。
十月十八日,何得胜等攻陷清镇县城,知县笪佐尧逃到珍珠马场,生员李茂枝、李天香战死。张亮基命赵德光等出兵增援,义军撤退猪场堡,赵德光回到省城贵阳,池友莲等尾追义军,但没有杀害一个义军。何得胜的号军又经龙里县的洗马河和贵阳市乌当区的百宜镇,然后到达息烽县的养牛圈,赵德光派张梁率官兵立即赶到修文防守,已革职带罪立功的副将叶有贵驻军防守三重堰,潘名杰又率义军由乌当区东风镇的乌当、洛湾横出沙子哨,与何得胜的号军遥相呼应。
据《贵州咸同军事史》记载,在这场历时十八年的各族人民大起义中,“人民死亡数达三四百万,公私财产损失(折合白银)二亿五千两,被毁城镇三千余处,参战职官三千余人,官兵士卒八万余众,影响达十余行省。”是何等的悲壮惨烈!在今乌当区东风镇、羊昌镇、新场镇境内,均有安葬死于咸同战乱无辜百姓遗体的“众人坟”。作为今天的乌当人,只有了解这段血腥的历史,铭记这段悲壮惨烈的历史,才会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和平、幸福和谐的社会环境。 (完)